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第7/7页)
的地位,根本无足轻重,而日月同盟之败,根本是所揽非人,争权夺利,自相攻伐,为识者不齿而所致,不过知道了白东岳就是白泰官师叔的化身,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 白玉霜道:“白东岳的势力何等庞大,他嫉恨令师甘四兄,必欲除之以后快,因为能认出他的人,只有令师,令师一日不死,他从不敢公开现身,这些年来,他始终只能在京师暗中策划,甚至于无法在一流宗里担任宗主,也是为了令师,一流宗的大势目前已有六成cao之在他的手里,他谋取令师的心也日切,可是令师每当有急,总是有人预先通知了他,或是有人突地拯援。” 徐明道:“不错,家师对此感到很不解,那些人都是从来不认识的。” 白玉霜一叹道:“他认识的人一半是白泰官控制中,另一半不会知道白素官的行动,人都是由我这儿遣出的,而我则是得到了王爷的密示。” 寿亲王道:“我也是奉到了圣上的密旨,事实上我救的人并不止令师而已,还有很多义师的中坚以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圣上指示下保全了。” 杜云青道:“老伯,小侄有个疑问,朝廷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寿亲王笑道:“问得好,我的回答也很坦率,大半为公,小半为私,为公的理由是这些人在一般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们如若遭害,必将激起民间之怨愤,再有人从中兴风作狼,不难掀起民变,此为朝廷所不乐见者;相信也是你们所不愿引起的。” 杜徐等人点点头,寿亲王道:为私则是用以制内,告诉那些跋扈的王公大臣,天下虽定,人心未归,要他们行事居朝,都得小心一点,对于汉人尤须注意即使在朝中,满臣与汉臣有所争执时,圣上对汉人多少有点偏袒,那些受压抑的满臣心有不服时,圣上也好有个理由压住他们,这样才有使国柞永固,满汉廷臣合作无间。” 他见到杜云青与徐明脸上都有异色,乃笑道:“二位贤侄,我要求你们帮助,好像也是在帮朝廷的忙,你们心里多少有点不自在,对吗?” 杜云青道:“老伯说的是。” 寿亲王道:“你们应该有这种想法,否则你们就是是非不明之徒,不值得我敬重了,不过我仍是要求你们,因为我们放眼远,乃在天下安宁,民生安定,看起来似乎在帮清朝以永有天下而使汉人永无复鼎之日,其实不然,这对大清而言,还是个更大的危机。” 杜云青与徐明同时道:“请老伯指教。” 寿亲王道:“本朝虽有天下,但汉满人口之比,约为十与一,就以打架而言,一个人打十个人,仍可以力而克之,如若十万人打一万人,或是以百万之众,克十万之师则cao绝对之胜算了,因此天下太平,则滋息日繁,满汉多寡之比,其差距越大,满人增一分实力,汉人增十分实力,这个道理虽三岁孩童都会明白的;所以天下太平,则满人渐耽于安乐,所保的优势越来越低,元代就是一个例子,蒙古人以雷霆之雄师,傲视宇内,才几十年就遽然而亡,就是被汉人以庞大的人力吞掉的;所以本朝入鼎之后,先以高压,继之以怀柔,已经在讨好汉人了,假如你们汉人做了皇帝,就不会这样讨好百姓了。” 杜云青道:“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任何人做皇帝如果不以民为重,都是不久的。” 寿亲王笑道:“这就是了、一个讨好老百姓的皇帝,绝不是坏皇帝事实上不是我夸口,本朝康雍二位先帝在政之时的治绩,除却唐初贞观一人外,无可与比,今上承二先帝之余泽,步法圣祖.乱无由生。” 杜云青无法不承认,寿亲王道:“所以令上此举,因为子孙计,也是汉人留了个机会,后世子孙若贤,没人推得倒,子孙若不肖,则不攻自匾,若明室之亡,若非乱由己生,本朝说什么也挤不过的,所以根本不必为后世计,大家都是为在世之日克尽厥职,圣上所求者为定,各位所求者为安,都是为生民计,对吗?” 杜云青想了一下道:“多谢老伯明教.其实小侄等本就在这么做也,只是没有想到还有这么深的道理而且。” 寿王爷又是一叹道:“圣上的江山很稳,像玉龙寺的人,以及白泰官他们,也只是想掌权而已,并不想据龙座,但是圣上体会到民生疾苦,就不能容许这些特权人的存在,因为权与仁,与公平,都是无法并存的,圣上也不是对付不了他们,但是不愿意公开对付他们,因为他们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群人,如果他们知道朝廷有产除他们的意见,一定会拼死以求自保,与其把他们迫入绝境,流落江湖而掀起祸乱,倒不如把他们安在朝廷里而用江湖的力量去除掉他们。” “不侄等明白。” 寿亲王一叹道:“明白就好,朝廷也不愿意乱找人,如果求之非人,结果更糟.轻泄机密.托之以一班有野心企图的人,借机会代之而立,是以羊易牛,也与事无补,所以圣上虽然把这个理想告诉了我,要我留心着,却一直很难物色到理想的人。” 白玉霜道:“云青,你是我向王爷推荐的,而蓉格格自己找到了你,可以说是我们的看法完全相同,我知道这个要求对你很过份,但我也不想置身事外,我把寒星门的人交给你,包括我自己在内。” 寿亲王道:“我没办法交给你们多少人,因为我的立场不同,但是我交出了我的女儿,杜贤侄,这能使你相信吗?” 杜云青兼然道:“老伯,小侄如果不相信,今天也不会登门了。” 寿亲王轻叹一声道:“我原是舍不得的,因为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已经是亲王了,不想做皇帝的话,富贵已到极点,又无儿孙继,我担负这些责任,作这么大的牺牲,能有什么贪图呢?但我们父女都咬着牙担了下来,没有别的原因,也是为了与各位一样,善尽此心,不负此生而已,话都说明了,你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了,我不是江湖人,但是我相信我的所作所为,并不逊于你们这些江湖侠客,在这一点上,我自信问心无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