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冰雪万里长征南极 (第1/3页)
冰雪万里,长征南极 李国庆1990年3月3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世界: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经过7个多月艰苦跋涉,徒步行进近6000公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使用机械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于当地时间下午7时10分抵达“终点”——南极东部的前苏联和平站。 各国的报刊纷纷刊登了这支考察队的6名队员在极地的合影:他们身穿防寒服,各自都手持自己国家的国旗,面露胜利的微笑。其中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持旗的这位戴眼镜的高个子就是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 3月下旬考察队来到巴黎访问时,我有幸见到了这位征服南极大陆的英雄。他征尘未消,脸上冻伤的瘢痕仍明显可见,消瘦了十几公斤的身体也还没有完全恢复。 一谈起横穿南极大陆的艰辛历程,他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他的谈吐既无惊人之语,更无骄矜之气,但是,他的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使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振奋和自豪。 与南极“有缘” 南极,这个到处是冰雪的银色世界,神秘而又富于魅力。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南极更是一块宝地。它是研究地球气候与环境变迁的独一无二的最好场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探索这块大陆的奥秘,一支由中、美、苏、法、英、日6个国家的6名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仅仅靠着滑雪板,带着运载物品的狗拉雪橇,于1989年7月28日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南极“长征”。秦大河就是这支“长征”队伍中的一员。 秦大河于1947年1月4日出生在我国大西北黄河之畔的兰州市。大河这个名字似乎从他一出生就把他和对大自然的探索联系在一起了。1965年他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可是还没读完一年级,10年动乱就开始了,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干扰。197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县城当中学教员。但他始终念念不忘所学的专业,利用业余时间读了许多有关冰川学的书籍。1977年,他被调到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从此真正走上了从事冰川研究的道路。不久,他又考上研究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83年以后,秦大河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南极,先后参加了澳大利亚“凯西站”和中国“长城站”的两次南极越冬考察,在南极工作过很长时间。 1988年4月,秦大河正在中国南极“长城站”负责越冬考察队工作。在一次与国内的通话中,他得知中国应邀参加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后,立即毛遂自荐,要求作为中国队员参加国际多国考察队。但由于当时正式人选已定,他只能作候补人选。 出许真是因为大河与南极冰川有缘吧,原定人选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国际考察,他幸运地由候补“转正”了。1988年12月下旬,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把这个决定通知了当时还在长城站的秦大河。1989年1月,他离开长城站回到国内,着手进行准备。 “武装到牙齿” 秦大河只在家里住了10天,便匆匆赶到美国北部与加拿大交界处的边境小镇伊利,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强化训练。 国际考察队为横穿南极选定的是一条最为艰难的路线,所以每个队员必须在体力、精神和技术上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强化训练的主要项目是滑雪和驾驭狗拉雪撬。 当时那里是隆冬季节,气温低达零下38摄氏度。考察队员们每次外出训练连续个把星期,日行30至40公里,夜间就在冰天雪地里钻睡袋休息,连帐篷都没有,十分紧张、艰苦。在此之前,其他5名队员都早已在格陵兰大冰盖地区进行过2700公里的训练,而这些对秦大河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他必须从头学起,所以,他的任务更为艰巨,训练实际上是对他能力的检验。 训练期间,队员们还接受了严格的体格检验。秦大河1。84米的个头,82公斤的体重,很壮实。然而没想到,在检查牙齿时却发现了问题。口腔内科的大夫说必须拔掉5颗牙。否则就不能参加考察队。大河无奈,只好答应拔牙。谁知到了口腔外科“狠心的”大夫又把要拔的牙齿数量增加了一倍。大河想,拔5颗牙都是硬着头皮答应的,要拔10颗怎么得了?但医生的态度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要么拔牙,要么别去南极。大河横穿南极的决心已经下定,只有豁出去了。就这样,硬是一下子拔掉了10颗牙,换了假的。他笑着说,为参加这次考察,可真是“武装到牙齿”了。不过他认为医生的做法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如果牙不好,万一在横穿南极途中疼痛发炎,就毫无办法。只要两顿饭吃不好,在那种体力消耗极大的情况下,立刻就会无法坚持。 打胜第一仗1989年7月26日,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全体队员从中国的长城站飞抵位于南极半岛拉尔森冰架北端的出发地点——海豹冰原岛峰。7月27日,队员进行了数公里的试行。28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正,6名队员、41条经过3年训练的爱斯基摩种狼狗拉着3个雪橇,正式踏上了横穿南极的征途。 在开始阶段,人和狗在体力和其他方面都需要有个适应过程。恰好头几天的天气很好,为考察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加之当时南极正值寒季,夜长日短,考察队每天仅行走4至6个小时,因此第一个星期进展比较顺利。只是秦大河并不像他的队友那样轻松。由于他滑雪技术不佳,为跟上队伍,前几天他实际上不是在滑雪,而是在快步行走。队友们开玩笑地说他滑雪时像个“优美的舞蹈家”。可是他这样却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体力。因而感到十分吃力。有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腰带挂在雪橇上向前滑行。横穿南极,全程6000公里,计划7个月左右完成,即每天平均要走将近30公里路程。靠步行显然是难以做到。因此,对秦大河来说,迅速掌握滑雪技术成了首要任务。他每天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跟着队友们,一边行进,一边学习。 一个星期后。他就能连续滑雪了:第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