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1/3页)
第十一章 夜凉如水。 莫雁回持灯缓步而行,迈入回廊,遇上迎面而来的慕容义。 “家主。” 她弯身一礼,来人双臂一搀,半途便拦下了她。 “说了不用多礼。” “礼不可废。” 慕容义看她手持灯烛,便知她要去何处“他们兄弟俩都走那么久了,你真要这般等下去?” “矢志不移。”再问多少回,她还是这个答案—— 慕容义顿了顿,欲言又止“你可有想过——” “没。”淡漠无波的嗓,低低吐出。 “你这又是何苦?若你愿意——” “慕容始终都在,无关生死。” 她只唤慕容,无人知晓,她心底那人,究竟是慕容韬,抑或慕容略。 “若家主没其它吩咐,雁回先行一步。” 知她心念坚决,看来是要为那兄弟俩守到死了,慕容义识相地没再说下去。 “去吧。” 她迈步而去,步履坚定不移。 推开空无一人的寝房,照了一室通明,她将灯烛挂妥,回身关妥了门,这才在桌前落坐,低声叹息。 “方纔慕容义所言,你听见了吗?近来,他暗示得越发频繁了,虽没明说,但——” 你还年轻,无论是与慕容韬或慕容略,皆无名分,没必要赔上一生来守。 腹中孩儿,怎么也是我慕容家骨血,我会善待。 若你愿意… 愿意什么?她没让人把话说全,话下之意,已不言自明。 “有时想想,我这人生真是有趣,当初看着家主,拒你于千里之外,如今失去了,才来守着你,不理会慕容义的暗示,这人真糟糕,永远在糟蹋他人心意,会不会,他是下一个你?下一个——让我悔恨莫及、想追也追不回的你?” 想想,又甩头一笑。 这世上如他一般的傻子,哪还会有第二个?这一生她是不会再为谁动心了。 自他走后,已数月有余,刻骨相思,不曾或减。 “孩儿即将临盆,你不想回来看看他吗?”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你要再不回来,我就允了慕容义,让你、让你——”她一顿,狠话没说全,便又弱了气势“我气你的,别当真,可前头那句是认真的,你就算再恼我、不想见我,也回来瞧瞧孩儿,好吗?让我梦你一回,我真的…很想你。” 她抚着大大的肚腹,续喃:“你瞧,我这肚子好像有些过大了,大夫上回来,还担心不知是否能顺利产下…慕容,你会帮我的,对吧?你会护佑我们的孩子平平安安出世…” 再过半月,便是他的冥诞,她左思右想,是否该去再试一次,也许这及这一回会愿意告知他所葬何处。 另一方面,也烦了慕容义愈见激进的暗示,再这么下去,早晚会惹事。 “看来,这儿也不能再待了…”她只想守着平平静静的日子,不欲沾惹是非,这几日她都在忖度着,是不是辞了现任家主,先去一趟铜城,不论有无所获,都不再回来了。 终究是人去楼空了,这大半年来,要缅怀什么也已足够,她想回家乡去,好好将他们的孩子养大,那儿没有利益纠葛,没有战战兢兢的防备与算计,会比慕容庄更适合孩子成长。 仲夏天,过午后仍烈阳灿灿。 男人挑了一篓子菜入内,店头伙计也已见怪不怪,笑着朝他打声招呼,便往里头喊“当家的,你家人来了。” 里头的人正忙着,应了声,没马上露脸,倒是软绵绵的小不点儿率先飞扑而来。 两岁大的娃儿已能走稳,偏生好动,跑得摇摇晃晃,担心她又跌了,男人赶忙三两步迎去,接牢落进臂膀的小东西。 “叔——”甜嫩嫩的嗓,喊得人心头也要酥了。 他一个使劲将娃儿抱高。娃儿顺势要偎上,被他拉出一臂之遥“一身汗臭呢,青青嫌弃不?” 娃儿不依了,凌空踢蹬着脚,伸长小手臂咿咿哑哑抗议“青青香,叔抱——” 他笑了,将娃儿抛高,再一把接牢,惹得小家伙又叫又笑,好生开怀。 赖进男人怀里,娃儿亲亲爱爱地蹭过来再滚过去,很固执地要把他也蹭得香喷喷。 “阿阳,来了。”穆邑尘掀帘而出,瞧见那与女儿玩闹成一团的男人,摇头轻笑“青青,别闹你阿叔。” 男人回过头,淡淡喊上一声:“大哥。” 对于那两张相仿的面孔,旁人早已见怪不怪,只差一个留了残疤,另一个俊美无俦,否则几乎要是一式一样了。 他看了看堆在一旁的竹篓,男人上前来,道:“村子里叔婶要我顺道送过来的青菜水果。” 穆邑尘点点头,他又习惯地掏出袖里一袋物品递来,他没说什么,默默收下,嘱咐道:“今天睡家里,别回村里去了。” “好。”男人话还是不多,但只要他大哥开口,他通常只会说好,不曾反驳过。 “我带青青去市集走走。”小家伙成天待在店里,快闷坏了,见心爱的阿叔来,便知有得玩了,开始不安分。 “待会儿就直接回家去,菜我会差人送回。” 男人点了下头,临跨出门外,后头的人想起什么,又叮咛上一句“别逛太晚,你大嫂熬了汤给你补身,晚些还要一起吃寿面。” 这是当年由舅父家中接回他时,便许下的承诺,只要自己还在世上一日,每年生辰,必为他备上一碗寿面共食,决计不再让他一人孤零零,吃着没人分享的冷寿面。 从回慕容庄至今,除了自己失踪在外的那段时日外,没有一回生辰他们不是一同共度,也约好了无论人事如何变迁,每年今日,必得同聚,他想必是记得,今儿个才特地回家一趟。 他应了一声,人走远了,穆邑尘才收回目光,低头打开小布包,忍不住又是一叹。 伙计一眼望来,看见布包里的碎银子,回道:“你这弟弟挺有心的。” “是有心过头了。” “那还不好吗?”多少人求这样一个知恩感恩的弟弟都求不来,对兄长敬之爱之,一心惦着恩德,勤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