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第1/3页)
第七十六章 既然一切都准备好了。那就按部就班地组织起来,该干吗干吗吧! 然而真正在这条路上踏出第一步之后,朱棣心中还是有些犯嘀咕。其实早在杀掉张,谢二人之前的一个月,也就是从蓝玉国返回大明之后,他便秘密聚集了一些部下,组织了一次类似宣誓大会的活动,就是在那次活动中出现的一个意外,让他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七月份,他召集一群参与造反的人宣讲造反的计划,本打算借此鼓舞士气,却在讲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房屋上的瓦片纷纷被吹落。众人顿时面如土色。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兆头,造反本来就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情,老天爷在上级口若悬河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莫不是反对他们造反? 朱棣也慌了,讲得正高兴的时候被老天爷砸场子,这太突然了,一时也愣在了原地。所幸道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大声道:“真龙飞天。一定会有风雨相随,现在瓦片落地,正是大吉大利的预兆!” 一句话将喧闹的兵士镇在原地,又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地论述一番,总之在一通包装过后,掉瓦片就成了上天支持燕王起兵的铁证。 小兵小将们很好糊弄,他们没有多少文化,既没见过老天爷也没见过皇帝,道衍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朱棣却不同,他十分清楚所谓的皇帝到底是不是老天爷的儿子,什么天意归属、替天行道之类的,大多是肇事者行事之前编出了先编出来欺骗自己再进一步去欺骗别人的,真要到了紧要关头,只能kao自己。 紫萱端茶进来,见朱棣愁眉不展,对他心中的想法也猜出个差不多来,便拉个凳子在他身边坐下来,尽量轻松地笑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反正不论现在想什么,剩在眼前的路只有一条,并且只有向前一个方向。” 朱棣苦笑两声,轻叹道:“我倒不是害怕允文,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将自己和紫禁城中的允文作比较,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自认都要远远胜过一个晚辈。京城的那些部队养尊处优,久不经战阵。自然比不上燕王府上数月如一日辛苦训练的这些虎狼之师。” “这就对了嘛!”紫萱轻刮朱棣的鼻梁,她喜欢这个该隐忍时比谁都隐忍,该自信时比谁都自信的朱棣。 朱棣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颇为棘手地叹道:“我真正担心的是,毕竟那个待在紫禁城中的人才是真正的皇帝,我只是一个藩王,要想登上那个宝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凶险难测啊。” 紫萱若有所思地眨眨眼睛,随即安慰道道:“贵为皇子的你必须要经历金戈铁马,九死一生的战场拼杀,去夺取自己的天下,或许这条道路会异常艰苦,会有很多十分厉害的对手在前方等着,会有很多可以预见或无法预见的困难在前方等着,可是朱棣,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那些困难所等待的对象都绝不仅仅是你,而是我们两个。” 朱棣心中一热,满是感激地望着紫萱。紫萱身子再kao近一些,将脸颊贴在朱棣的胸口,柔声道:“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什么问题,你永远不是一个人,你的背后总会站着一个我。” 搂着紫萱沉默良久,朱棣低头在她额上印上一吻,幽幽叹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不用再考虑了,前路纵然艰险,也总胜过坐地等死,就算为了怀中的紫萱,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女子,也要豁出去放手一搏! 从道衍手中拿过所有关卡守护者的名单,紫萱不由地“噗嗤”一笑,指着第一行第一个名字戏谑道:“哪有人叫这么倒霉的名字的,宋忠,明摆着要给自己送终么!” 朱棣漫不经心地瞥一眼,也跟着浅笑起来,道衍附和道:“确实是个不太吉利的名字,并且军事才能也只能算作一般。” 紫萱听了意气风发,昂首笑道:“那太好了,朱允文派这么个人守城,不就等于上赶着把第一个关卡拱手送给咱们嘛!” 朱棣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锁眉道:“话虽如此,却也不可轻敌。”随即又朝道衍问道:“有没有打探到宋忠在迎战方面做了什么样的准备?” 道衍轻轻点头,综合自己所掌握的资料详细地分析道:“燕王府的大部分兵力涌向了宋忠所驻守的怀来,本来情况一片混乱,宋忠却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在短时间内收容和安排了许多士兵,并将他们重新编队,然而终究无法在短时间内平息士兵们的慌乱。宋忠为了尽快恢复士兵们的战斗力,便派人传播谣言,说家在北平的士兵家属们都被燕王杀掉了,士兵们果然群情激奋,准备拚死一战,从这个角度上看,对方实力的确不可小觑。” 朱棣听完低头衡量一番,眼中忽地闪过几道意味不明的光芒,勾起嘴角挂出招牌式的微笑,冷声哼道:“这个宋忠平生可能撒过许多次谎,我会用事实向他证明,这个谎是所有的谎话当中比较蹩脚的!” 决战当天,宋忠意气风发地登上城头,一切准备已经做足,只等着坐看自己的兵士拼死一战,将燕王的消灭的片甲不留了。 然而当燕王的军队真的发动进攻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打头阵的敌方士兵们并没有冲上来拼杀,而是不断大喊大叫,喊叫内容类似机场火车站出站口接人时说的那些话,一时间父子兄弟表哥堂弟的喊声此起彼伏。 突然唱这么一出好戏。城头的宋忠彻底傻眼,原来朱棣从道衍那里得知这个谎言之后,立即想出了相应的对策。他特意安排宋忠手下那些兵士的亲属打头阵,用来瓦解对方的军心。事实证明这一招十分有效,宋忠手下的兵士一见自己的亲戚好端端站在眼前,顿感上了宋忠的当,羞怒之下再无战心,要么摔兵器走人要么拿着兵器直接归顺了朱棣。 宋忠还算有些骨气,眼看着大势已去,仍旧决定亲自上阵与朱棣一搏,结果不出所料地被朱棣活捉。 宋忠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允文耳中。一时间大惊失色,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害怕发生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也正是在这时候,朱元璋杀戮功臣的恶果终于显现出来,朱允文环顾四周,悲哀地发现很难找出一个真正与朱棣的战斗力不相上下的大将上场。 数来数去,只剩下耿炳文了。 耿炳文是朱元璋的老乡,身经百战,战场经验丰富,为朱元璋所信任,并在战后被封为长兴侯,算的上一枚开国大将,朱允文看着耿炳文的资料再次燃起了希望,皇爷爷当年杀掉无数功臣却独独留下他,不就是为了应付今日朝堂之变么?! 从某种程度上说,朱允文的考虑没什么不对,对他来说,最合适的人选也只能是耿炳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