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_第八章童年记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童年记忆 (第2/3页)

此间还有过这层交情,最后做了乡绅的同窗,还是命人将佃户同窗家里仅有的耕牛牵走了。

    这看上去让文定觉得讽刺的一幕,之后仔细想来,却又是合之情乎于理的。每个人要养活自己,要养活家人,都得有自己的谋生求存之道。自己的两位同窗早已是将自己溶入了新的地位身分之中,不再是自己印象里那只会耍闹的孩童了,若还是当年的孩童,这番举措自然是不对,可在成年人之间,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而以物抵债,即使是上衙门也不会是别的结果。

    道理是不错,只不过文定每想于此,总是感到浑身不舒服。是以残酷的现实让他惟有将那些往昔的记忆,牢牢的嵌印在心灵的深处,成为他美好的追忆。

    看着眼前小扁一干伙伴的无忧无虑,不由得让文定感慨不已。成熟便代表着背离,背离那儿时的纯真,背离那记忆里的欢笑。

    小扁也望见了文定,昨夜一吃完晚饭,他便窜进他们的房子,来和陆仲简聊天,也就和文定他们认识了。只见他一路从上面跑下来叫道:‘柳大哥,你也是上山来摘草的吗?’

    ‘摘草?’文定不明所以的说道:‘我只是上山来随便走走逛逛的。小扁你刚才是说摘什么草呀?’

    小扁道:‘就是与你和陆爷爷一同来的一位jiejie呀!罢才我还看到她就在山上摘草来着,后来好像又翻过山顶到山那边去了。’

    停顿了一会,他忽然又记起什么,道:‘对了,那位jiejie和其他人不一样,脸上蒙了一块白色的布。’

    文定恍然想到,燕小姐昨夜说过要上山采葯,以除掉她与北坤身上的余毒,小扁口中的摘草,自然就是她在采葯了。

    告别了小扁后,不知怎的文定忽然想去山顶处看看燕小姐采葯的情景,他还寻找了好几条理由说服自己,什么燕小姐有毒伤在身呀!什么山路崎岖多一个人自也会多一分机会,什么正是她挺身而出,才让自己等人免于危难,这时受伤了,自己不去帮忙岂不是太不像话了?

    总之,到后来想着想着,他渐渐觉得若不去帮她一把,自己都快成为千古罪人了,这才心满意足的放下顾忌,欣喜的往山上攀爬,将杨括与他查找洞口的约定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站在山顶,文定能望见那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的竹林,虽然在里面待了一日有余,可直到此刻置身于其外,才算是见到其整个轮廓,也正是因为置身于其外,才有此闲情观赏其姿态。

    刘老宅前的那一片松竹林,在文定的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一幕,置身在幽静的竹林里,人的心境也能随之沉静下来。而眼前的竹林则可算得上是一片青竹的海洋,数之不尽的青竹,纵眼望去也难以见到边际,而那一株株的青竹就如同是海中的水滴般,微风扫过更是激起一股股的波纹。

    正俯视远处的文定,正巧见着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一道人影在光滑如镜面般的峭壁上飞升,那白色的英姿是如此的熟悉,文定吓的不轻,却不敢大声的叫唤,生恐她一时分神失足落下,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那道丽影徐徐升至悬崖之顶,随手摘下一棵火红的小草,转瞬又飞到文定面前。

    此刻文定方敢出声道:‘燕小姐,你真是把在下给吓死了,那么高的悬崖,又没有立锥之地,你上那去做甚?若有三长两短可如何了得。’

    若不是身上的余毒,这点程度的悬崖又有何所惧,燕小姐一扬手中火红的小草,语气中略带些欣喜道:‘有了这棵火龙草,那余毒即可除尽。’

    文定打量着燕小姐手中那棵火龙草,除了透体通红外,和随地可见的小草也无明显区别,不由得问道:‘燕小姐,这株火龙草有何奇妙功效,还得你冒如此风险去采摘?’

    许是采齐了所需的草葯,是故与往日的一潭静水相比,燕小姐今日的心情看来也显得格外轻松,并未立即为文定解说,反而是饶有兴趣的问道:‘这葯引在葯方子中的功用,柳掌柜了解多少呢?’

    文定想不到燕小姐竟还会出题考验自己,惊讶之余也倍感一份欣喜。好在学堂里的先生除了要教他们苦读圣贤之书外,琴、棋¢、画、医、卜、星相这些种类繁多的杂项,多少也略微涉及,虽谈不上精通如平常大夫般诊脉开方,但这些浅显的大意,还是难不倒文定的。

    他斟酌了片刻后道:‘葯引在汤葯里甚为重要,或用作主辅葯,或为佐使葯,或为了护胃、矫味,或为了解除些许葯毒,葯剂中用以葯引实能提高葯效,有益于病患的早日康复。’

    这说法虽不至于不失圭撮,倒也是十分详尽了,燕小姐说道:‘熬制解毒汤葯的诸味葯材皆是稀松平常之物,妾身早已全数采得,而这株火龙草实则是一味葯引。火龙草生长在高山之颠,终日吸收烈日的曝晒,若无此葯引,这副汤葯的功效虽也不差,可治愈的时间却要再耗费一月有余,有了它后,便只需七八日即可安然无恙。’

    ‘说到葯引,柳某倒是听某人说过一则笑话,也不知是杜撰还是实有其事。’

    燕小姐问道:‘葯已采完,反正时间还早,柳掌柜不妨说来听听。’

    难得燕小姐今日兴致如此之好,文定自然不会拒绝,说道:‘说是有位大夫擅长诊治病人的“心病。”一次,有位百姓上门求医,说是他与妻子原本相亲相爱,偶因小事发生了些口角,妻子颇感委屈而怏怏不乐,数日来不吃不喝,终于病倒而卧床不起。’

    ‘大夫听完陈诉后,即嘱这百姓在河滩拣一块鹅卵石,交待他将这石头放在锅里煮,待煮软后作为葯引使用。并嘱他煮石时要不断加水,且不可离人。这位百姓遵照他的嘱咐,日夜不断地熬煮卵石,连着数日下来,人也累瘦了,眼也熬红了,但他记住大夫的嘱咐,仍旧不间断地煮石。’

    ‘他娘子见此情景,不禁化怨为乐,转怒为喜,下床主动代相公看火煮石,并嘱他再去问问大夫,这卵石为何煮不软。那百姓向大夫询问后,大夫笑着告诉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