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五 (第5/6页)
朝,任忠改任明毅将军、安湘太守,仍随侯填进军讨伐巴、湘。又改任豫宁太守、衡阳内史。华皎举兵,任忠参预其谋。到华皎被平定,高宗因任忠事先有密启给朝廷,释放他不予问罪。太建初年,任忠随章昭达讨伐欧阳纥于广州,因功被授直合将军。改任武毅将军、庐陵内史,任期满,入为右军将军。 太建五年,众军北伐,任忠率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追逐到束关,攻克了东西二城。又进军蕲、谯,一并拔之。直接袭击合肥,入合肥城郭。进而又攻克霍州。因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吕梁一战丧失军队,任忠全军回还。不久诏令任忠都督寿阳、新蔡、霍州沿淮众军,进号宁远将军、霍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太建十一年,加封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领众步兵骑军趋向秦郡。十二年,改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增邑到一千五百户。于是率领步兵骑军趋向历阳。北周派王延贵率众为援军,任忠大破之,活擒王延贵。后主继位,进任忠号为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人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到隋兵过江,任忠自吴兴入朝赴战,屯军于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官将在内殿商议,任忠坚持议道:“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暂且增兵坚守宫城,派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日道,断敌粮运。待春水涨,江上流周罗喉等众军,必定沿流赶来援助,这是良计。”众人所议不同,于是使出战。战败,任忠急入台见后主,诉说失败状况,启奏道:“陛下惟有立即具备舟船,到上流众军中,臣将以死奉卫。”后主相信了,令任忠出台部署,任忠辞谢说:“臣处分完毕,就会奉迎。”后主命宫人装束以等待任忠,但久等不见任忠到。隋将韩擒虎从新林进军,任忠便率领数名骑兵往石子岗投降他,并引韩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落,当年入长安,隋授任忠开府仪同三司。任忠死时七十七岁。任忠儿子任幼武,官至仪同三司。 其时有沈客卿的,是吴兴郡武康人,为人阿谀逢迎残忍冷酷,任中书舍人,每每立异端,惟以侵害百姓为能事,由此而自进。有施文庆的,是呈兴郡乌程人,出身微贱,有官吏才干,后主提拔他为主书,改任中书舍人,不久提升为渔业刺史。未及到任,正值堕军来讨伐,四方州镇相继奏闻。施文庆、沈客卿都掌管机密,外界有表启,都由他们呈奏。施文庆看中湘州重镇,希望早日出行,便与沈客卿互为表裹,将外界表启压住不上奏,后主毫不知晓,于是没有任何防备,以至于败国,实是这二人之罪。隋军入后,将两人均斩杀于前宫。 樊毅,字智烈,南阳郡湖阳人。祖父樊方兴,梁朝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亲樊文炽,梁朝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益州刺史,新蔡县侯。樊毅世代将门,少年时即习武善射。侯景叛乱时,樊毅率领部伍随叔父樊文皎援台。樊文皎在青溪战亡,樊毅率宗族子弟奔赴江陵,并隶属王僧辩,讨伐河东王萧誉,因功封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代兄樊俊为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宣丰侯萧循讨伐陆铂于翅业。军队到巴陵,安营停顿未成,陆纳军悄悄乘夜而至,迫近军营大噪,军营中将士都被惊扰,叁邀独舆左右数十人,挡着营门力战,斩十余人,击鼓申命,众人心神方定。因功授凿堑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不久封玉亚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到一千户。到西魏围江陵,樊毅率兵赴援,正值江陵失陷,他被岳阳王所擒,久而逃回。 高祖受禅,樊毅与弟樊猛举兵响应王琳,王琳败而奔齐,太尉侯填派使者招樊毅,樊毅率领子弟部伍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填进军讨伐巴、湘。又改任武州刺史。太建初年,转任丰州刺史,被封为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太建五年,众军北伐,樊毅率众攻打广陵楚子城,拔下,击走齐军于颖口,齐军支援沧陵,又破之。太建七年,进而攻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到吕梁一战丧失军队,帝韶令樊毅为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领众兵渡淮水,面对清口筑城,与北周人相对抗,连绵大雨使城毁坏,樊毅全军自行开拔。不久改任中领军。太建十一年,北周将领梁士彦率兵包围寿阳,诏令以樊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领水军入焦湖。不久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太建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因公事免职。十三年,征授中护军。继而改任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后主即位,樊毅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其余照旧。入为侍中、护军将军。到隋兵过江,樊毅对仆射袁宪说:“京口、采石,都是要地,各需精锐兵敷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以便上下防备捍卫。如不这样,大事完了。”各位将领都同意他的提议。正值施文庆等封锁隋兵消息,樊毅之计未行。京城陷落,樊毅随例入关,不久即死。 樊猛,字智武,樊毅之弟。幼时卓异不凡,有才干谋略。青壮年时,能射箭骑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樊猛从早晨到傍晚,与敌短兵相接,杀伤敌人很多。台城陷落,随兄樊毅西上京城,因战功被封为威戎将军。梁朝南安侯萧方矩为渔业刺史,以樊猛为司马。正值武陵王芦纪举兵自谨辽东下,芦左垄派矾猛率领潮、郢之兵,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抵抗萧纪兵。其时萧纪已束下,楼船战舰占据了巴江,争夺峡El,相持很久,不能解决。陆法和估计萧纪军士兵疲劳,便令叁迩率精兵三千,乘轻便战船百余艘,冲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而迫近。萧纪众兵仓促间十分惊骇,来不及整顿战列,都弃舰登岸,落水而死者以千数。此时萧纪的心腹将士数百人,还在左右,叁妪率部伍三十余人,蒙盾横戈,直登芦堑的战舰,瞪眼大呼,萧纪侍卫都应声而扑倒,相互枕藉而不敢动。樊猛亲手擒住萧纪父子三人,斩于船舱中,将他们的船舰器械全部收缴。凿猛因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