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1/2页)
第十三章 明、后日,第一只窑烧的瓶便能出窑,成与不成就看这几日,唐文禹沉重的叹了口气。 窑场上下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而一手主导的他更是片刻不能松懈。 “二爷,王府派人求见!” 唐文禹挑了下眉。王府派人来? “叫他进来。”他依然专注于修坯的动作,分心的说了声。 姚华被请了进来,不过才到门口,便已先跪下。 唐文禹眼角瞄到了她的动作,立刻放下手上的刀,转身面对她,注意到她一身素衣、一脸哀感,心不由得一紧“出了什么事?” “是福晋…禀二爷,福晋仙逝了!” 她的话像是一道雷,打得唐文禹一脸愕然。他的大嫂怎么会…他立刻上前一把拉起姚华“什么时候的事?” “约五日前的夜里,福晋咳了一大口血,就跟老福晋死前一个样,昏了过去就没再醒来,天亮时,就已经没了气息。”姚华哽咽的回答“王爷派奴婢来禀告二爷一声,要二爷能在福晋行丧礼前回府。这是王爷要小的带来给二爷的家书。” 唐文禹呆愣的坐在椅上,没料到事情会如此转变。 “二爷,”姚华擦着不断掉下的眼泪“你要节哀!” 唐文禹收拾了情绪,微颤的打开兄长所写的家书。 大哥并不催他回府,只要他在行丧前回去便成。 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弟弟既然点头答应出手相助郎窑,一定得将事情完成才会离开,所以他也体贴的不给予压力。 “三天后,”唐文禹心情沉重的做下决定“起程回府。” “是!”姚华点头,抬头看着他,轻声问道:“二爷,看你的气色…丹药可有按时服用?” 唐文禹随意回应当作回答,他抬起头看着同样一脸苍白的宁心。 顺着他的目光,姚华这才注意到一旁角落有道熟悉的身影,她的眼睛因为震惊而大睁。 “她是巧儿。”唐文禹淡淡的说。“郎大人救起她,她失了一切记忆,什么都记不得了。” 失忆?姚华仔细打量着不发一言的巧儿,注意到她在桌下那只握着画笔的手握得死紧,明白她并非如表面一般无动于衷,她肯定,她绝不可能失忆。 唐文禹闭了下眼,大嫂的过世来得太突然,他起身,缓缓走到了宁心的面前。 “这对瓶,”他深邃的眸子温柔的紧锁在她细心雕绘的瓷瓶上。“看来是送不出去了。” 她静静的看着他,他虽然没有多说,但是眼底的伤痛已说明一切,在她还不知该如何反应前,他已经转过身,大步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她不由得怔忡出神。 想要跟上去,但最终只能硬生生的坐在原位,看着眼前的瓷瓶,她的玉容惨淡,想起了福晋,她满怀悲伤。 现在她是该或不该继续画下去呢? 天还未亮,宁心拿着馒头,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目光看着通往唐文禹房里的小径,已经过了他早该出现的时辰。 她已经好几日没在这里等他,他们心头都明白了某些事,也都下意识的躲着彼此。 但在乍闻福晋死讯时,他脸上的苍白令她无法释怀,还听说夜里他似乎因为太过伤悲而晕了过去,更令她不安。 小径上出现了一道身影,不过不是唐文禹,而是姚华。 宁心坐在石头上,没有离开,只是静静的看着对方走近。 姚华最后站定在她面前。 她不言语,只是抬头看着她。 “姑娘,”姚华有礼的开口“借问灶房在何处?” 她没有回答,只是起身,走向灶房的方向。 姚华也没说话,跟在她身后。 灶房里厨娘才正要起火,小丫头则在外头打水。 “我是二爷的贴身丫鬟,二爷身子有些不舒服,怕是染了风寒,所以今日二爷的早膳就由我来准备。”一进灶房,姚华便开了口。 厨娘点头,也不敢有异议“我去外头拿些柴火,马上便好。巧儿,若不忙的话,可以帮大婶把这些菜给挑了吗?” 宁心点点头,坐下来挑菜。 姚华看着灶房里的食材,拿了些自己所需要的,想要熬锅粥给唐文禹。 “二爷怎么了?” 姚华听到身后响起的声音微惊,她转身看着一脸平静的巧儿“方才是你在问我?” “这里就你和我,不是我问你会是谁问你?” 姚华静静的看着她“没错,这里就你和我,所以咱们就别演了吧,格格。” 宁心没有答腔,动作流畅的继续挑着菜。 姚华走了过去,跪了下来“格格吉祥!” “我说过,我们之间从来就无须有这些大礼。”宁心叹了口气“起来吧!” 姚华站起身,立在一旁,打量着一脸平静的她“格格…” “别再叫我格格,我从来就不是个格格。”她脸上有着讽刺的微笑“我叫巧儿,以后也只是巧儿。” 姚华不解的摇着头,看着她一身的粗布衣裳,那样子比她这个当丫鬟的还不如。“为什么?” “我只是不想再受人摆布过日子。若不当格格,就可以不用回京随意嫁给一个男人,糊里糊涂过一生,那我情愿不要当格格。”她淡淡的开口。 她没说出口的是,她此生已断了嫁人的念头,因为她的心已经给了一个男人,纵使此生无缘,她也无法忘怀,所以她不想接受安排去嫁给这世上任何一个男人,而这里不会有人逼她嫁人,她也能有个安稳、温饱的生活。 她抬头望着姚华“爷还未成亲?” 姚华老实的点头“是。” 她的眼底闪过一丝光亮“水柔姑娘呢?” 姚华微敛下眼,撒了个谎“格格离府回京没多久,福晋便染了不知名的怪病,王爷派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