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拜相 (第3/6页)
相,大概是公事中捅了什么搂子。看来只好让桓冲厚着老脸出面去摆平。谁叫他有这样的儿子。看来老话说"儿是冤家女是债",实在一点也没错。 桓蛎脸色发白:"我不敢告诉爹。他会打死我的。" 殷仲思叹气:现在知道害怕,当初何不收敛一些。"那你想怎么样?" 桓蛎哀求道:"你一定要帮帮我。" 殷仲思哭笑不得。他们都当他是什么了。要死要活的跑来求他,他又不是无敌金刚。"你的事既然惊动到谢丞相,那看来不是我有能力解决的事情。还是去求你爹。要打要骂也是以后的事。他总会先保你平安。" "我不要。"桓蛎泪如雨下:"你也不肯帮我,那我一定死定了。你,你还笑!"看到桓蟠在一边偷笑,气不打一处来。不来帮忙也就罢了,居然幸灾乐祸!他一把拽起桌上的烛台扔过去,骂道:"你还算什么兄弟!" 桓蟠伸手接住,笑嘻嘻地道:"哭哭啼啼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迁怒于人而用火攻更是下下策。" 桓蛎怒极:"好啊,反正我也活不了了,干脆跟你同归于尽。"扑上去跟他扭打起来。 殷仲思上前把他们分开,喝道:"兄弟相残,成何体统!你们两个都别闹了。阿蛎,究竟你做了什么?说出来大家合计合计,不必要死要活的。" 桓蛎哭丧着脸说了一遍。原来他在任上的这段时间大多任用亲信。现在其中的一个依仗着他的势力凶蛮跋扈,殴人至残。苦主层层上告无门,干脆冒死坐到谢家大门前痛哭,终于见到了谢丞相面陈冤情,请求明断。 殷仲思揉着眉心:帮他好像没有天理---何况他若不知悔过,实在帮不胜帮;不帮倒又于心不忍。他自知也不是大公无私之辈,更看重的是四年来相处的情意。何况他虽然不对,到底也不是作jianian犯科,杀人放火,有什么十恶不赦之罪;只是年轻无知,存有私心,识人不明,轻信糊涂。这样的性子,闲居在家自无大碍,最不该的是出任为官:无才无德无识,害己害家害人。遇到事情又慌乱无比,不懂自辨,也无应对之策,十足蠢材一个。不过话说回来,"教不严,师之惰",他似乎也难辞其咎。一个人最要不得有惭愧自责之心,他一这样想,便觉得帮他一把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好罢。我陪你一起走一趟罢。到了丞相府休得胡言乱语,一切有我担待;也不要吓得魂不附体,被人看了笑话。" 桓蛎喜出望外,忙不迭地答应:"是是。都听你的。" 桓蟠看着他们出门而去,不屑道:"说什么不是我桓府的奴才,言犹在耳,这会儿倒又巴巴地赶着去收拾烂摊子!看来一个人倒是懦弱无能的好,旁人自然会纵容庇护。为什么同胞兄弟,一母所生,受到的待遇会差那么多?嘿,实在没天理!" ***** 殷仲思与桓允在谢家偏厅里足足候了两个时辰也未获召见。桓蛎先是恭恭敬敬坐着,接着在厅内踱步,最后不耐烦起来,恼道:"急吼吼把人叫来,却又把我们撂在这儿不理不睬!我不等了。我们走,改天再来拜访好了。" "坐下!"殷仲思厉声道:"这件事可大可小,搞不好性命攸关。谢丞相私下请你来问而不是直接瞩人查办,是看你爹的面子,也是你唯一的一次机会。"他叹了口气,唉,扶不起的刘阿斗!什么时候了,还要耍他少爷的脾气。"为了保全性命,得到最好的结果,你就不能忍耐一下吗?"如果不是倒霉,还有那个什么无聊的自责和不忍心,他根本不要管他大少爷的事! 庭院里有人远远望过来,似是主婢二人。她们也在往厅里张望。谈话声虽轻,但殷仲思自幼练武,耳力颇佳,倒也听得一清二楚。 一个声音说:"小姐,偏厅里坐着的是谁?" 小姐说:"一个是桓家的三郎,另一个也许是他的随从。" "他们坐了很久了罢?" "大概在等爹爹。不过前秦符坚意图进犯,爹爹在与人商量军情,只怕腾不出空来接见。" 丫环笑道:"他们耐性倒好。" 小姐轻笑道:"可能有求于人,不得不如此罢。" "小姐,桓家的三郎怎么软趴趴的,象是没饭给他吃。和姑爷可不能比。"那小姐没有回答,只是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丫环的声音又道:"他身边的随从也比他英武有气概得多。"小姐道:"别在这里胡说了,免得被人听见。"两人相偕离去,隐隐约约还能听见那小姐在说:"不过坐在一起,确实象芦苇靠着玉树。" 被人称赞总是难免得意,殷仲思也不例外。他一下子对那小姐评价大好,寻思:"不知这位小姐是不是就是被许给阿蟠的那一位。隔得太远容貌看不清楚。只是身形苗条,远观也俨然一个美人。不过容貌只是细微末节,重要的是她人品绝佳。这样的才女阿蟠还要挑三拣四,未免不识抬举。他决定回去后要好好开导开导他,以免玉珠旁落,悔恨终身。 又过了一个时辰,谢安谈完了军事要务,才传他们进见。 殷仲思心想:谢公是明理之人。宜说之以理,不可哀之以情。 进了大厅,殷仲思立在桓蛎后侧。厅里只谢安一人,面有疲倦之色。仆人上了茶后也退了下去。谢安并不客套,开门见山:"贤侄,我招你来所为何事,想你也清楚。所以我特意屏退左右,不让闲杂人等在场,免得你为难。你看你身后的管家是不是也让他到厅外候着?" 桓蛎惊慌道:"不用。我的事,他,他都知道。" 谢安点点头,不再多言,直接问起这桩案子。桓蛎不敢隐瞒,又叙述了一遍。当然不忘辩明自己是毫不知情,全是下属狐假虎威,肆意妄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