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6·双雄罢兵_第二十八章派阀初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派阀初露 (第2/4页)

结果反而自己把这条路给封死了。”

    曾吕利哧哧笑了,此前的对话都是无心之谈,只有最后一句才干真万确。通过三成以讨好利休,绝非妙计。利休与三成关系不佳,作为利休的后辈茶人,宗安竟连这一点都不知晓。

    “新左,对我而言,可不是说笑!”

    “那是当然,但是,是谁造出这个谣来的?”

    “定是茶友之间传出的。”

    “说这些话的,竟是些风雅之人?”

    “因此,要求你助我一臂之力,帮我弄清楚究竟在哪里得罪了众人。关白大人若果真如谣传所说,就必须得让阿吟离去了。”

    “宗安先生,你便是为此事专程来堺港?”

    “也顺便探望舍弟。”

    “令弟病得怎样?”

    宗安摇摇头,不悦道:“成了寡妇再离开就无味了,定要趁人未死时走啊!”曾吕利不由得烦躁起来,他慌忙移开视线。这像矢志行风流之道的人说出的话吗?如此居心叵测,难怪利休居士不喜,关白也小视他。真是一个千方百计伪装自己的可怜虫!想亲近利休,就图谋娶阿吟,被拒绝,无奈之下又转求阿吟嫁给其弟。其弟夫妇已生了两个孩子,却在这个时刻谋划要他们离散。其心可诛!

    曾吕利遂道:“宗安先生,难道说,令弟已无痊愈之望了?”

    宗安点点头,眼里毫无痛心之意。

    “阿吟定甚悲痛。”

    “不知。可是,那些人怎能企图把阿吟送给关白大人?”

    “是谁在谋划此事?”

    “谣言说是利休居士和蕉庵先生…”

    “你恐…”曾吕利是想说宗安大错,可看到他满脸严肃,只好噤口不语。

    “新左先生,请你做证人。”

    “证人?”

    “恐怕不等关白大人自九州回来,舍弟就会去世,可是,在他去世之前,宗安要阿吟和他散去。”

    “为何要做这样的证人?”

    “就算那是谣言,可她也是关白大人看中的女人,关白还有可能收她为妾。所以,要趁舍弟死前,让他们散去。”

    “要我向大人证明此事?”

    “有一天我自会报答先生。”

    “唔。”曾吕利沉吟着。

    宗安烦躁不安:“新左!石田大人等关白大人身边之人,对堺港人印象不佳,你可知?”

    “哦?有这种事?”

    “这对堺港人而言甚是不幸!无论知何,他们都是关白茶室中人。若让五奉行不满,前途堪忧啊!”“先生这话若让居士听到,他会怎样想?”

    “正因如此,才会坏事啊!人唯收敛才不致受伤,树大招风啊!”曾吕利不禁拍额吐舌,堺港竟有这种人!现在,堺港人自诩为日本的眼睛与窗户。不过,他们当然还没自大到认为这世上不再需要武力和权力。这可以说是从信长时代以来,堺港人的另一次严格反省与进步。他们领悟到,堺港要独立,不贪利,协调武力和权力,以图长存。

    堺港人基于此念,支持秀吉,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秀吉。可是宗安的做法却截然不同,他已承受不了秀吉的压力,沦为可悲的奴隶,只想巴结天下人,以出人头地,否则怎会设计让阿吟在丈夫死前离去?

    “新左,这有何大惊小怪的?”

    “你怎知居士和蕉庵先生想把阿吟送到关白大人身边?”

    “难道是无中生有了?”

    “是!据在下知,绝无此事!何况,居士和蕉庵先生亦不会那般卑劣。”

    “新左,此言差矣。”

    “你是听大人亲口说的吗?这是关键。若真如你所说,关白大人岂不成了好逞威风之人?可能利休居士劝他找女人,不过是说笑,以此来表现自己性情平和罢了。”

    船已经拉起帆,开始逆流而上。

    可是,曾吕利一旦开口,就会忘情,情绪也激愤起来,当然不会意识到船的开动和随之而来的晚风。他慨然道:“请恕我直言,你如此行事,实令人不齿!”

    “新左?”

    “哼!若让阿吟与夫离散,关白大人不会欢喜,居士、蕉庵也都必动怒。你和他们的器量,怎可同日而语!”

    “你怎如此说话?”

    “忠言逆耳啊!”“那么,我问你,当初我要娶阿吟,居士为何拒绝?”

    “你太过锋芒毕露了。换言之,居士看穿了你的阴谋,绝非因要把阿吟送给关白大人,才拒绝你。”说罢,曾吕利自己也觉得话说得有些过分了。

    宗安瞪着眼,颤抖着向曾吕利挥拳打来。曾吕利嘿嘿笑着,低头躲过,道:“忠言逆耳,我是为你着想,才把话说得难听了些。”

    “不必你cao心!我自有我的想法。”

    “嘿嘿…唔!还请心平气和一点。”

    “我要把你所言一字不漏禀告关白大人,请大人裁决。”

    “悉听尊便!”

    “看看大人是认为你说得对,还是把我为濒死舍弟所做的一切,看成是手足情深。”

    曾吕利冷笑:“这么说,你是要我好看?”

    “何出此言?”

    “那便是我误会了。嘿嘿,但万代屋先生恐逃脱不了阿谀之名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