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勋爵的密报 (第3/3页)
备野战炮以作列队行进时用。 马戛尔尼给邓达斯的密报中,详细罗列了出使北京的主要目的: 1.摆脱广州官吏强加于该口岸贸易的限制和勒索,相信他未受责罚,是因为从来没有向上控诉。 2.为了获得比较便宜的中国出口货,要求准许到靠近商品产地的口岸贸易,从各个市场的竞争中采购。 3.废除进出口货物关税,或降低至初期贸易征税的水平,特别是后来征收作为偿还中国人欠外商债款的出口货税,最低限度要使这种税限定为欠债额,或以几期偿还额为限。 4.使英格兰商人最低限度获得与葡萄牙人同等的待遇,特别要准许他们在中国大陆某个邻近岛屿上有一个便利的商站,以便商人或公司代理人、船只、水手及商品得以暂住度季,获得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同样的特权。 5.请中国皇帝颁发特别法令,通知有英格兰人常到的各个口岸的总督及地方官吏,禁止强迫公司代理人,或其他人等负担别人行为的连带责任,并禁止以后要交出无辜者代替在逃犯人受罪的办法;而公司代理人不应帮助这种逃犯,相反,要提供各种帮助以便将其查获。 6.为了增加大不列颠输入中国的货物,不仅在各个口岸贸易,而且要废除足以妨碍购买不列颠货物的种种规条。同时,还要在北京试用该处前时未有的英格兰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以资鼓励。这样增强本国货对中国的输入,又鼓励毛皮贸易及不列颠在印度的各种产品的输入,就会很快改变对中国贸易的逆差,转变为有利于大不列颠。 马戛尔尼的报告让邓达斯热血沸腾,邓达斯将马戛尔尼的密报转给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主席巴林以及副主席伯基思。不难看出,马戛尔尼对中国的皇帝跟大臣们太缺乏了解了。若免除一向为天子南库的海关关税后,那让皇帝喝西北风去? 澳门是葡萄牙人使用诡计、行贿官员取得的特权,那是历史遗留问题,大清帝国的皇帝一直如鲠在喉,怎么可能给你大不列颠这样的待遇?如此先例一开,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纷纷仿效,中国那还不成了被西方国家瓜分的邦国? 很明显,逃犯问题是针对“休斯夫人”号事件,是希望获取治外法权以及领事裁判权。而要求废除口岸贸易对大不列颠货物的种种规条,很显然,马戛尔尼是要通过这样的要求,别有用心地洞开大清帝国的海关,输入足以扭转贸易逆差的货物来改变英格兰人尴尬的贸易现状。 巴林跟伯基思都非常清楚马戛尔尼密报背后的秘密。不过这两位对马戛尔尼的军事炫耀不赞同。毕竟马戛尔尼看到的东印度公司的信件只是一部分,对中国的内情了解还不够全面。现在的乾隆皇帝手下,执掌兵权的是宠臣福康安,这位统兵大将勇猛而有谋略,特使带着野战炮去北京,一定会激怒老皇帝。 现在法国的国内局势风云变幻,武夫拿破仑如日中天,法国跟英格兰之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一旦大清帝国跟英格兰开战,英格兰就面临两线夹击,可能会失去东印度殖民地,这样一来英格兰的海外势力就全部被斩断。 康沃利斯勋爵在约克镇投降,导致北美殖民地战争局势迅速逆转,最后英格兰人失去了北美殖民地。现在马戛尔尼的行动太冒险了,是要将康沃利斯勋爵再次推到悬崖上。巴林跟伯基思非常清楚马戛尔尼的心情,他这是要利用特使的机会抓权,康沃利斯勋爵在北美殖民地所犯的错误大大超过马戛尔尼,因为康沃利斯勋爵是英格兰贵族,所以现在坐上了马戛尔尼梦寐以求的印度总督宝座。马戛尔尼是要利用出使中国的机会,搞掉自己的竞争者。巴林跟伯基思不会拿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去冒险。 马戛尔尼不甘心,提出要将东印度广东商馆在出使中国期间划给特使掌权。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立即反对派遣代表政府的领事,并将商馆隶属于特使,这是马戛尔尼的野心。因为东印度公司广州委员会隶属于印度总督,而广州委员会已经组成秘密监督委员会。一旦满足马戛尔尼的请求,那么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将完全掌控在他手上,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对东印度总督康沃利斯勋爵的分权。巴林跟伯基思没有完全驳马戛尔尼的面子,非常勉强地表示,可以适当指示广州委员会隶属特使,并尽力促成他的愿望。 邓达斯很快就汇集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意见,综合权衡之后向首相小皮特跟国王乔治三世进行了汇报。1792年5月,乔治三世授命马戛尔尼为特命全权大使,出使中国。使团的全部费用,包括薪水、维持费、礼物以及其他费用,都由东印度公司支付。因为一直筹划出使中国的外交大臣邓达斯同时还有一个职务,那就是东印度公司监督委员会主席。为了确保中国之行成功,乔治三世让邓达斯下令,马戛尔尼可以在皇家海军中挑选船长,由他授权船长挑选其全部下属。 皇家海军部接到国王的命令后迅速行动,很快就安排了64门大炮的皇家船“狮子”号护送特使,以伊拉斯马斯?高尔爵士为船长。高尔是1755年加入海军的,在皇家海军中表现出色,为了提高马戛尔尼使团的规格,高尔在1792年被突击封为爵士。这位爷在海军部中战功卓著,是不可多得的海军悍将。这一次跟随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回国就晋升为海军中将,并被派往纽芬兰担任总督,成为英格兰历史上将星辉煌的殖民地总督。同高尔爵士一同护送马戛尔尼的还有东印度公司的“印度斯坦”号跟驳船“豹”号。 丢掉了北美殖民地的乔治三世是个要面子的神经病,突击提拔了高尔爵士,还要给马戛尔尼一支最精锐的侍卫队伍,这支精锐的侍卫队伍一方面是防卫海盗,一方面是炫耀充门面。侍卫队伍的指挥官是本森,本森是英格兰皇家侍卫队少校指挥官,为了完成中国之行的任务,乔治三世甚至钦命本森为中校指挥官,并让本森在轻骑兵、步兵和炮兵中选择精锐组建成侍卫队伍,这支皇家军队中的精锐可以满足乾隆皇帝提出的任何cao演。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马戛尔尼收到了一份秘密训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