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_第77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回 (第2/3页)

盛维拍桌子,怒喝道:“死丫头闭嘴!胡扯什么!许在这儿便是不当了!”

    书兰缩回脖子,不说话了。

    长梧满肚子苦水,含糊道:“爹娘有所不知,们武官讲就是富贵险中求,将士拼命哪有不冒险!平乱虽凶险,可比起北疆西凉那种苦寒之地,如今这阵仗已是最便宜了。”

    盛维不禁犹豫了,太平年月能在军中升官大多是权爵子弟,像盛家这样在军中没什么根基,如此确是大好机会,且武官和文官不样,文官做到七老八十背弯眼花,还可以老骥伏枥,可武官吃是身体饭,若到六十岁还没能混上个都统,那就…

    自从几日前得知荆王作乱之后,长梧立刻往金陵打探消息,知道中原腹地带已是兵荒马乱,长梧心急难耐要返京效力,盛维和李氏吓魂飞魄散,长松和文氏也道劝阻,还找了盛老太太来压阵,当然,书兰明兰和小长栋也浑水摸鱼溜来了。

    盛维家里气氛比较温暖和睦,且规矩也没官宦人家那么重,儿女在父母面前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如兰扯后腿,没有墨兰说风凉话,也没有王氏猜忌,明兰对着盛维夫妇反倒更敢说话。

    李氏还在苦劝,不愿长梧去;长梧被母亲缠不行,无奈道:“娘,不知道!京城繁华,凡是能在京畿重地卫戍部队里当个官半职,都是权爵子弟;还是靠着叔父走动,才谋得差事,后来‘申辰之乱’中侥幸立了点儿小劳,才能升任把总,到地方卫所上,也能当个指挥佥事了。娘,可知道,若实打实在边关苦熬,没个十年八年,能成吗?!”

    李氏结巴了,为难看着在座家人,最后冲着盛维大声道:“他爹,倒是说话呀!”

    盛维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知说什么,他眼光从家人脸上扫过去,李氏,长松,文氏,书兰…他们面色或有困惑,或有为难,盛维眼光转,上首端坐是盛老太太,旁是明兰和小长栋。

    盛维朝盛老太太拱手,恭敬道:“婶婶见多识广,吃盐比们吃饭还多,侄儿请婶婶指教。”盛老太太看了眼长梧,心里也犹豫着,摆摆手,缓缓道:“个妇道人家,如何知道军大事;要是兄弟和柏哥儿两个在,兴许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盛维忍不住瞄了明兰眼,回头又瞧了瞧长梧,长梧知道父亲意思,父亲不便说话自然儿子来说,便道:“明meimei,觉着呢?”

    明兰直低头站在盛老太太身边,听了这句话,很谦虚回道:“这般大事,大伯和哥哥们做主便是,祖母伯父伯母在上,个小女子如何知道。”

    盛维温和道:“侄女儿,就说说吧;们姐妹几个,小时候是与柏哥儿道读书,那庄先生学问那般好,也说说。”

    盛维经商二十余年,于官商经济之道颇为精通,官场上派系,世家之间脉络,他也能说个二来,可于这军大事,他真是摸不着边了,刚才要不是明兰那连串明确犀利问题,他还未必能明白外头局势厉害。

    这不能怪他,这时代没有初中高中历史必修课,更没有铺天盖地网络历史军事普及贴,信息闭塞古代,他个商人和几个内宅妇人哪里知道这些。

    明兰见盛老太太朝自己微微颔首,踯躅走出来几步,想了想,才道:“梧二哥哥意思明兰知道,怕失了这为报效机会。可二哥哥想想,此去京城,必然途径皖,苏,豫,鲁和晋这几地,而这几处地方,如今怕是兵乱四起了,那些个蟊贼山匪自不会闲着,没准也瞅机会出来发把财。二哥哥如今身边没有人马,了不起带上些家丁乡勇,可这未必够呀。”

    李氏听了连连点头,连声道:“明姐儿说好!梧哥儿,娘就是怕这个!”

    长梧试问道:“若布衣乔装,随百姓路轻骑小路而去呢,未必会遇上祸事?”

    明兰点头道:“这也有可能。”李氏脸色骤变,长梧倒有几分欣喜,谁知明兰下句就是:“可二哥哥怎么知道定能报效成呢?”

    长梧不解。

    明兰朝中间黄铜大暖炉又走近几步,好让身子暖些,微笑道:“前头北疆作乱,后头荆王就举了反旗,也不知是荆王伺机而动呢,还是随机应变,不过如今反军意北上,靠就是‘快’字,只消皖,苏,豫,鲁和晋五地都无甚阻碍,若能趁着京畿空虚,等举拿下皇城,改天换日,这事儿便成了大半。”

    皇帝对这个跋扈五哥早看不顺眼了,连着削了荆王好几项特权,不能开煤矿了,不能铸钱币了,还要消减年俸,缩编府兵;荆王心存反意久已。

    再说阴暗些,再阴谋论些,再匪夷所思些,搞不好北疆变乱就是皇帝自作鱼饵,不过明兰觉得是自己无厘头军史小说看多了,这世上没几个脑抽风皇帝敢拿军队来做阴谋诡计。

    李氏嘴唇发白,惊惧道:“那…荆王能成事?”

    明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