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本薄幸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4页)

    第六章

    在孙有道的细心安排下,北岳皇帝东方曜,带着两千精兵以及皇后秦素珏,踏上前往安丰的赈灾之程。

    这两千精兵护送大批物资,包括各种药材、食物、被子,还有为将士们准备的粮草。而从京城到安丰,快的话也就一天的路程,为了尽快赶到灾区,东方曜下令中途不停歇。

    越接近安丰,景物便越是萧条且触目惊心。

    由于这回地震规模极大,很多房屋都大面积的倒塌,老百姓无家可住,只能三三两两聚在空地,有草席的睡草席,没草席的用茅草打地铺。看到朝廷军队带着物资来救灾,百姓们像看到曙光,脸上皆露出久违的笑容。

    东方曜亲眼目睹灾区如此荒凉凄惨,心底万分难受。这些百姓都是他的子民,正所谓安国先安民,百姓的生活好了,帝王才能高枕无忧。

    随行前来的秦素珏素来心肠软,过去的两年里,但凡路见不平都要出手相助,如今眼看大批灾民落难,老弱妇孺病的病、伤的伤,一片凄凉景象,直让她于心不忍。

    这场地震不但让百姓们的房屋倒塌,还造成大批百姓伤亡,随处可见血rou模糊的尸体,尸体旁是泪语哭喊的亲人。

    东方曜也不啰唆,立刻下令军队驻扎在此,展开赈灾事宜。

    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万万没想到这次来主持赈灾的,居然是一朝天子,皇上纡尊降贵来到安丰亲自胀灾,这让很多百姓心底都有些震撼。

    他们早就听过德祯帝的威名,即位两年,将北岳治理得井井有条。

    只是安丰是个不起眼的小镇,虽然距离京城不远,可由于当地曾经出了一个楚子默,那位可是德祯帝当年登墓前最大的一颗绊脚石。

    所以这回安丰突逢大灾,当地百姓都以为肯定完蛋了。

    以皇上对安丰的坏印象,恐怕巴不得安丰百姓都死光呢,没想到地震发生没两天,朝廷便派大军带着丰富的物资前来救助。不但发放了大量的救灾品,随军前来的几十名军医也拿出上好药材,替那些受伤的百姓细心治疗。

    两千精兵动作很迅速,很快便为灾民搭好临时用的帐蓬,解决了部分露宿百姓的燃眉之急。

    这让安丰百姓涕泪交加,纷纷感谢皇恩浩荡。

    只是,当大部分人都在感念皇恩时,却有一小部分人并不买东方跃的帐。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楚子默的旧部属,一直驻守在安丰的那两万兵马。而这两万兵马的头头叫做吴越,是楚子默的一个远亲,当年一直追随在他麾下,对他非常忠心。吴越底下的副将陈明远和贺有亮,也和楚子默有私交。

    这回地震造成的损害难以估计,不仅军营被毁得一塌糊涂,一些弟兄伤的伤、死的死,连粮草也损失大半,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皇上居然亲自来安丰赈灾。

    震惊过后,这些人心里都很不屑,觉得皇上此举摆明是在收买人心,就像当年拿钱砸人一样。

    所以当东方曜委派的先锋官将大量粮草物资送到他们这里的时候,以吴越为首的几个将领便摆高姿态道:“我们后方补给暂时还算充足,不需要朝廷的救济。”

    这句话很快便传到东方曜的耳中,可他并未动怒,只是微微一笑“想要耍性子也不看看时候,当年楚子默最倚重的部属,就只有这些能耐吗?”

    不远处正整理随身行李的秦素珏闻言,急忙缓颊道:“朝廷这两年对安丰始终不闻不问,他们心里有意见也是在所难免。”

    东方曜知道她担心自己动怒,会对那些将士不利,遂露出温和的笑容“你别多想,我自有分寸。”说着,他看向候在帐帘处的先锋官“传令下去,把那些将士都召集到一处,朕有话要对他们讲。”

    先锋官领命离去,大约两炷香的工夫,便有士兵来报,说驻守安丰的兵马已集合在军管外等候圣驾。

    他换了身干净衣裳,拉着秦素珏的手,笑道:“要不要随我一起去瞧瞧?”

    她自然不会摇头。她得跟着他,若是那些将士有哪句话说得不中听,惹怒龙颜大开杀戒,她还能从旁劝上一二。

    东方曜被她的小心思逗笑了,捏了捏她的手。“放心,我这趟是来救灾,不是杀人的。”

    她嗔怒的瞪他一眼,觉得这男人实在精明,连她内心想法都窥得一清二楚。

    当东方曜出现在那些将士面前的时候,虽然他们心里并不服他,可君是君、臣是臣,他们终究不想落下把柄让皇上有机会发难,当下齐齐跪地口呼万岁。

    他挥手间,运用内力,对众人高喊一声“平身。”

    这一声,气势浩荡,内劲浑厚,道不尽威仪霸气。包括吴越在内的几个将领,都不由得抬起头,暗暗称奇。

    东方曜施展轻功跃到一间半边的房屋上。

    微风轻送,吹起他素雅衣袍,众将士不由得暗暗吸气,好一个神仙般的风流人物,举手投足尽显霸气,不愧是睥睨天下的王者。

    事实上,他们也听过不少德祯帝的功绩,虽然不齿他当年扳倒楚将军的手段,但不可否认,这两年在他的治理下,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天灾,北岳称得上是国泰民安。

    “安丰此番受灾,朕深感痛情,这一路行来,途中看到不少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甚至是家破人亡,其中苦楚,朕十分能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