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6/8页)
桥的一边,有我从前上的小学校。桥的另一边,有我的大学。我在国家剧院 跳舞,在桥的一边,我回家,在桥的另一边。后来我结婚,搬到了桥的一边,医院在桥的另一边:孩子出生。布尔格莱德,过了桥,九十公里以外,就是。 分离。莱维撒的三条桥,全被炸毁。人们每天每夜都在桥上,唱歌,静坐,保护桥。但北约军队还是炸了桥。当时还有车子在桥上经过。从此多瑙河就在桥上流过。 断裂了的桥,远远还可以看到。桥断了以后,河上很多小船,很忙碌的,来来回回。很多人在河边看断桥。 4.日记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我在课室等学生。论题是,科索沃应该独立吗。 但支持阿尔巴尼亚那方面,学生一个都没有来。等到下午三时依温来了,跟我说,我们不能辩论了,我们没有准备好。我不禁气了,说,你们怕吗。不过叫你们辩论,你们都怕。依温喃喃的不知他说甚么。 这时我听到轰炸。果然是具的。 我还不相信。我只好站起来,说,没事的,几天就完了。 这天晚上八时北约军队炸了日球场。足球场十年前是军营。可能他们以为这是单营。不知有没有人受伤,警报响起好恐怖。警报比轰炸更恐怖。 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 这是我一生最难过的一天。吵得很。每个人部在哭。我说,你们不要再哭了。烦死了。 杜比芙嘉和她丈夫和她两个孩子,行李都不见了,就挽著两个破胶袋回来。我都认不得她们了,两个孩子好像火柴公仔,小但尼才八岁,吓死人,头发都白了。我抱著杜比芙嘉,我说,怎么了,你们不是要走吗。杜比芙嘉说,走了八天,碰到塞尔维亚军队,我们都不敢走不敢动。去到边境,边境关了,不准人过,人龙有三十公里。我们又走回来,不知走了多少天。今天几号了。 亚历山大和孩子原本已经收拾了,好多袋,放在客厅里,我说不要走了我们就在这里。起码这里有面粉,有水。 晚上窝锔了面包,还有点rou肠。不敢多吃,每人两片,不知这场仗打多久。 外头一直开枪,到处都著了大好光。孩子睡了,阿里山大收音机。 没什么好作,我在睡觉,忽然听到枪声,好像下雷雨。我醒了,心跳得好急。莫非军队进城了,这么快,昨天还在炸炼油厂,今天就来了。我立刻起来挽起我的小皮袋。史维嘉易在对面客厅见到我,便叫过来:他们在开枪庆祝。停战了。” 停战了,这是甚么意思。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一日 今天日全蚀。是百年以来欧洲的第一次。之前一直天天都好热,日头清亮而有毒,但今天日全蚀,街上好多人在卖黑眼镜,前一晚却下大雨。日全蚀的这一天,天阴。 看不见日头,天色好昏暗。 日全蚀,和很多天色昏暗的日子一样。 日蚀在上午十一时三十分开始。全蚀只有一分钟,很黑。突外转冷,十一时开始家里便没有电。 没有电又没有电池。没有糖。桥又炸断了。工厂炸了,一直关著,没叫我们去上班。我不知道今个冬天日子怎样过。 静默(l)尼古斯带我去找一个塞尔维亚女子。自从塞尔维亚军队从科索沃首都毕殊典娜撤罩以后,塞尔维亚人就受到阿尔巴尼亚人的报复和袭击,每天都有谋杀和放火抢劫的事件。毕殊典娜表面看来很平静。但谋杀事件,就发生在走五分钟以外的地方。 塞雨维亚女子住在城中心,是尼古斯的邻居。尼古斯是阿尔巴尼亚人,是毕殊典娜大学牙医科三年级学生。打完仗,学校还没复课,他就为北的军队当翻译。这天我请他做一天散工,替我当翻译。他说阿尔巴尼亚语,和塞雨维亚语,造有英语。在科索沃,塞雨维亚是殖民宗主国,官方语言是塞雨维亚语。很多在科索沃生活了十几年的塞尔维亚人,不会税阿尔巴尼亚语,虽然科索沃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说阿尔巴尼亚语的阿尔巴尼亚人。但阿尔巴尼亚人全都曾说塞尔维亚籍。 女子的公寓房子,很小,不过是一个房间,厨房和厕所。墙上是东正教的神像。挂了木刻,好多瓷器小摆设,房间内放了一套一公尺直径的卫星接收碟。她的房间,好像刚搬进去,一小袋一小袋,她身边有个大皮包。电视开着。她一直在抽烟,没有停。我是马其顿人。她说。在马其顿出生。 我皱着眉,跟尼古斯说,这样她不是塞尔维臣人离开的时候,尼古斯说,她是塞尔维亚人,我认识她很久了。但她怕。她不敢认。 (2)他说,你叫我尼古拉斯好了。尼古拉斯是天主教徒的名字。圣尼古拉斯,是旅行者的守护圣人。很多问题他没答。我再问一次。他还是没答。再问,他说,这些问题我不答。 他不肯答的问题,所说的,比他答的更多。 尼古拉斯住在毕殊典娜阳光山的山脚,一个塞尔维亚人的公寓社区。很多人已经搬走。还没有搬走的,北的军队在门前停了军车,架起自勤枪,保护他们不会受到阿尔巴尼亚人的袭击。 公寓的墙上喷满各种颜色的口号。UCK,是科索沃解放军,(注:此处为一图形,呈交叉形,无法表示出来,故空。)就是塞尔维亚人团结的图像。十字是东正教十字架,C是四方的塞尔维亚人。 “静默就是同谋者。” 同谋者一:“我不认得他们。” 我在马其顿出生,是马其顿人。我一直住在史国比市,十六年前我来到了科索沃,在这里结了婚,又在这里鹤我丈夫分开,在这里生了孩子。现在孩子都大了,在马其顿,在塞尔维亚,在黑山共和国。 来到毕斯典娜后,我便在巴士上工作。我丈夫很快便离开,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了,可能去了德国。五年前我买了这间小房子,房子的每一公分地方,都是我在巴士上卖票赚回来的钱。卫星接收碟,电视机,唱机,电炉,这些瓷器,没有一件不是我赚的钱买回来的。这房子就是我的一生了。战争开始巴士停驶,连薪水都发不出来。他们就发给了我一大叠巴士票当薪水。现在战争结束了,巴士都烧光。我还留着这一大叠巴士票。 前天有人来敲我的门。他进来,在桌子上放下了手枪,说,这房子给我住。我说,这是我一生赚回来的房子,我不走,除非你将我杀了。 他没杀我,走了。他是阿尔巴尼亚人。 两个月前塞尔维亚警察来过。他们撞开了门,以为这是阿尔巴尼亚人的房子。他们看到我墙上的东正教神像,没说甚么便走了。 那些塞尔维亚人,我不认得他们。我是阿尔巴尼亚人的好朋友,为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