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_卷二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 (第7/8页)

喧闹竞争没完没了的,徐陵就作书宣示说:“自古吏部尚书一职,在于评论人物,选拔才士,探寻他的门第,依据情况,评估他应授的官爵品位。梁元童承位于{呈墨之乱后,玉立盛接掌权柄于垦幽败亡之时,那时节因为战乱,不再有健全的典章制度,故而使官方为纷杂情况所困扰。永定时,我朝由于刚刚创建,战争尚未休止,也没有条理,府库空虚,缺少赏赐物品,白银难以获得,黄卷容易营造,暂且用官阶代替钱绢,意义在于存恤抚养,不能计较多少。致使员外、常侍路上比肩接踵;谘议、参军街市中无法统计,哪是朝廷章程上应该这样?现在衣冠礼乐不断富足繁荣,怎么能还照先前的用意呢?遣不是于理所应当的。现在见到各位仁君,官职待遇大多超过了应有的,还说受了大委屈,未能显示坦荡的胸怀。假若问到梁朝领军朱异也作了卿相,遣不超过他的本分吗?这是出自皇上的赏拔,不关吏部按等第选授的事。梁武帝说‘世间人说有偏爱,我特不偏爱范悌’。宋文帝也说‘人世难道没有命运,每有好官缺,就想羊玄保,。这些都是地位尊贵职司重要,不由吏部选拔的。秦朝有车府令赵高直做到丞相,汉朝有个高庙令田千秋也做了丞相,这些能再作为例规吗?既然我辱居简选人才的职分,自应做些有裨益的事情。希望各位贤达,深明我浅陋的意见。”从逭以后大家都佩服他,当时人把他比作毛蚧。

    陈废帝伯宗即位时,高宗陈顼入朝辅政,谋划罢黜心怀不轨的人,延引徐陵参预筹划。高宗继位,徐陵受封建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太建元年官拜尚书右仆射。太建三年调任尚书左仆射时,徐陵上表推拒,荐举周弘正、王励等,高宗陈顼召徐陵到内殿,说:“爱卿为什么坚决推辞这一职务并且荐举别人呢?”徐陵说:“周弘正是跟随陛下从北周回来的原藩国长史,王勘是太平相府长史,张种是皇上同乡亲戚中的贤人,假若选拔贤达旧臣,我理应在后。”坚持推辞多Et,高宗苦苦劝说他,他才接受韶旨。

    待到朝中议论北伐,高宗说:“我已经决定伐齐,你们可以推举元帅。”大家都以为中权将军违王量权位重要,共同推举他。惟独说:“不能这样。吴明彻家住淮左,熟悉那裹的风俗,而且将略人才方面现在也没有超过他的。”于是一连争论几天都决断不下。都官尚书裴忌说:“我赞同涂壁逝的意见。”途堕紧接着说:“不但明彻是良将,裴忌也是良副。”这天,皇帝诏令吴明彻为大都督,令苤显监军事,于是攻取了淮南敷十州的地方。摆设酒宴,举杯对着途建说:“奖赏爱卿知人善任。”继离开席位回奏:“定策出自圣上,并非我的功劳啊。”那年加俭堕侍中,且其余官职照旧。太建七年徐陵领国子监祭酒、南徐州大中正。以公事免侍中、仆射。不久又加侍中,给扶。又拜受领军将军。太建八年加翊右将军、太子詹事,置佐史。不久调任右光禄大夫,其他任官照旧。太建十年重任领军将军,随后调安右将军、且墨尹。基建十三年为中书监,领太子詹事,给鼓吹一部,侍中、将军、右光禄、中正照旧。途堕由于年老,屡次上表辞官,产塞还是特别优待他,下韶让将作为他造一所大房屋,让涂陆在自己府第处理事务。

    后主即皇帝位,任徐陵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其余都照旧。至德元年逝世,享年七十七岁。皇帝下诏说:“依据典章制度,务使德行彰明,丧尽其哀,祭尽其敬。侍中、安右将军、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南徐州大中正建昌县开国侯徐陵,年少学问深厚,在朝为官聪颖隽秀,业绩高出名家,文章号称一代宗师。朕近年在承华宫与他特相亲昵,虽说经常患病卧床,正希望康复,忽然辞世,实令朕心震惊伤悼。可追赠镇右将军、特进,他的侍中、左光禄、鼓吹、侯依旧,举哀一并如仪,丧事费用,酌予供给。谧号为章。”

    徐陵才识胸怀深远,形貌举动可作表率,秉性清廉简洁,家资无所积累,所得薪俸同亲族之人共享。太建年间,领食建昌县,县民送赋税米粮到水边,逮陵亲戚中有贫穷的,都让他们领取,数日便光了,以致徐陵自家不久也穷困了。幕僚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徐陵说:“我家尚有车、牛、衣服可以卖,其余人家有卖的吗?”他就是这样来周济别人。他从年轻时起尊崇信仰佛教,很多经典都能解说精到。后主在束宫时,让涂陆讲解大品经义学,高僧远道赶来如云霓相聚,讲席时每有疑义商较,在座的没人能够同他抗辩。他眼中有青睛,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聪慧的面相。自从陈朝创业以来,文檄军书等重要文书以及禅位韶旨等,都是徐陵撰写,其中《九锡》尤其好。是一代文章宗师,而且不因此恃才傲物,对著书立说之人从无贬斥,而对晚生后辈的接待引进却乐此不疲。世祖、高宗时,国家有重要文章,都由徐陵草拟。他的文章对于旧有文体多有变异,剪裁组织,细密精巧,常有新意。每每一文撰出,有兴趣爱好的人已为传抄背诵,于是他的文章散布华夏外夷,家中多有收藏。后历经死丧祸乱,大多散失,留存的有三十卷。继有四个儿子,依次是!继,徐捡,涂仪,徐傅。

    徐俭又名众。从小修养成立,勤奋好学志行cao守好,汝南周弘正看重他的为人,嫁女给他为妻。梁太清初年,出仕为豫章王府行参军。堡景作乱时,徐陵出使魏未回朝,徐俭当时二十一岁,携老带幼到江陵避难。梁元帝听说他的名声,召他任尚书金部郎中。他曾经陪从元帝宴会而赋诗,元帝赞赏说“徐家的孩子,又是有文才的”江陵沦陷,徐俭又回到京城。永定初年为太子洗马,调镇束从事中郎。天嘉三年,调任中书侍郎。

    太建初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反叛,高宗命令途俊持带信节宣读圣旨。欧垦区丝起初见选俭时,排列许多卫队器仗,言语间颇不尊重,徐俭说:“吕嘉的故事已久远了些,将军难道没看到旦迪、陈实应的事吗?变祸为福还不算晚啊。”欧阳纥默然不答,担心徐俭涣散他的部众,不准途俭入城,把涂堡安置在巫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