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_第三十一章以剑止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以剑止杀 (第2/4页)

中,竟无一个世所公认的本多父子一派的人,也无对将军秀忠和大御所忠心耿耿者。柳生右卫门清楚其中含义:因为这些人颇为保守,对“卑门富贵”的长安的夸夸其谈颇为不屑。长安也知道逮些,才不和他们接近。

    然而世间风评对此却巧妙地加以演绎。若本多父子看到联名状,必会道:“长安这厮定是要寻隙图谋不轨…”这样的联名状,只会让人如此联想。

    “正重,这是抄本,在下可否看看原件?”又有卫门卷起联名状,点出了自己最关心的事。

    “原件不在此地,已交与骏府的本多上野介大人。”正重若无其事回答。“已交到骏府了?”

    又右卫门之前的不安变成了现实。

    正重仍是淡淡回答道:“柳生先生,希望您体谅。像这等会引起sao乱的东两,在下想还是莫要留在自家手中了,尤其在下还是女婿…”

    “正重,这份抄本真未给别人看过?”

    服部正重仍是静静地摇头“我等既是将军的家臣…”

    “这么说,将军已知?”

    “总之,原件送去了骏府,抄本送到了将军大人手中,除此之外并无外泄。”

    宗矩突然重重叹息了一声:来迟了!

    送去骏府的那份,想必已稳妥地交到了大御所手中。大御所定已严令正纯,在决断之前,不得对任何人泄露。然而,一旦抄本到了江户,事情便会发生重大变化。秀忠性情耿介,肯定认为要把东西交给父亲派来辅佐他的本多正信和土井利胜,一起商量…重臣们商议后,必要“听大御所的吩咐”便会从江户派使者赶赴骏府。此后的家康公,便再也无法回护于人了。

    然而此时正重想的,却是别的事情,他道:“我带先生去一处隐秘的地方。那里有会让先生吃惊的东西。”

    “吃惊的东西?”

    “是金库。在下吓了一跳——地板下有黄金。”

    “晤。”

    “在下相信先生是受大御所大人差遣而来,才会将牟私之事逐一汇报,回到江户后,在下更会小心谨慎…”

    现在连正重也用了“牟私”二字,却未觉得任何不妥。这实不怨他薄情,对他而言,此事实在太重大、太复杂,他担当不起。

    “不。”又右卫门严肃地打断了正重“我本是吊唁而来,事情到了这一步,便不得不让你待在此地,直到一切水落石出。”

    “先生的意思…”

    “我先去江户,把你们的苦衷禀报将军,然后赶往骏府…即使如此,还是恐有大乱啊!”正重似乎又想起什么,问了一个更是惊心的问题:“柳生先生,万一畿内近畿的洋教徒一窝蜂涌进大坂城求救,如何是好?”

    柳生又右卫门不太明白服部正重为何总是想到大坂。长安的正室乃是热心的洋教信徒。也许被她所感,藤十郎之妻、外记之妻、长安长女也都成为虔诚的教徒,现今八王子竟成为散居全国的教徒秘密圣地之一。教徒们以为,只要和八王子联络,就不会遭到像秀吉公时那样的迫害了,这自然是希望依靠长安的势力保全他们,几乎不切实际。男教徒们和客居前田氏的高山右近大夫及小西如安保持密切往来,女教徒们则事事依赖八王子,和此处来往频繁。

    服部正重对此一清二楚。故当他得知长安身故,便意识到近畿教徒会因心生恐惧而涌入大坂城寻求庇护,可又右卫门不明内情。

    “服部大人,你为何总是提起大坂?”

    “南蛮人和红毛人的不合,由于石见守先前的努力,终有所缓和,然而现在这大堤轰然倒塌了。”服部正重抿嘴苦笑“真是可叹,石见守对女人非同寻常的狂热,把大久保一族女人都变成了虔诚的教徒。这些女人的信奉,先前乃是能抑制教徒暴乱的大堤。”

    “这些鄙人倒从未听说过。这般说,大久保石见守一去,大堤便倒塌了,教徒便会生乱?”

    “是。”

    “我更不明白了…”又有卫门有些激切,却不往下说。他想了想,觉得还是莫要在此逼问为好。但事情当然不能就此算了。大久保长安在洋教徒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若是因为长安枉法牟私而处罚他的遗族,将会导致何样的后果?只怕洋教徒会误以为此乃三浦按针的阴谋,借此发起更大的乱事。服部正重似未考虑到这一步。

    “服部大人,你已经调查过教徒们寄给这家女人的书简了?”

    “是,在下把那些书函和联名状一起送到将军处了。”

    正重的行事,居然一件一件都与又有卫门的意思背道而驰!

    “鄙人还有一两事要问大人,然后就去江户。”又有卫门努力用若无其事的口气道“大人这么快就把女人们的书函交给了将军,是否为了自保?”

    “是…事情不是在下能掌控的。”服部正重脸色苍白。

    “哦。”又右卫门之前一直相信正重未参与长安的牟私,这下得到确认,便又换了个话题“大人不觉得伊达陆奥守能帮上忙吗?陆奥守甚至为了帮索德罗,陪石见守一起去领内呢。”

    “不敢存望。”

    “为何?”

    “那联名状上并无伊达大人的名讳。这说明,石见守从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