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4页)
理解。”缓缓开口的东方曜,语带真切,句句发自肺肺。 “身为北岳帝王,朕心痛子民遭此大劫,为使伤亡、损失降到最低,请赈灾军队马不停蹄,在第一时间为灾民送来物资,缓解百姓的燃眉之急,可是…”话锋一转,他鹰眸扫过在场的众人。 “朝廷有心帮安丰渡过难关,也要灾民们的鼎力相助,毕竟重建家园,恢复原来的生活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可听说有人并不希罕朝廷的资助,甚至还将派发的物资纷纷退回。”说到这里,他轻笑一声,语气也不由得肃厉几分。 “或许你们有人认为朕亲自前来救灾,是在沽名钓誉。但问题是,朕有这必要吗?朕即位后,弹精竭虑无不在为百姓谋求福祉,改革旧政、推行新令,朕必须冒着数典忘祖的骂名,但朕不曾退怯,朕可以当个轻松皇帝,朕偏不,朕励精图治,不为虚名,只为让北岳百姓过得富足,兵强马壮,谁还敢欺我北岳!” 慷慨之词震得在场将士心底热血沸腾。 他继续道:“朕知道你们之中有人不服朕,你们顾念旧情,认为臣服于朕就是背叛楚将军,但自古成王败寇,当年立场不同,难道你们还要朕对楚将军心慈手软吗?” 话落,众人皆沉默不语。 不远处的秦素珏也因为这番话微微动容。 “当年你们追随楚将军,与朕对抗,那是各为其主,朕能够明白,所以招降之后,朕可有任何报复举动?朕也曾想给你们施展抱负的舞台,但你们不愿意,记得吗? “如今你们为了赌一口气,不肯接受朝廷的援助,朕问你们,就算朕不是你们的主子,这些百姓难道也不是吗?在养我北岳军队的,是这些种田缴税的百姓,不是朕,更不是楚将军! “你们应该做的是整顿好自己,然后投入救灾的行列,安丰的百姓需要你们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众将士沉默了,东方跃的这番话说得虽然霸道了些,可却是句句在理,这两年来,他们的确为了楚将军的死而耿耿于怀。 可他们却忘了--如果当年东方曜夺位失败,那么当今执政者就仍是那个昏庸无道的永炎帝。 若永炎帝继续执政,只会让北岳国的前景更加堪忧,就算有朝一日楚将军成为摄政王,谁又敢保证继任的小皇帝就会是一代明君呢? 况且百姓有难,他们身为北岳的军人,是不该因为私怨不顾大局。 这样想着,便有一部分将士慢慢走出军列,站到东方曜的面前。 一个人出列,自然有第二个人站出来,慢慢的,出列的人数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剩下来的将士,就只有吴越、陈明远、贺有亮等几个在军中担任要职的人,他们面面相觑,脸上都流露出尴尬之色。 东方曜却笑了,挥手对先锋官吩咐“组织一下,将物资一一派发下去。朕的百姓,还需要靠这些将士守护,所以他们的命,在朕眼里都是无价之宝。受伤的将士让军医为他们好好诊治,有什么需要,派个代表直接来找朕,安丰的重建还要咱们君臣共同努力。” 一番话说得众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就连秦素珏也觉得,她的曜比她所想的更像一个皇帝。 晚上的时候,众人露天席地完吃着大锅饭。 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皇上也穿了一身便服,和一个貌美的姑娘一起走到他们面前。 大家不禁有些拘束,正要行礼磕头,东方曜却笑容满面的摆摆手说:“无须多礼,朕只是来看看我北岳的男儿都吃些什么。” 有个胆大的回道:“军中的伙食其实并不差,只是如今遇上天灾,大伙也只能聚在一起煮大锅饭吃。” 他这一说,大家心下又有些触动。没错,尽管皇上这两年来对他们不闻不问,但从来也没有发生苛扣粮饷的事,这不只说明皇上的大度,更证明了北岳的吏治在他的铁腕治理下越来越清明。 “噢?大锅饭若是做好,那可是十分美味的。”看似没有注意到大家神色的变化,东方曜缓步凑上前,往那硕大锅里一瞧,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是百烩汤?” 几人闻言一惊“皇上也知道百烩汤?” “当然。”他拉着秦素珏,寻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不仅知道,而且还吃过好多次呢。”他顺手拿过勾子盛了一口,送到唇边尝了尝,点头“嗯,味道不错,要是再放些八角,那就更香了。” “真看不出来,皇上贵为天子,居然也吃过这种东西。” 瞧他平易近人几个胆大的凑了过来“咱们在外行军打仗,有时候形势所迫,没法顿顿吃得好,这大杂烩做起来简单迅速,只是想将味道调好,那也是要费上一番工夫的。” 东方曜笑了笑“是啊,这个道理朕可比你们明白多了。想当初朕在没登基之前,也带过兵打过仗,那时的环境可比你们现在苦多了。” 众人一听都有些惊讶。 他们虽然知道皇上当年受到先皇迫害才愤而起兵夺位,但他们可没想过尊贵如他曾亲自带兵打仗,还吃过像大杂烩这样的粗食,但看他的样子也不像装的。 一些人竟因此产生一种近似惺惺相惜的心情。皇上自己也是苦过来的人,才能如此苦民所苦,而且丝毫不介意和他们这些粗人共食一锅饭。 在东方曜刻意笼络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