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问世间情是何物下 (第2/2页)
思维和情感研究地一种形式。 说到底,艺术其实也是一种神秘的形式主义。艺术的起源和最早先的概念,不过是部落氏族时代,人们为了祈祷、祭祀、驱鬼而设计的一种巫祝舞蹈。后来人们发现,通过某种仪式、动作、声音能够刺激人内心的某种情感,于是就渐渐的有了艺术。 艺术的本质,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与情绪、思想的。 人是有感情地动物。可是感觉,感情这个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要想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就要用一种看得见、摸地着的形式来表达和传递我们的情感和思想。这种传递和表达的工具,就是把抽象的虚构地“感情”转化成具体的可见的“行动符号”这种符号,有时是文字、有时是声音、有时是色彩线条、有时是肢体动作、有时是图象——所以就有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电影… 而探索电影。正式建立在艺术地这种本质特性上的实验手段,把抽象的、模糊的,想不通的东西变成具体,清晰,易懂的某种形式。所以易青才会突发奇想,要跟三位美女来拍这个探索电影。 … 短短一个月的拍摄期很快过去。完成了这部电影的主体阶段之后,易素非但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反而感到更加困惑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到底爱情是什么呢?如果说象他原来所苦恼地,认为依依是纯粹的爱情象征,和孙茹的感情则和理想与事业糅合在一起;对杨娴儿的感情里有一份责任感道德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为什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易青却感到自己在三段体验中得到了非常相似的感觉呢? 难道说,这个实验失败了?或者杨娴儿设计的方案根本就有问题?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理想、责任、性爱…这些概念究竟是包括在爱情之内呢,还是爱情之外呢? 人,应该为了理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放弃爱情吗? 这些问题,天天困扰着仿佛已经走火入魔了的易青。他不思饮食,一天天的瘦了下去。 然而无论他有多少困惑,这该来的一天还是要来的。 “今天晚上我就和大家搭最后一个镜头的景了!”杨娴儿故作漫不经心的对易青道:“你应该已经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了吧?你会走向我们三个谁的小屋呢?” 易青木然看了杨娴儿一眼,默默的走开到一边了。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想起那天在杨仲家里,杨娴儿对自己的告白,关于不想让他负责任的那一段;随后,许多莫名其妙的往事浮上了心头——孙老爷子的去世、他和孙茹的婚礼,依依为了成全孙茹的黯然离去…还有在飞机场他们三人手牵着手跑出记者包围圈的那一幕…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易青也不知道自己躺在冰凉的地下多久了。只是,突然心里传来的那种顿悟的感觉惊醒了他,他突然高兴的长啸起来。 艺术家的某些行径,在普通人看来就是疯子。这几天的易素,进入了深度的冥思。一个在许多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而易青却越想越复杂。 这一刻,他突然想明白了,他终于知道自己该走向哪间小屋了! … 2012年6月15日。下午三时。 睡过午觉之后的易青,在北影招待所自己的单间里,给邋遢了好几天的自己刮了刮胡子;换上新休闲西装和新皮鞋。他在镜子里满意的看了一下自己,心里突然有种激动。 好象初恋的感觉,真好。 他徒步走到北影摄影车间,钻进自己租来的那个内景棚。 棚里的气氛仿佛有点紧张而凝滞。摄制组的人见到易青,纷纷站了起来。 虽然大家不知道易素和、依依、孙茹、杨娴儿这四个人这几天到底在捣鼓什么。但是今天这最后一场似乎非常重要,却是谁都能看出来的。 三间纯白的小屋已经搭好。一看就知道这个抽象派的超现实主义内景是出自杨娴儿的手笔。 三座没有屋顶的房子,连在一起;中间用两块板隔开。易青知道,他所钟爱的三个极品女孩就坐在房子景块的后面。 “预备,开机!” “滋…”胶盘在机器后面缓缓转动的声音,大概是易青在世上最熟悉最亲切的声响了吧! 在这样安静的声音里,易青忽然向三座小房子走过去了。 他会选择谁呢?摄制组的人全屏住了呼吸。 奇怪,易青没有走向任何房间,他走到两块板之间,一手一个,把两块隔离板给抽了出来;然后,他从左到右,开始拆房子。 拆掉了房门,空荡荡的里面,三间小屋已经连在了一起,里面坐着得三个女孩的如花容颜也显露了出来。她们今天显然精心的修饰过,看到易青的举动,一个突然都霞云飞举,脸红不胜。 “这就是你的答案?”坐在中间的杨娴儿歪着头问道。 “是的,这就是我的选择。”易青肯定的答道。 依依高兴的笑了起来,过去拉着孙茹的手笑道:“老天保佑,这木头终是悟了。可笑人家是书呆子,他却是戏呆子。连这个也可以做电影实验。问世间情是何物?呵呵,情,也可以问吗?爱,也有答案吗?我想,世上所有的哲学都能拿来用电影探索实验,惟独爱情不能。爱情若能思考和分说,那它还有什么魅力呢?” “为什么不能?”易青牵了孙茹和杨娴儿,来到依依面前,眉毛一抬,傲然道:“我就已经悟到了,这世间的情之一字,竟是如此玄妙美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