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3/3页)
与项羽柔的二度谈判,她怕啊。 她好怕啊!同为女性,她看得出这一次项羽柔约谈左亦斯的目的,只是为了复合。 而她也清楚,如果左亦斯和项羽柔,这对俊男美女真的复合了,她那颗为了倒追左亦斯,而改造的超合金加太空陶磁铸成,万用不坏百变金钢级的超级心脏,不会在第一时间内打回原形,再度变回少女玻璃心,且瞬间碎得满地。 巫舞知道,自己还不够坚强,才刚安装上的超强心脏仍处于适应期,可能还无法负荷太冲击性打击的第一手消息,所以她扁扁嘴,鸵鸟地选择逃开。 她悄悄退出杜鹃花丛中,然后从其他方向撤离。 她宁可等候结果出炉后,从他人口中得到结果,再决定自己该怎么办,也不敢躲在一旁,听候最直接的命运判决。 对峙期间,项羽柔不开口,而左亦斯也无话可说。 诡异的气氛在寂静的空气中流动,充斥在每一个角落,最后,项羽柔再也忍耐不住,她放低高傲的姿态率先开口说话。 “你,没什么话要说的吗?”她问的还是那一句相似的活语,只是这一次,已无先前凌人的气势,反而掺入些许的苦涩。 在她的认知里,她都已经先低头让步了,难道左亦斯就不能也跟着退一步吗? 然而左亦斯依旧无言。 说什么?相同的问题在上一次两人决裂时,她也曾这么问过,而他真的不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她想听见的答案? 所以这一次他还是没有答案,只能选择沉默以对。 而他的沉默无语,亦如同上一次的结果,又一次激怒高傲的项羽柔。 “左亦斯——”她的嗓音不自觉的拔高数度“你究竟要我怎么样?”他已经成功的逼得高傲的她先低头开口了,还不够吗? 项羽柔逼问着左亦斯,也同样的问着自己,为什么至今她还是不忍心舍弃这段感情? 他的沉默与不解风情,已不是第一次惹得她怒火勃发、委屈难过,项羽柔不懂,为什么他永远学不会体贴、温柔? 为什么他不能将她摆在最优先的位置?难道她的条件不够好吗?为什么左亦斯永远做不到以她为重心? 沉默半晌,在项羽柔明显的怨怼与不满的眼神下,左亦斯缓缓开口“我不明白,你究竟要我回答什么?” “不明白?!”她瞠目以对。 身为她的未婚夫,对她在感情上执着追求的目标,左亦斯竟只能回以一句“不明白”? 他究竟有没有关心过她真正的需求? “你到底知不知道?上一次,我为什么会气得不顾形象甩你巴掌?又是为了什么拔下订婚戒指,甩还给你?我放下我所有的傲气,透过这样激烈的抗争,你到底知不知道我希望你看到我对你的期望是什么?。”项羽柔声嘶力遏的呐喊着。 “为什么身为我的未婚夫,你永远看不到我的需求?以及对你的期望?为什么?” 她真的不明白,为何在家世、学历、相貌乃至于人品才学各方面,皆堪能与她相配的左亦斯,唯独在这一点达不到她的要求? “为什么你就这么自私?这么冷漠?从来就不肯花一点心思在我身上,我是你的未婚妻啊!为什么连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你都做不到?为什么你从不肯主动关心我?体会我的想法,主动了解我的需求,而是等我的不满累积到忍无可忍的地步!” 她觉得他让她无比委屈、难过、伤心… 她觉得自己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了他,她甚至放下她的傲气,打破自己的惯例主动开口,化解两人之间冷战的僵局。 她做得真的已经够多了,而她的让步也已退到最极限,为什么他就不能将心比心,同样替她没身处地的想一想呢? 当委屈的泪水漫上眼眶,项羽柔缓缓背过身,骄傲如她,即使在声嘶力遏的控诉中,仍不愿亦不想让他看到她卑屈落泪的一面。 然而两人虽然是面对面,近在咫尺,且面临着相同的一件事,但并不代表项羽柔的感觉如此,左亦斯的想法也必须一致。 咫尺天涯。面对项羽柔的指责,她的委屈控诉,左亦斯心头最先浮现的竟是这一句话。 从项羽柔身上,他似乎看到过去的他,而一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恍然觉悟,过去他犯下了多么严重的错误。 过去,从父母的婚姻上,他学到了一件事——谈恋爱是场徒耗精神、力气,却没有任何实质助益的游戏。 轰轰烈烈恋爱一场之后,很多以分离做为结束。 相爱的两人,并不一定能够相处。相反的,只要两个背景、观念、所学相似的陌生人,反而能相处愉快。 所以对婚姻、对人生伴侣的选择上,他直觉将两人各方面客观条件罗列,并入选择的原因之一。 这样他追求的目标明确,所以左亦斯总能找到拥有相同理念,彼此适合的对象,与之交往、订婚。 但也因为两人的关系,纯粹只建立在对对方的需求上,他们看到的,只有对方外在的条件,也只看到自己的需求,却从来没有人想过,除了外在条件以外,他、她所追的目标,是否是自己可以或愿意提供的答案? 就如同项羽柔呐喊着他不重视她、不关心她,他对她又何尝没有半点的埋怨? 原来…他和她,都是自私的人啊! 两个不懂付出,只看到自己需求的人在一起,当然维持不了多久,也难怪过去他的订婚期永远等不到结婚的时刻,即宣告破灭。 而他,因为在巫舞身上看到了真诚的关怀,他终于看见自己的缺失,看到自己过去失败的理由。 “羽柔。”想清这一切,左亦斯慎重的开口。 仔细想过后,他发现导致今日她对他哭诉、埋怨的最大原因在于他和她的认知问,存在着一项很大、很严重的差距。 “我想有一些事,你我必须冷静坐下来,正视彼此的问题,以及我和你之间对事情认知上的差异。” 因为他也看到两人认知上的差距,已衍生出一桩很严重的误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