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舂有我狂_一个15岁少年眼中的生死谁的青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15岁少年眼中的生死谁的青舂 (第1/3页)

    一个15岁少年眼中的生死爱痛

    《谁的青春有我狂》出版座谈会(专家场)

    时间:2005年7月28日1400∶1600

    地点:北京三联韬奋中心

    出席者:王一方(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柳红(子尤母亲)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朱正琳(作家、学者)

    徐晓(出版人、作家)

    姜峰(出版人)

    李学军(《读书》杂志副主编)

    莽萍(作家)

    媒体记者

    王一方: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聚会在三联书店,我们今天为一位15岁的天才少年,他的一部新书,举办一次出版座谈会,我们今天有幸请来的文化界、商务界,还有媒体这么多的朋友。这本书是不平凡的书,这本书由一个15岁的少年来谈生、死、爱、痛。在我们整个精神阅读的深度都有问题的时候,面对这本书,我们有很多的话要说,我是搞医学人文的,两年前我们遇到非典的时候,感到很惊叹,这上帝送来意外的礼物,突然面对那么多的生命母题,但是现在又忘掉了。这本书里不仅讲了怎样面对生命的母题,还有青春狂放的东西,包括校园生活。今天还有一位客人没有来,就是许医农老师,她已经74岁了,她说她读了这本书,非常感动,以致于无法面对这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对她来讲是一个震撼,她失语了,她今天要在家里消化。

    我们这本书应该说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子尤,另一个是子尤的mama柳红。下面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先请大家看看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为子尤的这本新书精心制作的6分钟的宣传片,大家看一下。(宣传片)下面我们请子尤的mama柳红给大家介绍一下整个书的成书过程。大家也可以提问。

    柳红:我没有想到让我讲,我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可能对他这个人生活了解更多一点。其实我上个星期就想,我到底讲什么,我还在电脑上写了一点,但是昨天听许医农老师说,她看了之后失语了,我今天也觉得是这样,原来想的似乎觉得有点微不足道。昨天晚上子尤给两个朋友发了电子邮箱,我觉得这个可以反映他是什么样的人。子尤说“不要把我看成是有病的人,我希望人们来看我,不是因为我是有病之人,而是因为我是个好看的人。”再有,他就说,他实际上跟所有的孩子的经历是一样的,强调“我的生活历程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我是把大家的生活状态,他们自己的世界写到我的书里来”

    昨天晚上,他读一封邮件给我听,非常好笑,他是一个很快活的人。我一位上海的朋友写了一篇短文叫《关于子尤》,子尤看了之后,他觉得里头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准确,因为这个女孩只跟他通过电话,没有见过,我也觉得不够准确,要是我可能一本正经地说,这个地方不是这样的,应该怎么样。但是子尤用了一种非常滑稽的方式,比如说,对方写道“我看过他的文字,听过他的声音,欣赏过他的才气,领教过他的调侃,对他的气质已揣摩出七八分,同时具备15岁老年的敏感和40、50岁中年人的坚韧”子尤就批注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夸我呢,是不是还加一句85岁老年人的身体。”还有一处,对方写道:当他母亲闻讯赶到学校时,他已经在地上蜷成一团,他就说,我是毛毛虫啊。

    还有一处,对方说,子尤你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其实这句话肯定是子尤跟她说的,人家给写下来了,并说昨天从电话得知,子尤就说,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昨天,子尤实际是挑一个小小的毛病“如果昨天的时间限定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昨天,但是总不至于瘦成骷髅吧,我现在是满头的卷发,是狮子头”这个女孩说到,我已活了18年,但从未经历过生离死别,他批注说,我是不是住在太平间呢,跟鬼故事似的,太可怕了。

    还有讲到子尤怎么能够忍受病魔吞噬他的生命,保持乐观,在电话里总是说,我很好,我真的很好。子尤就说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不行了,我要被这个据说叫子尤的男孩感动哭了。

    底下,对方放了一首他们两个共同翻译的诗,子尤就写了一个评论,说“后面的诗非常好,使我回忆起情人节打电话的时光,我要发表一些看法了,总体来说,我觉得我的形象太惨了一些,虽然最后的总结特别好,好像是缅怀一位同志的身前身后事,我可还保持着去年谈话的通信呢,少讲点我可怜的经历吧”我觉得这可以反映他性格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

    再有,昨天收到另外一个小学同学的信,前几天大庆地震了,当时他正在大庆,他讲了当时的哭声、喊声,往广场上跑的景象。于是子尤写了一封信,说“几日不见,你在外地遇到如此奇特之事,我们都生活得好好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件事,将一切都改变打破,一年四个月零三天前,我在学校上课,突然就进了医院,如果我没有得病,现在我也正忙着上哪一个高中,上了高中又是忙碌三年,然后是忙大学等等,但是目前看来,我是不会走这条路了,如果你不遭遇这次地震,也不会有这样奇特的体验,我们都感觉到了老天爷的琢磨与多变,平时总觉得死、奇迹这种事离自己很远,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人生无常,命运无常,希望你去了新加坡后,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一时的同学,一世的朋友,我在病房里祝福你”这样两封信,好像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他在这样特殊身体条件下的感受,和他的性格中的基调。

    王一方:那就请刘兵讲讲,刘兵的女儿也是书里的人物。

    刘兵:从子尤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但是生病之后,我还没有见到。柳红:但是他们一家人一直在关心我们。刘兵:这个书我拿到了,虽然忙,还是匆匆的感受了一下,现在说一本书可读性强,已经不算什么特别夸奖的话了,因为现在好看的书也还是不少,但是像这样比较沉重一点的,或者是有深度一点的好看的东西,应该说不是太多。

    还有一个特点,现在写作的年轻化。我也看到家里内部给他印的一些文选,其实要是按照他们家跟外界的交流、交往的情况看,早些出版这些小的时候写的作品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那会儿没有拿出来出版,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