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2页)
第三章 莫朗日—圣—亚威考灿谟 第二天,安德烈·德·圣—亚威很平静,根本不理睬我刚刚度过的那可怕的一夜。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他对我说: 我杀了莫朗日上尉。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个?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沙漠吧。你是那种能够承受这次坦白的压力、并在需要的时候愿意承担其后果的人吗?我也不知道。未来会回答的。目前,只有一件事是确实的,那就是,我重复一遍,我杀了莫朗日上尉。 我杀了他。既然你想让我明确是在什么场合杀的,那请你记住,我不会绞尽脑汁为你编一部小说,也不会遵循自然主义的传统,从我的第一条裤子的布料讲起,或象新天主教派那样,不,我小时候经常作忏悔,而且还很喜欢。我对于无谓的暴露毫无兴趣。我就从我认识莫朗日那时候讲起,你会发现这是很合适的。 首先,我要对你说,尽管这可能有损于我的内心平静和我的名誉,我并不后悔认识了他。总之,我杀害了他,表现出一种相当卑劣的背信弃义,而并不是什么同事关系不好的问题。多亏了他,多亏了他的有关岩洞铭文的学识,我的生活才可能比我的同代人在奥克索纳或别处所过的那种悲惨渺小的生活更有意思。 说过了这些,就来说事实吧。 我是在瓦格拉的阿拉伯局第一次听人说起莫朗日这个姓氏的,那时我是中尉。我应该说,为了这件事,我发的脾气可是够好看的。那时候天下不大太平。摩洛哥素丹的敌意潜伏着。在图瓦特①,这位君主支持我们的敌人的阴谋,对弗拉泰尔斯和弗莱斯卡利②的暗杀就是在这里策划的。这个图瓦特是阴谋、掠夺和背叛的大本营,同时也是无法控制的游牧者的食品供应地。阿尔及利亚的总督,提尔曼、康崩、拉费里埃,都要求占领。国防部长们也心照不宣,有同样的看法…但是,议会行动不力,其原因在英国,在德国,特别在某个《公民权和人权宣言》,宣言规定:造反是最神圣的义务,哪怕造反者是砍我们脑袋的野蛮人。一句话,军事当局束手束脚,只能不声不响地增加南部的驻军,建立新的哨所:此地、贝尔索夫、哈西米亚、麦克马洪要塞、拉勒芒要塞、米里贝尔要塞…然而正如卡斯特里③所说:“用堡控制不了游牧者,掐住肚子才脑控制他们。”所谓肚子,指的是图瓦特绿洲。应该使巴黎的诡辩家们相信夺取图瓦特绿洲的必要性。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展示一幅图画,忠实地反映正在那里策划的反对我们的阴谋。 ①撒哈拉大沙漠中的一个绿洲群。 ②法国探险家。 ③法国殖民军人。 这些阴谋的主要策划者那时是、现在仍然是塞努西教团①,其精神领袖在我们的武力面前被迫将团体的所在地迁至数千里之外,迁至提贝斯蒂省的希莫德鲁。有人想,我说“有人”是出于谦虚,想在他们最喜欢采用的路线上发现他们留下的踪迹:拉特、特马希南、阿杰莫平原和艾因—萨拉赫。你看得出来,至少从特马希南开始,这明显地是杰拉尔·洛尔夫②1864年所走的路线。 我在阿加德斯和比尔玛进行过两次旅行,已经有了一些名气,在阿拉伯局的军官中,被看成是最了解塞努西教团问题的人之一。因此,他们要求我去完成这个新任务。 我指出,更有好处的是一举两得,顺路看看南霍加尔③,以使确信阿西塔朗的图阿雷格人与塞努西教团的关系是否一直象他们一致同意杀害弗拉泰尔斯考察团那个时候那样友好。他们立即认为我说得有理。我最初的路线做了如下变更:到达特马希南以南六百公里的伊格拉谢姆之后,不是取拉特到艾因—萨拉赫那条路直接到达图瓦特绿洲,而应该从穆伊迪尔高原和霍加尔高原中间插过去,直奔西南到锡克—萨拉赫,然后北折,取道苏丹和阿加德斯,到达艾因—萨拉赫。这样,在约二千八百公里的旅程上又加了八百公里,但可以确保对我们的敌人,提贝斯蒂的塞努西教团和霍加尔的图阿雷格人,去图瓦特绿洲的路途进行一番尽可能全面的考留。路上…每个探险者都有他的业余爱好…我可以考察一下艾格雷高原的地质构成,这是个不坏的主意,杜维里埃和其他一些人谈到这个问题时简略得令人绝望。 ①阿尔及利亚人穆罕默德·本·阿里·塞努西于1835年成立的伊斯兰教团体。 ②德国探险家(183—1896),曾横越撒哈拉大沙漠。 ③撒哈拉南部大高原。 我从瓦格拉出发,一切准备就绪。所谓一切,其实没有什么。三头单峰驼;一头我骑,一头我的同伴布—杰玛骑,他是一个忠诚的沙昂巴人,我们一起去过阿伊尔高原,在我熟悉的地方。他并不充当向导,而是给骆驼装卸驮鞍的机器,还有一头驮食物和装饮用水的羊皮袋,袋子都很小,因为停留处的水井足够了,我都细心地标了出来。 有些人作这样的旅行,出发时带上一百名正规士兵,甚至大炮。我呢,我遵循杜尔和勒内·加耶一类人的传统:孤身前往。 正当我处于这种美妙的时刻、与文明世界只有一线相连的时候,部里的一封电报来到了瓦格拉。 电文十分简短:“命令德·圣—亚威中尉推迟行期,直至参加他的考察旅行的莫朗日上尉到达。” 我的心情不止于沮丧。这次旅行是我一个人的主意。你可以想象,为了让上面同意其原则,我克服了多少困难。到头来,正当我兴高彩烈地准备在大沙漠中度过那形影相吊的漫长光阴的时候,他们却给我配上了一个陌生人,更有甚者,还是一位上级! 同事们的安慰更是火上浇油。 他们立即查了《年鉴》,情况如下: 莫朗日(让—玛丽—弗朗索瓦),1881届。具有证书。编外上尉(军事地理局)。 “这就明白了,”一个说“人家给你派个人来,是为了让你火中取栗呀,你该倒霉了。有证书的!好事呀。知道不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