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一期一会 (第1/4页)
第二十七章 一期一会 角仓与市来拜望本阿弥光悦,并非只是为了通风报信。 与市心中想的是:为了发展与海外的交易,必须维持国内太平,否则,旧教国家便会利用大坂,谋划挽回颓势。 与市甚至还说出了对策——迅速将丰臣秀赖赶出大坂,粉碎不轨之徒的妄念! “你想让我做什么?”在与市临走之前,光悦问道。 与市高声笑了“这才像先生!哈哈,背负家国重任的是大御所大人,非角仓与市。” 光悦终于明白与市为何而来了——他想让光悦去骏府见大御所。若非如此,他何苦在此以这等言语相激? 光悦一脸疑惑送走了与市,回到房里,默默拿起常庆茶碗。他无心欣赏茶碗,只管用手摩挲着碗底,目光定定。 先前,从京城和大坂到堺港来的大商家多为秀吉公的人,只有茶屋和光悦从一开始就追随德川家康。但他们一直坚信,保证其生意兴隆的人仍是秀吉公。后来有了朱印船,日本开始和海外各国做生意,一切都在快速变化,大商家拨拉算盘珠的方式,似也在义理、喜好和利益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然而,光悦万万没想到,商家口中居然会说出要把太阁遗孤从大坂城赶将出去之言! 看到了如此残酷的现实,光悦不禁心生怜悯,同时生出几许厌世之感。他站起身,从多宝格里又拿出两个茶碗把它们和面前的常庆茶碗并排放在一起。他按照第一代长次郎,第二代常庆,以及年轻的第三代道人的顺序,把茶碗排成一行,静静地看着。 “连茶碗都能体现出时世的变化啊。”光悦叹道。 长次郎工艺淳朴厚重,胎体圆润沉稳,这种风格在第三代道人的活计中已见不到了。相反,道人的茶碗纹理清晰,造型洗练,光泽鲜艳… 正在此时,母亲进来,说阿蜜来了。 “哦,先生果然为风雅之人,是欲开茶会?”阿蜜跟在妙秀身后进来,立刻被道人的茶碗吸引住了。阿蜜为纳屋第三代,后生技术果然最易入她的眼。 光悦默默留下道人茶碗,又将其他两只收回盒中,道:“给你上杯茶吧?” “多谢。好久未喝先生的茶了。” “阿蜜,你多大了?” “呵呵,阿蜜已忘记年龄了。” “是我思虑不周。我拜托你做的事太过了。”光悦一边说话一边取下茶叶罐的盖子“不过,若我不拜托你些事情,你和茶屋之间便会更加疏远。唉,我也就是安慰自己。” “先生…” “事情帮我问清楚了?” “是。长崎火烧葡国船一事,火星子似溅到骏府去了。” “哦?”“茶屋雇的人已把事情都查清楚了。那人和我一路乘船到伏见。” “哦。” “煽风点火的似乎就是大久保石见守。” “趁大御所不在骏府的时候?”光悦静静搅动着茶刷子,不动声色。 “是。大御所已回到骏府,有马修理大夫也坐船去了骏府,说不定已到了。” “这般说,事情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 “不过,点火之人绝不会被火烧着,这也是那眼线的意思。” “哦。”光悦将煮好的茶放到阿蜜面前,重新坐直。 “先生,有一种说法,叫一期一会?” “乃利休居士喜欢的言辞。” 阿蜜津津有味啜着荼,赞道:“好茶!”她施了一礼,脸色却忽地变了,一字一句道:“阿幸,似已不在人世了。” “阿幸?她…” “只是石见守未被火燎到。这火点得真够谨慎。” “阿蜜姑娘,此事要保密啊!”“是。舞台搭在高高的溪谷上,绳子断了,人都掉进了万丈深渊,但奇怪的是,尸身却未寻到多少。”阿蜜尽量说得若无其事些。 “哦。这么说来,那个小盒子真是阿幸的遗物了。”光悦把茶碗推到一边,露出怃然的神色。 阿蜜听着茶釜里的水声,换了个话题:“一期一会…不管时势如何变化,人生总是变幻莫测啊。” 光悦不答。 阿蜜的意思若是说不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时期,人终归有一死,那可不能随便点头赞同。人生确实变幻莫测,不过,死在战场和死在床铺上可不能混为一谈。 然而阿蜜似在想另外一事。“有时候,我亦觉得越来越不明白。”她平静道“不明白人,也不明白自己。我觉得,人好像为了活下去,必须让他人受苦,必须得杀了别人…” “那可不行!”光悦大声打断了她“自己要活下去,也要让别人活下去,没有这样的智慧,就算不得人。” “先生相信人真有那般智慧吗?若有,为何大久保石见守把阿幸…”阿蜜刚想说“杀”又觉得此字不妥,遂生生把话咽回肚子里,垂下眼帘。 光悦笑了,脸上却是一副哭相。阿蜜的疑惑狠狠刺痛了他。 “也许人生确如阿蜜姑娘所言,必须牺牲他人。” “那牺牲太过巨大,我没法真正恨石见守。我虽明白,不憎恨恶人世间便难有晴日…” 光悦又慌忙使劲摆摆手,道:“那可不行,姑娘要是这般想,人恐怕都要变成无间地狱里的鬼了。”说着,光悦又给自己取茶。他欲一边听阿蜜倾诉,一边把事情打听得更详尽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