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梦之都 (第3/6页)
,只能喝一口。” “这个时代有制定未定成禁止喝酒的法令吗?” “就算没有制定,酒精对未成年人也不见得好,来,这杯给我。” “哇!真是只给一口,小气鬼!” 刻意作态不满嚷着的白龙王其实是比较热衷满桌的美食。他拿筷子夹菜的动作就跟“呼云之龙,啸风之虎”这个比喻一模一样,其速度之快、气势之强能够赢得安国镇面店快吃大王封号当之无愧。 “喂、你是不懂得要留一点给我啊?” 察察情况不妙的青龙王搁下酒杯,随即抄起筷子参战。占据了整个大盘子的肥美鲤鱼,眨眼之间只剩下鱼骨。 酒足饭饱之余走出酒楼,趁着大伯不注意偷吃剩菜的鼠精也在白龙王的怀里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替负责看守的四仙在路边摊买齐了火腿跟鱼干,两人先回旅馆一趟。 寄宿的客房位于一楼尽头,很容易遭到盗贼侵入,但是遭逢危急情节也能即时从窗口逃脱。这是一间上好的客房,地上铺着石板,有两张床、一张四角桌、二张椅子,还附有一个可以收纳随身行李的大型衣橱。中国到了宋代已经发展出使用座椅的生活方式,直到唐代为止席地而坐的习惯已不复见。 “各位久等了,我们带吃的回来了。” 一听到白龙王的声音,四位立刻迎上前。原本以为它们会大为欣喜,岂料它们摇尾的姿势不但虚应了事,就连望向白龙王的目光也冷淡许多。 一面将放在地板的火腿包装纸摊开,青龙王注意到四仙的反应,于是在兄长的要求之下,白龙王对四仙询问数句便立刻明白个中原委。 “我们只带灰仙出门,其他四仙有点闹别扭。” “原来如此,这也难怪。不过以你们这个模样要带你们走在开封城里似乎有点困难,你们真的很想出门吗?” 四仙不约而同点点头,满怀着期望直盯青龙王不放。 “我明白我明白,你们的请求并不为过。那么灰仙保持原状,其他四仙就仙身成人类,你们应该有能力做到不露出破绽的程度吧。” 那时在名为安国镇的小地方面店里所发生的全部经过,青龙王都一清二楚。柳仙也就是蛇精适时化身成人类,没有发生纰漏地顺利完成任务。见到四仙再度一齐点头,白龙王摇着手说道: “我没兴趣看你们变身的过程。我会转向这一边,等你们变身完毕再叫我一声。” 青龙王跟白龙王把买来的开封街道图平铺在桌上,官府、寺庙、道观以及旅馆、酒楼等等显眼的建筑都印上不同颜色的记号,在找出十个左右的道观位置的同时,身后传来“小的变身完毕!”的声音,两位龙王便回过头。 四道影像必恭必敬地伫立着,的确是人类的外形,也穿着人类的服装…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影响,在白龙王眼中看来,胡仙长得跟变成人形的狐狸一样,柳仙长得跟蛇一样,白仙长得跟刺猬一样,黄仙长得跟黄鼠狼一样。一旦在半路撞见具有些许灵力的道士或者拥有一点法力的和尚,真面目岂不是当下就被识破了吗? “唔嗯,该怎么说呢?你们是不是应该多修练几年仙术比较好?” “你不要太苛求它们。” “可是大哥,这五仙是不是想得太天真了,要是它们的真面目被识破,到时引起sao动该怎么办?” “不管什么样的sao动都比不上你捅出的娄子严重,既然把它们带到这里,就应该让它们见识一下开封才对。” 于是表面上是六个人加上一只动物——其实没有一个是人类——看起来行迹可疑的一行人鱼贯步出旅馆。旅馆的店员见状不禁侧着头纳闷:那间客房有住那么多人吗?这时外头通报从建康城载运大批行李的船只已经靠岸,他们闻言立刻急急忙忙赶往运河。假如寄住的客人人数出了问题,只要加收额外的住宿费就行了。 化身人形的一行人目标首先直指大名鼎鼎的大相国寺庙宇,由于走在热闹的街道上,不一会儿就被各式各样的商人与表演者的声音所包围。 仔细一瞧,原来是“乌龟叠塔”的好戏已经上场。 七只黑色乌龟配合着大鼓的节奏陆续出现,七只大小截然不同。大鼓继续敲着,小乌龟爬上大乌龟的身上,更小的乌龟继续往上爬到小乌龟身上,七只乌龟精彩地叠成了一座七层塔。 观众一同响起掌声,铜钱不断抛出,当中还夹杂着银子。 “啊,这边是青蛙的杂耍表演。” 化为人形的四仙尾随在白龙王身后一同观赏表演。 然而这项杂耍一直无法成功,青蛙们惊慌地缩成一团连动都不敢动,它们的视线全部集中在白仙身上。据说白仙——也就是刺猬精具有消除青蛙、蟾蜍的邪气或毒性的力量,察觉此点的青龙王马上催促着胞弟与五仙,趁着人们尚未起疑之前立刻离去。 Ⅲ 此处有座与大相国寺的巍峨庙宇相比之下显得黯然失色,外表毫不起眼的道观,门上扁额写着“永福观”只有名称听起来比较喜气而已。 “大哥,我觉得这个地方大概很难找得到人。” “可是‘气’的感觉并不差,不,不仅如此,来到开封之后,我头一次感受到这么上乘的‘气’,里头应该住了仙术相当高明的大师。” 熟知王伞圣咒的大师并非说找就能轻易找到,第一步就是从看得到的地方找起。青龙王暗自思忖,一面绕过老旧的影壁。所谓影壁就是为了防范只能直行前进的妖魔,与大门平行兴建的障壁。 白龙王以侦察为名目,带着四仙走在前头。怀里藏着鼠精的青龙王则安步当车,不久便见到白龙王小跑步折回来。 “听黄仙跟白仙异口同声说,庙里好像来了一个年轻貌美的花冠。” “哦,年轻貌美啊。” 花冠又作道姑,指的是女道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