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1 (第1/3页)
第三者(1) “被告及律师最后答辩。传被告华伦。”法警喊道。 “被告上前台宣誓。” “你愿不愿意郑重宣誓,你将要说的证词全是事实,完完全全的事实,绝无虚假。” “愿意。”华伦说。 “说出你的姓名和职业。” “华伦,在镇上开一家电器店。” “你可以坐下。华伦,你今年多大岁数?” “四十六。” “结婚没有?” “结婚二十多年了。” “你住在哪儿?” “新泽西州,刚好在边界上。” “那是在大约五十里外,你是不是每天开车来回跑?” “是的,包括星期六。我每星期来回跑六天。” “你在卫克汉镇开店有多长时间了?” “将近四年。” “你怎么想到在卫克汉镇开店的?” “我父亲去世后,我继承了一点钱,我一直想自己做生意,所以选了半天,终于在这地方开了个店,这是镇上唯一的电器用品商店。” “生意怎么样?” “不错,但不如我预期的那么好。镇上还不能接受一位新来者,如今又出了这…”“是的…唔,现在,华伦,检察官想讨论你送给玛丽的那台电视机,我想把事情搞清楚。我请你指认一下这个标有‘第十六号物证’的电视机,是不是你送给玛丽的?” “是的,先生,它是我送的那台。” “它是什么牌子的?” “什么都不是,先生,它是我自己组装的。” “你自己组装的?” “是的,我想用新的电路试试…你知道,我什么都想试试。” “标签上说是麦克牌的。” “我利用一个旧的电视机壳,因为大小刚好合适,我就把它擦亮,废物利用。” “它大约花了你多少钱?” “时间不算,各种零部件花了我两百元。” “这么说,你实际送给玛丽的,只是价值大约两百元的零件?” “如果你愿意这么说也可以,先生,但我没有考虑到钱,她喜欢,我就给了她。” “她看见你组装吗?” “是的,她经常到店里来,当前面店铺没有顾客的时候,我就到后面办公室组装这个。” “她经常进你的办公室吗?” “唔,我不知道你所说的经常是什么意思。” “每天,或者是一星期两次?” “不是每天,也许两三天一次。” “如果你愿意的话,告诉我们,你什么时候认识玛丽的?” “唔,先生,是她中学毕业那年,她常来店里,买些唱片什么的,你知道,就像一般孩子那样,放学途中顺便进来买。” “后来呢?” “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反正我们聊聊天,很快就产生了信任。 她似乎很成熟,心理上比一般孩子成熟得多,敏感得多。” “她很漂亮吗?” “是的,很漂亮。可是她在学校似乎没有男朋友,她太孤单了。 不久之后,我就发现为什么了,我想我知道她为什么喜欢和我聊天”“我们很乐意了解她的性格,华伦,你愿意不愿意告诉本法庭,她为什么喜欢和你谈话?” “我想在她心目中,我就像父亲或伯父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又一直希望有。” “你是什么意思?”
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你能不能猜出他是谁?或者有没有什么线索?” “法官大人,我抗议。被告律师应该知道,不能要证人影射他人。” “博斯先生,你问得离谱了。”法官说。 “对不起,法官大人,我想证人也许可以提供什么线索。” “那么,重新问你的问题吧!” “华伦,玛丽有没有暗示过,她的情人是谁?” “没有。” “她告诉你怀孕,又从情人那里得到钱,是什么时候的事?” “她遇害前一个月。” “现在,华伦,我知道你明白,这是很重要的,我要你尽可能详尽地把玛丽遇害那天的事告诉法官大人。” “唔,先生,时间是那天下午五点十五分。她打电话给我,那时候她一定是刚下班。” “她打电话给你?” “是的,先生。她说她刚刚打开电视机,调不出图像,问我关门后能不能去看看。通常我是六点关门,所以我说,我会过去检查一下,我想可能只是焊接地方的问题。我知道她非常喜欢那台电视机,因为只要她在家,电视就一直开着,从早开到晚。你知道,她一无所有,以前从来没有收到过别人的礼物。所以,六点十五分我关上店门.拿起工具箱,上车,到大约二十条街外她的公寓。” “你以前去过吗?” “去过几次,都是我关门后顺道送她回家。可是只在送电视机的时候,进去过一次,只有那一次,那次也只待了几分钟。” “那是什么时候?” “一星期前。” “那是你唯一一次进入公寓?” “是的,先生。它不算真正的公寓,只是一栋古老楼房里的一个房间而已,房间对着前面街,进出通过旁边的梯子。” “你见过她的房东吗?” “没有。” “你关门后,便开车到她的住所?” “是的。那时候,外面天色已经黑了,当我到达时,可以看见她的灯亮着,也可以听见电视响着。我敲敲她的门,没人回答,又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回答。我试试门把手,门是开着的。开始我没有看见她,因为沙发挡住了我,首先看到的是电视机,声音像是儿童节目,我想大约是卡通影片,但没有影像——屏幕上什么也没有。” “然后呢?” “我喊她。我以为她到房东那儿去了,或者在浴室,可是没人回答。当我走到房子中间时,发现她躺在沙发前,面部发黑,一动不动。我按按脉搏,发现她已经死了。” “过了多长时间你才报警?” “我不知道,也许十分钟,也许十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