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怪魔使怪招花丐耍花枪 (第5/11页)
反手一把,握住青娥右手,柳春帆与三位,名虽夫妻,平日尽管笑玩,但正式肌肤相触,尚是首次,柳春帆猛觉一股淡淡处子体香,冲入鼻际,薰得他心里一荡,手里更是温玉在握,柔若无骨。 回眸看青娥,只见她慌得心头怦跳,眼神迷惘,粉颈羞红。直想挣扎,怎奈柳春帆握得得紧,挣扎不脱,娇笑着道:“你再不放,我可要打了?” 素月、霞青看到二人情景,齐停身娇笑,素月笑道:“你真要舍得打,就要打重一点哪!” 李霞青也接着对素月道:“素妹真傻,骂是情,打是爱,你当她是真打呀?” “霞姊,素妹,你…”青娥挣扎不脱。本已羞得不好意思,又经二人取笑,益发强酒醉后的神情,又羞、又急、又喜欢,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情,不知是什么味道。 柳春帆看到二人在取笑,遂也带笑骂道:“你二人倒幸灾乐祸?下次你们要落在我的手,同样的要你们讨饶。霞青更是罪魁祸首,看我等会饶你不?” 二人闻言,齐把舌头一伸,娇笑道:“好厉害,想不到看你外表老实心存jianian诈,会这么坏?” 柳春帆就在这么莺语燕喃,娇嗔薄怒中,遍游了杭州全景。 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柳狼闻莺,面院荷风、断桥残雪、平湖秋色、与三潭印月等,皆因季节未到,不能领略其趣。 雪峰夕照之雷峰塔,相传为吴越王妃黄氏所建,故原名黄妃塔,因塔址在南屏山北的雷峰之顶,故俗称雷峰塔。每当夕阳西下之时,塔影因斜阳而横空,故有“雷峰夕照”之称。 雷峰上有夕照寺、月老洞、蓬莱泉、珍珠泉等胜迹,峰西白云庵、雅构亭榭、杂莳花木,风景幽美。 宝石山上的保叔塔,亦为吴越王所建,塔在宝石山之顶,孤兀峭立,高倚天外,塔旁有殒星之石,石旁建有来凤亭。 月轮山顶的六和塔,塔高七级,内有石级可登,塔内环壁,遍刻经文佛像,塔后寿宁院庙,有金鱼放生池,庙旁有秀江亭。 这雷峰、保叔、六和三塔,因地势景色不同,故各具千秋。 第三日,柳春帆等四人,游罢北高峰,上中下三天竺,及灵隐寺后,又折至南高峰,经烟霞洞沿途皆山径小道峰峦清秀,林木葱笼,泉瀑处处,时值秋季,似锦桃花虽谢,但夹道红叶,灵峰胜境,苍翠郁丛,景色优美如画。 四人返店,见过双亲后,一面谈着游踪,李霞青一面问道:“人道秋季海宁观潮,潮头高逾数丈,如雪狼银涛,万马奔腾,排空而下,颇为壮观,未知曾否届期?” 柳维琳经捋银髯,微笑而言道:“海宁观潮,以每年中秋后三日,为浙潮最大之期,距今尚有一月。” 柳春帆惋惜道:“可惜我们不能久待,无法观赏以饱眼福。” 柳维琳看到春帆无限惋惜之态,慈晖满容,安慰着说:“痴儿,中秋观潮,狼虽较大,但在秋节月中数日,均皆可观,明日何不前去一观。” 素月兴高采烈的说道:“对!我们明日就去,也可聊胜于无。” 次日晨起,出涌金门,经捍海塘,见晓雾晨炊,云树迷离,江干十里,烟火万象。 到钱塘江,见那海潮逆上,似在与山争势,汹涌为涛,潮初起时,遥见海门一线白光横来,倏而霜戈银甲,势若万马腾空,流珠溅沫,飞洒中天,柳春帆等人,齐皆叹为观止。 当天返后,柳维琳设席宴请在杭之好友近邻,由柳春帆作陪,感谢多年来之年顾与帮助,这天午间,冷落的旧宅,门庭若市,喜气洋溢,往来之宾客户对柳春帆等人,都一致恭维称赞不已。见他非特风姿绝世,而且举止高贵。众汰只道柳春帆乃华族贵商,否则怎会龙凤其表。 柳夫人由三位姑娘帮忙拾收东西。一部分的东西送人,一部分则收拾后包起。 客人散后于柳维琳喜孜孜地买下一艘极其坚固,而有八成新的单桅船。 船舱颇大,足够七八人活动,并请了二名伙计,好在他们大部分的粗重之物,齐皆送人,房子亦已送于友人,行李颇简,一切东西均搬上船后,由二位伙计照顾船只,众人仍回旅舍歇宿。 次日晨曦中,起碇上程,仍沿江南运河,溯河西上,出庆春门。 船行二天,始达嘉兴,重登烟雨楼,望鸳鸯湖之景。时适菱藕上市,-游南湖,吃骈菱,到也别有风味,临走,李霞青并选购了一些鲜菱,带回船上,孝敬双老。 再二天,过苏州。 沿途游山玩水,经无锡、常州、镇江等地,均皆富庶之区,风光明媚,颇不寂寞。 过长江,经瓜州,已入淮阴之门户。 经扬州、淮安,已到淮阴。沿途约费时半月有余。 在城北靠船,一行人上岸,直奔柳家集而去,沿途之人,见是柳春帆父子归来,因上次柳春帆在家时,曾出资修筑运河之堤,当地人民,均感戴至极,视其为菩萨化身,万家生佛。 加以柳家世为淮阴巨族,平素即乐善好施,故甚得当地人民之拥戴。 今见全家归来,除当时齐来打躬作揖欢迎外,并义务的奔走相告其亲友,比及进门,柳福暨其孙迎春,及其他附近邻居戚族,均来集外相迎。 众人见面,又是一番寒喧,道贺之声盈耳。 柳老夫归甫见旧宅,业已重见一新,兴奋得老泪直流。 此宅外围墙护院,全用白石所建。进院,即有二亩方圆,右侧植有各式花木,围着一个新辟的小水池。左侧乃用名式奇形之石,堆砌而成的假山一座,四周中亦皆围以花木。 当中一座大厅,虽非玉阶朱柱,回廊曲槛,但也石阶石柱,碧瓦雕墙,看起甚是庄严华丽。 厅侧左右,是厢房。再后是一式四间书房,厅后隔一个天井,是佛堂,两侧各有卧室四间。再往后去,遍植竹木,修篁绿荫,点辍在亭、台、楼、阁之间。 全部屋舍,皆近日方赶修完成,故一切家具,皆系新购。尤其花木皆新栽尚未几日,故均未全复活。 柳福带着柳维琳老夫妇及柳春帆等人,进入大厅落后,来的宾客,及本地闻讯来贺的乡绅,怕不有三百多位,霎时间,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柳福事先业新雇男女使婢十余人,奉茶递水,川流不息。把偌大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盛况空前。 这时的小春,早由迎春引去玩了。柳老夫人与三位姑娘,早进内室,外面尽由柳春帆父子与柳福三人招呼,一部分内眷,则由三位姑娘出面导至内室。 是日宾主尽欢而散。 次日,柳福引导全家,前后各处走了一遍,并报告建筑概况。全家都很满意,尤其当柳家中落之时,柳福仍忠心不贰之志节,尤属难得。柳春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