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2/13页)
上,我的工作范围缩窄了,会变得轻松。其实不然。 在行政架构上层的人,用脑思考全盘计划的时间多,真正动手去处理营运反而少。 如今不同了,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拟定好了的业务推广计划,不是分派各人执行,而是要调转头来请示上司,获批准后,由自己切实逐步推行。后者的功夫是琐碎而劳累的!在把业务拓展的理想进行过程中,发生的架床叠屋事件十分多。 遍纳起来,不外乎是为了有那个信心的问题症结在。 从前,在章氏,只要有自信就行了。 如今,在顺风,除了自信心要加倍,作为据理力争、贯彻笃行的基础与勇气之外,还要别人对我有信心。 所谓别人包括老板与下属。 这是很艰难的一关,为了要闯过去,弄得人疲累不已。 焦启仁并非太难相处,然,也许是他年纪大了一点点的缘故,作风甚是保守,跟我的进取性格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比方说,这最近,我在欧陆旅游航线上,得到一个新系列的酒店支援,愿以较便宜的价格,把房租予顺风。 可惜,焦启仁在聆听了好消息之后,反应并不热烈,且甚踌躇。 第44节 我怪异地问道:“焦先生,价钱相宜得很,我们这一行竞争激烈,开源很困难,倒不如在节流上下功夫。” “楚翘,你的进取,我很欣赏。我的顾虑是省下了钱,会不会把服务牺牲掉?” 我很直觉地大声答说:“当然不会。” 上任以来,几时我有做过一件半件对客户不起的事? 稍稍有气在心头,连语调都变得不友善。 从前,章德鉴绝对不会如此怀疑我。 然而,从前等于过去。 我怎么又忘了? 现今老板开声问清楚来龙去脉,是合情合理的,我干么连这份容忍与谅解也不予对方?那真是我的不是了。 于是,慌忙微低着头,解释道:“不用担心质素,这间新系列的酒店订房部经理是跟我相熟的。” 我当然也不会贸贸然地冒险去以货就价。只为这洋鬼子朋友给新酒店系列挖角,于是立即联络商场上的旧相识,争取生意额。 苞他有多年的相处,有一定的信心之外,在商言商,当然趁此机会顺便压一压价。 辛苦周旋一番,费尽了唇舌,把旅行团的酒店价讲停当了,回头不但没有赞赏,且还受到阻力。心里的难过,怕要忍不住溢于言表。 焦启仁不是个暴躁的老板,他很温和地答:“让我考虑一下吧!” 一句“事不宜迟”卡在我的喉咙上,就是出不了口。 唯其对方态度不是恶劣,我更发作不得。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内,正正看到书桌上盖着“急件”字样的传真信件。 我取过来一看,真是欲哭无泪。 不就是那洋朋友的最后通牒,请我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答复,否则,房价就不能维持原议,且会被别的旅行社捷足先登了。 从来未试过为公司争取到一项肯定利益,还会有此际遇。 我几次伸手抓紧了电话筒,想给章氏摇蚌电话。 肥水不流别人田,提这个辛苦商议得来的好合约,送回章氏去吧? 然,怎么好意思如此藕断丝连? 又如何向章氏的旧同事,甚至是章德鉴解释,顺风不答应签的合同,转介绍给他们呢? 终而,我还是气馁地放弃了。 等足了将近一天,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一点都不夸大,那种心心不忿、哑子吃黄连的翳苦,填塞我整个人。 我不住问自己,要不要再催促焦启仁一次? 总应该尽人事,才听天命吧! 我叩了焦启仁的门,道明来意之后,对方依然笑眯眯地答:“楚翘,你太心急了,须知道财不入急家之门,我说得对不对?” 对,对极了。 答案无懈可击,只为他是老板。 为什么每个人一涉足江湖,就拼命争夺权利?就因为权倾天下之时,不会再有人拂逆你的意见,大可为所欲为。 单是这份舒坦,就已价值连城。 我无奈地走回办公室去,亲笔写了一封道歉信,传真至伦敦去给那位洋朋友。 按动传真号码时,手在抖。 实在难过、实在舍不得、实在输得莫名其妙。 今次辛苦央求回来的甜头尝不到,并非要害,只是经此一役,再求那洋友人什么,就真免开尊口了。 多少年月,多少心机,才培养出的一段商务交情与关系,一下子葬送掉,损失之惨重,不是能征惯战的人们所能体会,所会惋惜。 在部门的业务会议上,我打醒十二分精神去主持。 这天,我们谈及导游的回佣问题。 顺风一向采取只眼开只眼闭的态度。名义上,由顺风旅行社率领旅游客去光顾的精品店或工厂,游客购物总值,会有个回扣退归公司所有。 然而,有些导游就是因为顺风的监管不严,干脆借着各种借口,把人客带到别些他们可以有极好回佣的店铺去,无形中,就是把公司的既得利益剥削掉。 我实实在在地认为此风不可长。 于是跟同事们商议,必须把主权扣紧一点,以维护公司盈利。着令主任级的同事,把条例重新给那些带队的职员讲清楚。 我的意见讲得明明白白后,全场鸦雀无声。 气氛的怪异,令我不安。于是问:“有人有异议吗?” 不可能有异议吧?若以公司的盈利为大前提,我倒想不出重申这道训令有何不妥了。 “如果你们以沉默表示支持,那就请切实执行,我们这就可以散会了。” 终于,负责编派导游的一位叫戴襄的主任,开腔道:“阮小姐,我们顺风的情况,或许跟你从前的那家公司的运作有一点区别。” “可以告诉我吗?我们当然乐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是这样的。”戴襄年纪比我大,皮肤黝黑,又经常的一脸油污似,并不是一副讨好相,女同事尤其对他不怎么样。 “俗话所谓:开得正没有木。我们一向没有雇用不到导游的问题,也只是我们在回佣方面,略为采用半明半暗的放任政策。” “这就等于说,顺风是以回扣去贴补导游的收入,是吗?” 我这句话实则是明知故问,不是我真的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