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万雷惊落 (第2/5页)
家康的脸色甚不平静,眼角堆积了许多皱纹,脸上似也有些浮肿。 “辛苦了。来,到这边来。”家康通常和人坐得甚远,连忠辉的生母茶阿局也是远远地候着。“其实,昨夜,上野介大人先你一步到了。” 这在又有卫门预料之中,他默默无语。 “真是让人头疼啊。你有什么想法?” “将军今日恐会派人去大久保府上搜查。” “这么说,将军着恼了?” “是。” “将军都知道了?” “是。故又引起了另外一个大误会。” “误会,从何说起?” “将军命大久保相模守面见,被相模守推拒了。据在下看,自从儿子去世后,相模守身心俱疲,这已是事实。然而将军身边的人不这么看。” “他们怎么看?” “他们认为,相模守有反心。” “反心?”家康声音尖利,吓了又右卫门一跳。然后,家康又压低了声音,道:“又右卫门,真让人头疼啊。上野介言外之意是等我裁断。” “言外之意?大人的意思是…” “是在责怪我啊,我太宠信长安了。不,因为我只顾自己安稳,未作最后的努力,他的眼神在责备我。” 又有卫门沉默,此事可不能随随便便作答。 家康又道:“捕役们已经去了?” “是。长安的女婿服部正重亲口说长安牟私。” “那就没办法了。不过,牟私只是金银方面的事吧?” “不,不仅如此。从长安藏匿金银的地板下;发现了一份奇怪的联名状,抄本已送到了将军手中。” 真迹便在家康手中,宗矩虽心里清楚,但家康什么也没说,他也只能这般禀报。 家康的嘴唇果然一下子失去了血色,他似还不知有抄本一事。他苍白的双唇剧烈颤抖着,脸上的表情甚是可怕。 从未见过家康这般模样,又右卫门感到全身寒毛直坚。 过了许久,家康还是脸色阴沉,一言不发。他在想些什么,又右卫门很难猜测。 “又右卫门,”家康发呆了约莫一刻钟,终于重新开口,声音颇为疲惫“是我疏忽了,被钻了空子,我还不够老到…” “大人…” “对于世事,我还是太松懈了,唉!这个责任不可推卸。” 又有卫门全然不知家康究竟想说什么,这不过几句牢sao,但他到底打算怎么办,如何承担责任? “把大久保长安的遗族抓起来,世间也会怀疑这是不是因为长安谋反?如此一来,自然激起惊涛骇狼。” “是。在下也这般想。” “但若说大久保相模守有反心,就会扰乱我德川氏啊。” “是。” “大久保一族几代人效忠德川。现追随大久保者众多,才会有他族和本多父子不和的传言。” 柳生又右卫门注意到家康眼中终于现出了一丝光芒,只听他沉声道:“还有啊,知子莫如亲,将军已经看过联名状了,这必会给他心中带去极大的震憾!” 又右卫门不言,不过他非常清楚家康这话的意思。将军秀忠无论何时都不会背叛父亲,然而又有卫门深深怀疑,秀忠的孝行是否会被世间接受?先前,秀忠完全听从父亲吩咐,坚决支持父亲,对父亲的信任和感情坚如磐石,掺不进半丝怀疑。然而,倘若他知父亲的权威竟是可以动摇的,必会大感灰心。那时,兄弟忠辉便会变成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家康坎坷一生,怎不知人心之苦?怎不老泪纵横? 柳生又右卫门不忍再看家康。直到两日前,家康还绝对想象不到,他到了这般年纪,一直尚称安定的家族中,竟然出现如此巨大的裂缝。 “对长安的处理就听凭将军裁定吧。你说呢?”家康怃然道。 “是。不过重臣们都已知道了,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 “忠辉和相模守也许真会不利于将军。唉,处置完长安的遗族后,我欲去一趟江户。你说呢,又右卫门?” 柳生又右卫门平生还是首次见到这般没了自信的家康。 又右卫门知道,最近家康特意从川越的喜多院把天海上人请来,表面说是要学习天台宗佛法,其实是为了详细询问幕府对皇宫应持怎样的态度。 此时,天海已由权僧正升为正僧正,被赐予昆沙门堂,深为皇室所重。听取了天海的意见后,家康决定除为天皇奉上一万石,还为后宫奉上两千石;他还就如何永保皇基安泰,与天海进行了密谈。 当时,家康定认为德川内部一切安稳,欲为国家尽最后一份力。然而,后院却不那般稳固。乱世的混乱无序虽然得以克服,到了太平时代,却会不断滋生出新的问题,其中偌多问题仅凭家康的经验无法处理。但若家康尚为此感到迷茫,天下走势将会如何? 想到这里,柳生又右卫门感到背上生起一阵寒意。这绝非只是家康和秀忠的问题。一直充任将军老师、担当修正之任的柳生宗矩,也遇到了莫大的难题。 “又右卫门,我好似被五柄利刃围住了。”家康突然道“本以为已然天下太平了,可安安心心闭眼呢。” “五柄利刃?” “萧墙之祸、洋教,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狼人、大坂城,最后,便是我的年纪。” 柳生又右卫门无法回答。他未想到,家中内乱和年龄竟让家康如此苦涩。“大人的意思,再年轻些的话…” “是啊!我再年轻些,大久保相模守和本多父子就不敢争斗了。他们二人的对立,被认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