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卷尾声 (第2/4页)
打击,孙中山仍然踌躇满志,一方面宣布重新启用“兴中会”地名字,一方面则与亲信与日本教官团商议将来的计划。表面上革命党众人与日本派遣而来的人员相安无事。但内心涌动的波涛却是难以平息地。 11月29日,在兵变的第二天,船只在台湾*岸,准备补充煤水后继续前行。 借着这个机会。很多从没踏足台湾的革命党人上岸。 整洁的街道、宽敞的设施,似乎经过20年的改造,原本极为落后的台湾已经脱胎换骨。 但是,细心的革命党注意道,在秩序井然的背后,却是当地土人地极度贫穷与落后,所有先进的设施,原来只是给在此地的日本籍居民享受的。中国人不但要为这些设施付出更高的代价,而且在使用中被严格限定不得与日本人发生冲突。 革命党人发现。在一处酒楼,明明是几个中国商人先定下地雅座,但几个日本狼人硬要享受,胡诌是他们他们先来的,逼迫中国人让位。整个酒楼的用餐人为之一空。让位之后,几个饱餐一顿的日本人根本就没有付钱地意思,只是扬长而去,留下敢怒不敢言的老板…这几个若是放在东京街头。那恐怕是革命党人连交道都不愿意打地社会渣滓。 这难道不是民族压迫么?所有人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革命党领袖一直在宣称要推翻国内的民族压迫。可国内的民族压迫是什么?经过改良之后,除了满城,满人还有什么与汉人相异?还有什么凌驾与汉人之上的特权?联想到南洋殖民者和土著对华人地压迫,那才是真正地民族压迫。问题是,这样的民族压迫不去破解反而要去破除国内现在已不太突出、并且在逐步改善地“民族压迫”? 许多人第一次对琼州之行产生了疑虑和焦躁。领袖们不免长吁短叹。但也无能为力。 补给完之后回到船上,随行的日本教官还在喋喋不休地吹嘘着“大日本帝国对台湾的改造”甚至公开叫嚣“夺取琼州之后,大日本帝国会将其改造成另一个台湾!” 原来,这才是他们的目的,很多人心里如有一团火在烧,愤懑之情喷薄而出。 当天夜里,两派人马终于动了手,从口角、手脚发展到枪械,甚至还用上了炸弹… 在孙中山等人的竭力调停下,这场械斗以双方各付出2条性命为代价而收场,但是不和的种子却已经根深蒂固地种下了,更要命的是,炸弹的气狼没有炸死人,却炸松了船舷链接处的铆钉… 耽搁了整整一天之后轮船才重新出发,不幸却遇上了从吕宋洋面席卷而来的台风。 本来,如果没有这一天的耽搁是完全可以避开风暴的,但现在却恰好挡在了台风的必经之路上。 在那个漆黑的夜晚,12级的风力吹倒了桅杆,吹开了那已经摇摇欲坠的铆钉… 琼州梦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当新一天的太阳重新升起时,200个英魂已经伴随着他们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领袖而长眠海底! 经过山东防御战的胜利和改良立宪的辛劳,皇帝终于扭转了中华面临的国运。 虽然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由于与日本暂时解除了冲突状态,帝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作品独家,。。!各种工矿业随着大战期间列强对华经济压迫的减轻而得到长足发展,而且,由于山东之战的舆论,民间对于廉价倾销的日货始终报以抵制的态度。 国货热潮悄然兴起,从面粉、棉纱、纺织、煤炭、钢铁、机械等行业开始,所有的民族产业都出现了井喷的势头。 在政治上,得益于9年预备立宪的完成,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完成了改革,地方政府虽然依旧强势,但因为有地方议会的制约与监督,官员的不法行为降低了许多,而构成地方议会的主体又是在此次经济大发展中强壮起来的民族资本家,通过经济手段与政治机会的结合,中国成功地出现了一批精英分子…当然,绝大多数都是汉族。 在民族关系上。虽然满人被取消了特权,但也从此释放出了原本被压抑着的生产力…毕竟,纨绔到底、无所事事地不肖子孙只是少数,很多人借着经济东风而成为自食其力者。个别的抓住契机,利用各种各样的关系和方便成为了大资本家…虽然他们资本积聚的过程不无猫腻,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已经无伤大雅。对于贵族,皇帝将从前动用皇室经费兴办地产业用股份的方式予以发放俸禄,用红利替代了国家经费开支,斩断了国家的最后一个财政出血口。虽然,有看不清形势的贵族将股票变卖后购置了土地,但大多数人还是挡住了诱惑,摇身成为大宗产业股份持有者。甚至有些人还动用其余积蓄添置了股份。 有了股份之后,这些贵族对于国营企业的态度便端正了许多,再也不是原本官办企业时那种奢靡浪费、贪污行贿的弊端…因为,浪费掉的每一分钱中都有你自己的股份,而且。你还要接受别的有股份之人地监督,行为不得不收敛。由于大多数贵族不会管理,新兴的职业经理人粉墨登场…当然大多数人也是汉族。为了确保自己的收益和利益,这些股东是不会对职业经理人太过指手画脚的。毕竟搞砸了企业就是搞砸了自己的饭碗。 在众议院中,很多议员要么出身自有产业。要么出身职业经理人阶层,而在弼德院中,担任议员地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