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俏红娘_第七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第3/3页)

有人高声抱怨道:“眼下情势特殊,若仍墨守成规就太迂腐了。”

    偏偏张昺谢贵就是这样迂腐的人,居然主动示意士兵们听从门卫的安排,然后两个人肩并肩,大步踏入了鬼门…燕王府。

    “哼哼!”紫萱望着两人的背影低声哼了哼“进了燕王府的大门,一切可就由不得你们了!”

    精神病人朱棣扶着支拐杖坐在大堂中央,一幅有气无力的样子,见到张昺谢贵进来也不起身打招呼,只是软绵绵地吩咐赐坐,自始至终也没睁眼看他们一下。

    张昺和谢贵的心中开始打鼓了,可是既然已经来了,说什么也晚了。所幸开头的时候气氛倒还和睦,紫萱轻步走进来,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若干意见,情况一时大有缓和之迹象。

    就在二人暗自庆幸之时,有侍女端上果盘,紫萱要给二位分水果,却被朱棣开口拦住。张昺谢贵二人惊讶地发现燕王朱棣突然腿也不瘸了,亲自拿着两片西瓜朝他们二人走来,一时间有些面面相觑。诚惶诚恐站起身来,对燕王殿下如此具有亲和力的行为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激动,刚想伸手接瓜,却见朱棣脸色一变,甩手将西瓜甩在了地上。

    随着两片西瓜的粉身碎骨,紫萱的脸色也变的更加意味深长,邪恶兮兮的眯起双眼,随手抓起离自己较近的谢贵的后衣领“傻蛋,你以为想抓人的时候只有摔杯一种暗号么?要有新意的!”

    所以…我们在想抓你们的时候,以摔瓜为号。

    二人目瞪口呆之间,前一秒还极富亲和力的燕王突然变脸成了凶神恶煞的阎王,只见他他满是怒容,指着张谢二人鼻子大骂道:‘血浓于水,这样简单的道理连平常老百姓都懂得,本王身为天子的叔叔,先皇的儿子,却还要时刻为自己的性命担忧,朝廷对本王步步相逼,天下的事就没有什么不能干的了!‘

    话音刚落,燕王府内接到摔瓜这一暗号的众卫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张、谢两人结结实实地上了五花大绑,紫萱通过目测确定二人再没什么反击能力之后,走过去拍拍张昺的肩膀,颇具兔死狐悲意味地感慨道:“二位大人平日吃馆子都不要钱,没想过进了燕王府连吃片西瓜都这么费劲儿吧?”

    张谢二人刚被抓住,道衍便从外面进来禀报,差点毁掉整个燕王府的葛诚也在这次前来的队伍当中,已被抓住。紫萱对葛诚的做法恨之入骨,早就发誓下一次再落到她手中就一定不会留情,眼下机会真的来了,一声令下将葛诚斩杀。

    考虑到死间谍黄泉路上一个人走的太寂寞,道衍提议干脆连张,谢一并处死。紫萱也表示赞同“这样他们在黄泉路上走的快一些,追上葛诚之后还能凑够一桌斗地主的人手。”

    处理了三人,朱棣一把甩开手中的拐杖,用庄严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人,大声叫道:‘本王根本就没有病,是jian臣陷害本王,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而已,皇上对本王无情,也就怪不得本王无义了!‘

    被杀者的鲜血还未擦净,朱棣便对自己的立场做出了确切的声明,气氛在一瞬间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之中。燕王的亲属们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将会改变,不是从王侯升格为皇亲,就是降为死囚。无论如何,改变现状,特别是还不错的现状总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毕竟大家都是人,都有自己的考虑,类似造反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值得兴奋的,尤其在成功之前。即使是义正言辞的朱棣本人,心底应该也是发虚的。但有一个人却是真正的兴高采烈。这个人就是道衍,他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终于从朱棣口中等来了自己想要的话,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断地在心底狂呼,反了吧,反了吧,有这么多人相伴,黄泉路上亦不寂寞!

    张昺和谢贵被杀了,他们的手下却还在外面等着,毕竟士兵也是人,拿着刀跟着你来拚命,你就要管饭,但是很明显今天的两位大哥不讲义气。王府里面自然好吃好喝,却把兄弟们晾在外面喝风。时间一长,天也黑了,再等下去也没有加班费给,于是众人回家的回家,搞娱乐的搞娱乐,纷纷散去。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张、谢两人被燕王杀掉的消息没过多长时间便传到了他们的手下耳中,老大被杀,这可怎么得了!于是众多士兵cao起家伙回去包围王府,然而群龙无首,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乌合之众,个别士兵虽然勇猛对并没有对整个局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两帮手下很快就被击退。

    经过半个月的调整,朱棣下达第二道命令,夺取北平!

    大将张玉率兵乘夜攻击北平九门。此时九门的士兵根本反应不过来,也没有做激烈的抵抗,朱棣没费多少功夫,就取得了九门的控制权。道衍最明白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只要控制了城池的城门,就基本控制了整个城市。所谓关门打狗的成语不是没有道理的,朱允文花了无数心思,调派无数将领控制的北平城在三日内就被燕王朱棣完全占据。

    从这一点出发,道衍越来越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跟朱棣混,迟早有rou吃!

    地下兵工厂的兄弟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一个个凶猛如虎,将北平城中的将领士兵攻打的节节溃败,纷纷弃甲逃亡,就连城外的明将宋忠听到消息之后也立刻溜号,率兵三万退到怀来。

    数十天的艰苦奋战,朱棣终于夺取了北平城,这座曾是元朝大都的城市现在就握在朱棣的手中,他将在这里开始自己的霸业!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隐忍蛰伏,燕王府的一切准备终于就绪,士兵武器粮食都十分充足,但他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造反的理由。

    或许对道衍来说,造反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然而对身为藩王的朱棣而,想造反就太需要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了。因为造反的对象不是别人,是太祖皇帝下旨传位,得到整个大明认可的皇帝。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无端造反都是理亏的。所以找一个理由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即使骗不了别人,至少可以骗骗自己。

    于是朱棣开始拉着紫萱和道衍从浩如烟海的大明法条规定中寻找自己的依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太祖皇帝亲自拍板的大明例律当中的漏洞,也许利用这个漏洞,可以打一个漂亮的擦边球。

    朱元璋为了防止所谓jian臣作乱,规定藩王在危急时刻可以起兵勤王。“朝无正臣,内有jian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然而这个规定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需要天子密诏。不过这一点在于紫萱看来,是不难解决的,她鼓励朱棣干脆对这一点视而不见,直接出兵“靖难”

    朝中有jian臣,燕王清君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