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追踪恐龙的人 (第8/11页)
来的。 在春秋时代,青铜是用来盛酒祭祀祖先的礼器,在这上面铸上了恐龙,就证明当时人们也是崇拜这种生物的,这与旧石器时代的传统一脉相承,而且又开了以后有关龙的神话迷信的先声。总而言之,这个青铜的出现,已经解决了科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证明陈翔有关中国崇拜龙的起源以及恐龙的残种曾经在康藏高原与人类共存的假说,全是正确的,无怪郑教授要如此欣喜了。 “我祝贺你!”郑教授紧紧握住了陈翔的手。这位秉公无私,心中只尊重科学真理的老教授,由衷地为自己学生的成就而感到骄傲。 秦小文双颊也出现了红晕,她只有用玩笑来掩饰自己的感情:“陈翔,现在可以说,你真的找到恐龙了。” 陈翔有点手足无措,他不习惯听别人的赞扬,因此严肃地说:“不,不能这样说,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郑教授问道:“你还有其他的推测么?” 陈翔把他们引到墙边挂着的一幅地图前面,指点着说:“从现在的资料来看,恐龙活动的地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东向西逐渐退缩的。在第三纪开始时,也就是七千万年以前,四川全境都有恐龙活动,其中包括霸王龙,这是有大量化石资料证明的。到十万年以前,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但是有一支霸王龙残存着,我们在岷江上游的杂谷脑河畔发现了他们的痕迹。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霸王龙仍然存在,不过退到了金沙江畔。今天,金沙江畔当然没有恐龙了,不过…” 陈翔突然停住了,他为自己设想的大胆感到了震惊。 郑教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说下去!” 陈翔嗫嚅着:“我是想,在金沙江以西荒凉的原始森林中,是不是可能还有霸王龙的存在呢?从春秋时代到现在只有两千多年,两千多年,在生物进化史上,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呵!” 郑教授思索着往来踱了几圈,最后才点着头说:“哦,这想法不错,有道理!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光坐在书房里是不行的,要进行野外实地调查!” 陈翔说:“郑老师,现在西藏地区正在开展地质普查,如果您允许的话,我把毕业论文完成以后,准备去参加一支勘探队,摸一摸那边的情况。” 郑教授高兴地说:“好,我支持你!”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秦小文说:“小闺女,你平常不是也很关心陈翔的研究吗?毕业以后也到西藏去锻炼一下吧,帮帮陈翔的忙。” 秦小文装着可怜巴巴的样子说:“他不带我去嘛,他从小就瞧不起我。” 郑教授还是象当年一样地拍拍她的肩膀:“要带的,要带的,你是我的好学生,他会带你的。” 除了傻笑以外,陈翔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秦小文戏谑的笑容,他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调皮鬼!” 参观结束以后,郑教授要留下来开座谈会,陈翔和秦小文先回学校。一路上,两个人中间出现了一种不自然的沉默。陈翔忽然感觉到,在郑教授开过玩笑以后,他与秦小文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种新的默契,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使他十分幸福,一种无法用言辞表达的幸福。 在图书馆前面,两个人该分手了。陈翔忽然打破了沉默:“小文,我回忆了一下,从小学到现在,今天是我们唯一没有吵架的会面。” “无论如何,今天是你第一次邀我出去度周末嘛!”秦小文幽默地说“但不是看电影、听音乐,而是讨论科学,参观博物馆!” 五 两个骑士并马站在悬崖之上。他们黑色的剪影,清晰地映在高原特有的蔚蓝得近似透明的天空之中。 在他们脚下,浩瀚的湖水一直延伸到远远的雪山脚下,茂密的原始森林从四面环绕着它。从这悬崖的绝顶上往下看,景色可以明显地分成几个层次。中间是墨绿色的湖水,波光粼粼,反射出万道金光。湖畔有一条白色的沙滩,好象镶嵌在宝石周围的一条银饰。近湖的低坡上,是一片由青杨、白桦、槭树、八角枫构成的杂木林,红、黛、黄、绿,色彩斑斓。再往远处,从半山开始,就是整齐的云杉、冷杉构成的针叶林了,它们挺拔的躯干直指苍穹,锯齿形的树梢构成了一片青翠的、波动的地毯,覆盖着陡峭的群山。针叶林以上,白雪皑皑的山峰高矗天际,它那晶莹闪亮的尖顶逐渐变得淡薄,最后好象与蓝天融为一体,显得格外的深邃,格外的庄严。 “度柱措!”益西甲措轻轻地说。 “恶龙湖!”陈翔用汉语重复了一句。 是的,这就是恶龙湖。经过20天艰苦的旅途以后,他们终于到达了这神话似的湖泊的旁边。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个多少年来在藏族的民间传说中披上了一层神秘外衣、有着这么一个不祥的名字的大湖,却呈现出一种如此美丽的景色。 只要是在南藏山区生活过的人,谁不知道恶龙湖呢?据说在很古老很古老的时候,西藏被一条恶龙所盘踞,由于它堵塞了向东流的雅鲁藏布江,于是江水横溢,西藏全部沦为大海。以后佛祖在喜马拉雅山中开辟了一个孔道,使雅鲁藏布江改向南流,西藏才重新露出水面。为了防止恶龙作祟,佛祖就施展法力,将它囚禁在这个湖中,并且与恶龙商定,近湖30里路以内的人兽,它可以作为食物,但是它的活动范围,却不能越出30里路以外。在订立这个协定以后,佛祖又将协定的内容告诉了降生在孜塘地区的藏人的始祖,希望他的后代不要进入这个禁区,以免受害。 这段传说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的可靠性又如何,这已经无法探寻了;但是无论如何,它却在藏民中代代相传。多少个世纪以来,放牧的人,不敢让牲畜靠近湖边;赶着牦牛的商队,宁愿多绕几天的路程,也不愿意经过这里。日久天长,垂着藤蔓的森林,深可没膝的野草,深深地将这湖泊包围起来。它曾经迎来过多少朝霞,送走过多少落日,多少个世纪静静地流逝了,可是它还是象形成的那天一样,永远沉睡在这阒无人迹的深山之中,没有人来扰乱它的宁静,没有人能揭示隐蔽在这深深的冰水下的秘密。 近几年来,陈翔一直跟随一支地质勘探队在藏南地区考察。当恶龙湖的传说传到他耳朵里以后,立刻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可是由于勘察的任务很紧张,他没有到这一带来的机会。今年夏天,他终于放弃了回内地休假,邀了他的朋友、地质队的藏族想到益西甲措,一同来到了恶龙湖。 恶龙湖,在地图上看来近在咫尺之间的恶龙湖,要到达它的身旁,对于旅行者来说却充满了难以描述的艰险。他们翻过了海拔五千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