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3/4页)
。谁知他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到了袁明海公司之后,袁明海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行,企业文化,这个东西好,以后我们要多请你们这些行家到企业来指导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 袁明海当场就把公司办公室的人员叫来,安排专人负责:“你们一定要按照这位领导的要求做好,做出我们明海公司的特色亮点,不要怕花钱。只要对公司的发展有好处,有利于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花点钱不怕。”安排好人员之后,袁明海因为陪市政协一位领导,先走了。下午回来后,知道公司办公室的人员没有安排那位股长吃饭,把办公室主任叫来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人家第一次来我们公司,怎么不安排吃顿饭呢?你们到外面办事也得吃饭呀,一顿饭不会把我们吃穷的。今后,你们要学会做生意,要经商发财,首先就得学会请客吃饭。” 袁明海喜欢请人吃饭,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请人喝茶。不过,茶楼不是谁都愿意去的,不像吃饭,请谁谁都去。有的人不喜欢到茶楼里去,嫌那里太安静,没意思。有的人到茶楼里没话说,也不愿意去。所以袁明海碰上合适的人就请他到茶楼喝茶,泡上一壶铁观音,慢慢喝,慢慢聊,茶水越来越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浓,茶水喝进胃里,全化成了感情。 袁明海到了才几分钟,汪传荣就到了。 见他到了,袁明海问:“汪队,喝什么茶?” 汪传荣说:“还是老习惯吧,铁观音,你觉得呢?” “行,那就来一壶铁观音,再来点水果、瓜子之类的点心。” 漂亮的女服务员关上门走后,袁明海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端午节就要到了,公司没去买什么东西。主要是不知买什么好,不知道什么东西才合你的心意。所以表示个意思,麻烦你自己去买一下。” 汪传荣假意推让了一下:“袁总,你太客气了,这样不好吧。” 袁明海看了他一眼:“汪队,这你就见外了,咱们谁跟谁啊,还在乎几块钱吗?只是过节,表示个心意嘛,收下,收下,你就当是给个面子,帮我个忙。” 汪传荣高兴地把红包揣进手中的包里。 两人聊了一会儿,汪传荣起身告辞。 袁明海说:“我就不送了,欢迎有空常来公司坐坐,我这里还有点事,一会儿再走。” 汪传荣刚走,袁明海就打通了储备中心主任陈向阳的电话。“陈主任,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喝杯茶。呵呵,对,对,行,那我在缘聚茶楼等你。” 照样是一个红包,一杯茶。 袁明海在这方面做得极好,市里比较关键的领导,他亲自上门进行问候。几个局室的副职和重要的科长们,他就请他们喝茶或者吃饭,顺便给个红包。对于那些普通的办事人员,他一般是委托给公司的一个人,让他去分发。 钱不是特别多,有的甚至只有两三百元。但是,却起到了大作用,让人觉得在袁明海的心目中还有他的位置,还记得他。其实,对于他们来说,200元钱,根本算不了什么。玩麻将放一炮,有时也不止这个数,甚至是这个数的好几倍。但是,玩麻将时你给他2000元,他也未必记得你的人情。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往在在乎的并不是钱,而是钱背后的东西。 袁明海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花一点小钱,给他积攒了人气,各个办事机构上上下下的人都很给他面子,有时会给他一点点有价值的信息。恰恰是这一点点有价值的信息,让袁明海在竞争中占尽了先机,办了很多大事。 公司的人到机关去办事也特别顺利。即使再忙,机关的工作人员也会说,这位是袁总那里的,我们先帮他办了吧。大伙儿就一起帮着办完再走。有时,正要下班,看到明海公司的人来了,大家都会停下脚步,回到桌子旁把事情帮着办完再走。 “缘聚茶楼”其实是袁明海出资让他侄子袁德龙开的,为的就是有一个好的联系点。招的服务员都是清一色的姑娘,从身材、气质到长相都经过了一定的挑选。工资也比别的茶楼要高出200元左右。茶楼的装修古色古香、淡雅相宜,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加上姑娘们一个个如花似玉,看上去赏心悦目,有色心有色胆的男人喜欢到这里来跟姑娘们开开玩笑,适度地说几句话调调情;有色心没色胆的男人喜欢到这里来饱饱眼福,让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在这里更加躁动。所以茶楼的生意出奇的好。 袁明海说:“德龙,你好好经营这个茶楼。打理好了,把本钱还给我,利润归你自己。我不要一分钱,就当是我这个做叔叔的为你找了份工作。”袁德龙也算是精明,里里外外管理得井井有条,待人接物也十分到位。碰上重要的客人,他总要礼节性地上来热情地打声招呼,散支烟。一来可以多认识一些人,二来让客人感受到一种受尊重的感觉。袁明海有时也特意介绍一些重要的客人给他。 “毛局长,这是我侄子袁德龙。德龙,你过来给毛局长泡壶碧螺春,记住了,以后毛局长来了,就泡上好的碧螺春。” “叔,我记住了。” “德龙,过来,这是房管局的刘局长,以后在生意场上还少不了要请刘局长栽培,你去泡一壶云南普洱茶过来。” 袁德龙一一记住了客人们的职务、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