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版座谈会青春场 (第1/4页)
出版座谈会(青春场) 时间:2005年7月28日1700∶1900 地点:万圣书园醒客咖啡馆 出席者:子尤(作者) 王钊、周曦(子尤初中同学) 李一豪、李想(子尤小学同学) 安宁、泓、雨薇(四中女生)王一方(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朱正琳(作家、学者) 媒体记者 王一方:这是我们《谁的青春有我狂》系列活动的一场,主角是子尤和他的同龄人、各个时期的同学、文友,我们就校园生活,就成长当中的苦闷与欢乐、喜悦一起来进行对话,下面我们就开始吧。子尤:我有些紧张,今天有我小学的同学李一豪,他使我经常自惭形秽,还有李想,他mama做衣服非常好。还有周曦,特别推出王钊,他是一个活的例子,说明读书可以改变一切。 王钊:(打趣)我不识字。 子尤:我和他是非常好的朋友,左边有一位女孩,不多说话就能表示一切,她的名字叫雨薇,她使我见识到,女生可以这样生动,主要是他的许多表现让我终于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座位由近至远分别是泓、安宁,希望你们以后多给我拍些照片,(幽默地)是你率领这样一支“心连心艺术团”来到我这个“贫困的地方”来造访我。这位是黄逸中。今天座谈的这个地方是万圣书园,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我经常会坐在那边看书,我的人生中的第二首写的非常自由的诗,许多人都认为写得非常好,当时我在上小学,每逢外宾来访,我的任务就是给他们朗诵这首我九岁时在万圣书园写的《梦幻》,我跟老师说,我能不能再朗诵别的诗,他说不行,就这首比较正统。 我就不朗诵这首诗了,我找一下个别同志帮我来朗诵一下。本来让我妈朗诵,但是她朗诵的没我好,我老得指导,那你们五个人抓阄来帮我朗诵一下吧。安宁:———16页吧(朗诵) 梦幻 (2000年2月29日) 我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 一条使人沉醉的街道, 沿着街道书店, 仿佛进入风中,将古典欧洲的文明远眺。 那里是书的王国,我对于观书人来说太小, ———一个是聪慧、顽固, ———一个是用文明之火将自己燃烧。 书店闪烁文学家的生活, 连维纳斯都在微笑, 我轻翻书页, 恐将神话变得糟糕。 风吹进来,我把门关, 怕把安静弄吵,让诗人情怀更广, 我赶上了,太巧。 子尤:这次活动在这里办确实很有意义,昨天我让我的一个朋友,让她给我写一篇介绍我的文章,文中有一段白描,说我“有15岁少年人的敏感和45岁中年人的坚韧”我就说是不是还应该加上一句“85岁老年人的身体”接下来的活动,我不能过多的主持(因为肺叶部分切除,中气不足),就将这个任务交给其他的同志吧。 泓:所有见到我们的人,都问我们今天是不是要做一次论战。我想先告诉大家,今天的话题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开放的,由大家来决定。话题的由头是这样,我们的好朋友子尤出了这么一本书,他说是“90后创作的开山作”因为有一个新闻词汇叫做“80后创作”指的是80年代出生的少年作家、文字写手,无论大家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大都看过他们的作品,首先希望大家对“80后”这样的创作群体的作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90后”要诘问、批评、挑战“80后”的作品与作家)。我先调查一下,谁看过韩寒的书,谁看过韩寒的《2003通稿》,《长安乱》,还有《三重门》,我没看过,那就从《三重门》说起。你们喜欢不喜欢,谁帮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书的内容。 周曦:说是主人公喜欢一个女生,那个女生中考没有考上,最后就结束了。子尤:故事有点像《围城》,一开始生活很有意思,可能考上了高中吧。 泓:大概是什么样的写法呢? 贺一鸣:我感觉看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可是现在提起这本书也想不起来什么了。子尤:如果你想不出作品表达什么,就把它锁定在特定的生活层面(青春、成长、校园)来讨论,任何作品都是刻画、表现某一群人生活状态的。 王钊:我看完之后,唯一觉得可取的是“人”而不是“文字”如果论文字的话,世界上玩得好的多了去了。这个人个性要比他的文字好得多。我觉得弄巧成拙,让人家从他的文字看到他的人。泓:这个书是一个作品,但是这个作品究竟讲的什么,大家不清楚,它的目的似乎单纯的是自我生活(青春写真)的文学记录,《长安乱》不应该是文学记录工程。《三重门》是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而《长安乱》则是武侠题材的小说。这本书我是看过的,看完之后,我也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但是我只能把握他的一些特点,我就觉得,挺特别的地方就是在于他每个话题都说80%、70%,言犹未尽,而这个故事也只发展到80%、70%,这本书就写完了。所有的事都不交代清楚,它更像是现实故事,而不是虚构的小说,就讲故事的水准来说,小说的前半部分不错,有许多比较有趣的地方。王钊:我就只看过一半。 周曦:我是看全了,就是泓的感觉,有不完整的感觉。 泓:大家好像都有这样的看法。 子尤:我是始终不敢看,人伤心得厉害就会有一些幻境,上次泓来说要给我讲有意思的地方,硬塞到我手里,我也就看了。当我看到最后的时候,mama问我,说这本书写得怎么样,说写得还不错。结尾韵味无穷,我反正现在是看透了,因为我是站在梯子上从上往下数数。我觉得韩寒刚出道的时候,有一股劲要吼出来,当我看他作品的时候,觉得好像离我很遥远,然后是趁热打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