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代序武昌起义大事表 (第2/3页)
制徐绍桢率所部开出南京,移师秣陵关。 南昌党人方先亮,蔡森缒城入南昌,巡抚冯汝骙、协统吴介璋不予抵抗。党人推举冯汝骙为大都督,冯汝骙惋拒,遂推吴介璋为大都督,宣布江西独立。 安徽党人吴旸谷,吴万泰起事,临起事时胡万泰以母病请假,义军攻城未果。 云南新军蔡锷起事,总督李经羲避入法国教堂,后为革命军轿抬礼送出境。 宣统帝下罪已诏,开放党禁,赦免党人。 留日学生蒋志清,并23名留学生同日抵沪。 10月31日: 北洋冯国璋部大战汉口,重炮开路,烈火焚城。 安徽党人吴旸谷起事,部众缒城而入,为朱家宝绞杀,党人尽散,吴旸谷逃入武昌,恳求武昌革命军援助。 湖南兵变,新军管带梅馨,杀军政府大都督焦达峰,副都督陈作新。推举谭延闿为大都督。 袁世凯抵信阳,正式接任钦差大臣。 江西宣布独立,推吴介璋为大都督。 11月1日: 北洋冯国璋部据汉口。 皇族内阁辞职,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湖南大都督谭延闿致电武昌,黎黄二人商定,为使湖南早日援助,只贺新都督,不问旧都督。由是谭延闿组建援鄂湘军。 云南军政府成立,蔡锷出任大都督。 留日学生蒋志清赴浙江密谋起事。 11月2日: 党人李书城奉军咨府大臣载涛之命,与军咨府职员黄郛,携家眷离开北京,寻找革命党人谈判。李书城遂入武昌,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部参谋长。 军咨府科员黄郛到达上海,与党人陈其美共谋大举。 冯国璋摧师而入,汉口失陷,黎元洪避于洪山。 上海闸北巡警起事,闸北革命成功。 陈其美强攻上海制造局。 11月3日: 黎元洪登坛拜将,以黄兴为革命军总司令,率湘鄂联军兵出武昌,进攻汉口。 袁世凯抵孝感前线。 上海制造局被攻克。 留日学生蒋志清,随尹锐志、尹维俊姐妹的敢死队赴浙江起事。 11月4日: 陈其美当选沪大都督。 上海君宪派50余人乘火车至苏州,会同新军党人,劝说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独立,程德全以不杀旗人为条件,宣布独立。 民军总司令黄兴,登龟山观阵,时程潜为龟山炮营司令。 湖南援鄂军王隆中协抵武昌。 朝廷以吴禄贞署山西巡抚。 吴禄贞至娘子关,与阎锡山会唔,共组燕晋联军,以吴禄贞为大都督,准备起兵直捣北京。 贵州自治党、君宪党联手起事,宣布独立。 上海宣布独立。 浙江同日响应。 11月6日: 湘军第一协统王隆中率所部援助武昌,抵达汉阳。 浙江党人起事,光复会女杰尹锐志,尹维俊率敢死队自上海赶到,进攻督抚和军械局,同时出榜安民,宣布独立。下午旗人营投降。 燕晋联军大都督吴禄贞被刺身亡。 南京发生sao乱,谣传徐绍桢第九镇反。 安徽咨议局面谒朱家宝,要求独立。朱家宝答复:家宝食清之禄,死清之事,城存人存,城亡人亡,无复多言。 11月7日: 汉阳不守,黄兴退回武昌。 广西巡抚沈秉堃召咨议局人士开会,因其财政收入不足,皆靠湖北支援,此番湖北宣布独立,所以广西只好独立。 11月8日: 南京新军第九镇徐绍桢部反,强攻雨花台,大败。 安徽咨议局宣布独立,安徽巡抚朱家宝出任军政府大都督。 广州水师提督李准召咨议局开,驱逐两广总督张鸣歧,宣布独立。 君宪派汤潜寿出任浙江大都督。 湘军第二协协统甘兴典率所部援助武昌,抵达汉阳。 11月9日: 鄂大都督黎元洪,电起义各省派代表到汉会议,筹组临时政府。 广西发生兵乱。 广州咨议局推举同盟会胡汉民为军政府大都督。 湘人彭寿松策动福建新军第十镇起事,炮击旗兵大营,是日旗兵投降。军政府成立,以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为大都督。此后彭寿松杀党人蒋筠、黄家宸,复封报馆,殴记者,为岺春煊所驱逐。 安徽党人胡旸谷不忿朱家宝出任大都督,愤而赴九江向李烈均借兵,于是李烈均命黄焕章率所部2000人入安庆。 11月10日: 马超俊敢死队抵达汉口。 11月11日: 信使刘承恩、蔡廷干入武昌。 鄂大都督黎元洪,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山东咨议局开会,强迫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 东北革命党人蓝天蔚,联结奉天咨议局议长吴景濂,意图发难赵尔巽,促成东三省独立,为张作霖所阻止。 九江黄焕章部入安庆,强索咨议局10000元军费。 沪大都督陈其美,电起义各省,要求派代表到沪会议,筹组临时政府。 11月13日: 袁世凯在北京任内阁总理。 11月14日: 黄焕章焚杀安庆。 袁世凯藏书网遣长子袁克定入汉阳,与黄兴秘密商谈,约定联合行动。 11月15日: 黄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