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遇文集_回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家 (第2/3页)

五。老年人很适合吃薯片,因为他们牙不好。薯片入口即化,不用咀嚼。

    回老家那几天,天气不错,艳阳天。我和奶奶一起牵着爷爷到院子里晒太阳。一起的还有陈奶奶和陈爷爷。初三那年回来,他们二老的身体还很健朗呢。这次回老家,他们都像爷爷一样,连走路都走不稳了。听说是生了一场大病。病是好了,身体却垮下去了。

    和孙平义在大路小学闲逛时,看见天边的落日。孙平义是地理科代表。他告诉我,理论上,太阳要落到地平线的时候,我们才看不见;但事实上,太阳永远落不到地平线上,至少我们看不见。它在一定的角度就停止,然后突然一下消失。原来是这样。爷爷,奶奶会不会也在某个时候,突然消失,永远看不见?

    每天早上,我八点就起床了。母亲每天都打电话来,催我起床。吃早饭的时候,我终于有幸目睹了那只传说中的耗子。那只耗子很小,灰色的毛,动作倒挺麻利。一次,那坏蛋在我眼皮底下跑来跑去的,干扰我看书。我冒火了,抓起扫把就冲过去,准备解决它。可是几乎瞬间,老鼠便没影了。天井洗衣物的石台旁边,陈放着几个泡菜坛。嘻,泡菜坛遮住的一个洞就是老鼠的巢xue了。那个老鼠洞也算是可以了,居然把墙打穿了的。天井与大堂之间,转移方便。

    下午是我最无聊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不能干。爷爷进屋后,我在天井徘徊,看有什么可以帮着做的。大概是回家后的第二天吧,我正在天井走着呢,听见一阵很奇怪的笑声。仰头一看,竟是邻家的一位大jiejie。她是姜露的jiejie,以前在璧中读过的。她大我好几岁。说实话,看见的第一眼,我还真没认出她来。她变了好多。外表穿着看起来很潮流的那种。头发也染成了黄色,还是卷发。呵,印象中她应该是属于很清纯的那种。

    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姜露一家也回了大路。姜露初中时转校到了璧城的城北中学(现在的璧泉中学B区)。极少见到她们一家人了。听她母亲说,她们一家准备今年在老家过年。我一直在老屋里,没有出去,只是偶尔透过门缝,看见她们一家人从院坝走过。姜露的性格似乎没变,听她说话的语气,仍能感觉到和以前一样。她的meimei应该长高了很多,似乎叫姜二妹,可惜没有见到。

    原本想10号就回来的,婆婆让我吃了年饭再回去。年饭就定在11号。

    10号那天,婆婆带着我去清理后墙的沟渠。奶奶说,如果她没生病,身体依旧那么好,这些事情她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人哪有不老的啊。奶奶仍是不服输,什么都要争。

    吃年饭那天,父亲因为工作很忙,没有来。母亲一大早就回来了。母亲手上的伤一直没好,什么都干不了。可她又坐不下,觉得不好意思,就去烧柴。手指又被柴火刮到了,痛了两三天。今年的压岁钱特别多。光是爷爷奶奶前前后后就给了550元。再加上亲戚们的,一共至少也有一千多。我不知道把这些钱拿来干什么。我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更没有理财的好习惯。对于金钱,我的看法一直是不多不少,稍有富余就可以了。钱太多了也是一种麻烦。

    临走时,爷爷神志似乎清醒了很多,苦口婆心的劝我以学业为重。爷爷的话断断续续,但我听得很清楚。爷爷啊,有一天您会像那些老年痴呆的病人一样吗?什么都不记得,什么都不知道?我不管这些,我听您的话。

    终于回到璧城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平日里,三天不洗澡比死了还难受。这次,七八天里,只洗了一次澡。呵呵,处女座就是爱干净吧。

    过年那几天总是阴雨霏霏,惹人心烦。

    唐凤仪是14号生日。今年的新年不太寻常,竟是公历西方情人节那天。再次回老家上坟的时候,看到好多人忙碌。在广场买气球的时候,听那位卖者说,今天有好多人到她这里买气球,送给情人。我淡然一笑。传统的新年在我们这一辈眼中似乎没有什么趣味,倒是西方的情人节蛮受欢迎。

    唐凤仪说她的生日礼物要很特别的。我想了很久,的确送给她一个很特别的生日礼物,十七个气球耶。还有一个可爱型的文具袋。后来,我独自一个人拿着十几个飞气球,在广场边站着等她,居然有好几个人走过来,问我这气球怎么卖?我忧郁了。把礼物给她后,我和她一起去车站。路上,我和她的回头率几乎百分之百。看来还是夸张了点。

    因为福里树那条路堵车,私家车太多了,都走那条国道。司机拉着我们一车人从河边到大路。

    从河边到大路镇有两条路,一条是过浸口,走青龙湖那面;另一条是经龙门溪古镇到大路。后者道路狭窄,坎坷不平,不便于汽车通行。我小时候,每到放假,一般都会去河边镇。外婆老家就在那里。走的都是龙门溪那条道。那里承载了我最初的梦。

    河边与大路都是镇的建制。不过,显而易见,大路镇要比河边镇发展得好,主要是因为大路镇的交通位置和自然资源比河边镇好许多。这两个地方可以说都是我的家乡。

    弯弯曲曲的公路并不好走,汽车颠簸得厉害。我也随着车身摇来摇去。浸口上面几里有一处煤矿。表弟周雪亮的外婆家在那里。初二那年,我和周雪亮一起到这里玩了一两天。不懂事时,我还随着舅母在煤矿常住过十多天,闹了不少笑话。

    行至煤矿时,我看见舅舅与舅母也在煤矿,大概是随舅母到老家上坟吧。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即使车开远了,也能隐隐听到。

    浸口是一个三岔路口,一条公路折向青龙湖,一条土道直通大路镇中心。路边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