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话施友三 (第2/3页)
说道:“不急!不急!我先带小姐到各处游览一番,小姐请随我来。” 我们又来到第二间厢房,厢房的匾额上依然用篆文写着‘棋室’。南面墙上挂着一个大棋盘,散落着黑白数子,一位先生正在和一位学子作示范性的对弈。下面也围坐着十来个学子,认真的观看着。 施友在我身边介绍说:“围棋的历史由来已久,吾辈正要好好继承下去。” “是啊!”我也轻轻说道:“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可见围棋的历史源远流长。” 施友赞赏的看了我一眼说:“兰心小姐涉猎的图书范围也很广呢。难怪总看见你一个人在一边不是看书,就是写诗。人不但要会读书,还要学会玩儿。人家玩儿什么,你就玩儿什么,你和人家‘玩儿’到一处去了,你不是就有朋友了么?” 我很无奈的说:“可是她们不是像你们这个‘玩儿法’的啊?我就喜欢像你们这样弹弹琴,下下棋,吟诗作对啦!多好!”又听见前面有朗朗的读书声,施友说:“那是‘书室’里的学子们在读【论语】。” “那‘画室’中的学子们呢?”我指了指那边匾额写着‘画室’的厢房说:“顾名思义,就是喜欢画画的学子们,在里面作画啦!” 施友笑答:“正是!正是!”又说:“前面还有蒙学班,蒙学班的学生们都是些年满六岁的孩童,是从‘三’、‘百’、‘千’开始学起的。” “那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啰!”我插言道, 施友点头微笑:“小姐还是有一定的‘国学知识’的。” “施友,你就让我在你们这儿读书吧!”我央求着:“你们这儿学的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我都很喜欢,这样读书才是享受嘛!” 施友叹了一口气说:“兰心小姐,这世上没有哪一件事是‘尽如人意’的。我们都不会永远过着我们想过的生活,正所谓‘一劫人生万劫难’。随时调整好自己的鞋,无论你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只要你鞋好,你就能一样活得‘诗情画意’。” 我看着这个学馆中的学子们,羡慕的说:“我真的很想在这里,和他们一起上学。” “实话告诉你,”施友不疾不徐的说:“这里其实并非阳间,小姐以后还是少来为妙。” 虽然我已有所觉,但是此话由施友亲口说出,我还是感到微微一震。带着几分同情的说:“那他们怎么会在这儿的呢?” 施友目视着飘飘然进进出出的学子们,轻轻叹息了一下,回头对我说:“兰心小姐请到‘侯兰阁’一叙如何?” 侯兰阁?我不禁心中一动,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又随他来到了‘侯兰阁’,他将我带到了里间。也是临窗的位置,炕上铺着一张厚厚的织锦,织锦上横放着一张木几,两边放着厚厚的锦缎坐蓐。我也学着施友的样子,脱下鞋子,在炕上的坐蓐上盘膝而坐。 木几上有一个精致的小炉,炉上有个紫砂壶,当壶中的水冒出热气后,施友揭开壶盖看了一下,在壶中放入一小勺白色的东西。 我很奇怪的问:“你加的是什么呢?” “食盐,”施友简单的说, 我更觉得稀奇了:“你用这个茶壶准备煮什么呀?怎么会加盐进去呢?”我故意调侃一句:“你不会是煮面条的吧?” “兰心小姐还是挺风趣的嘛!”施友更是悠哉悠哉的说:“你见过用茶壶煮面条的吗?”他抬头对我微笑:“茶壶当然是煮茶了。” “煮茶还需要加食盐吗?”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兰心小姐的读书范围还要更加宽一点,”施友很真诚的说:“经、史、子、集都是古人留下的精华。陆羽在《茶经》上就讲得很清楚,煮茶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火候,协调好茶、水、盐三者用量的比例关系,当水温达到‘一沸’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食盐,但不可加多,只要少许点缀一下即可。” 我又问道:“什么叫‘一沸’呢?” 施友笑道:“就是水温达到你们所说的86℃至88℃。” 过了一小会儿,壶中的水泡如连珠般涌出,施友说:“此为‘二沸’,”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一个小瓢舀出一瓢开水放在旁边的碗中。 我很认真的看着,奇怪的问:“水是不是煮多了?你舀出来的是多余的开水么?” 施友神秘的一笑:“到时候自有妙用!”说着,将茶叶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沸腾起来,施友说:“此时叫作‘腾波鼓狼’,称为三沸。” 说着又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说:“现在第一锅茶汤就算是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就太过了,所谓‘过犹不及’‘水老不可食也’。就不好喝了。”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茶盏里,双手奉到我面前。 我也赶紧用双手接过,连声说:“多谢,多谢!”细细品味,茶汤果然香醇可口,回味无穷。 施友望着窗外悠闲读书的书生,带着几分怜悯的说:“你们现在的学校就是我们那时的书院,我们也都在这儿读书。那时书院比现在的规模还要大几倍。后来这座书院遭到一次火灾,烧塌了一半的房屋,也枉死了许多学子们。他们本来就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求学,却作了孤魂野鬼,可怜可叹!” 我听了也不禁有些黯然,带着几许歉意的说:“对不起,我不该让你想起这些的。” 施友很洒脱的说:“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无需耿耿于怀。再说我也和他们不同、、、、、、”此言一出,施友却赶紧闭嘴。 我有些奇怪的问:“你有什么不同呢?” “算了算了!”施友连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