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四少华痛苦伤心美女求郎君 (第2/13页)
凶猛,而且每一拳都是向易这身上要害招呼。易达一连闪避了他好几招,见他发招凌厉威猛,似是拚命,不像是试招,不再避让挨打,也发招攻击。 拳来掌去,打得很猛烈。 老叫化看得莫名其妙,见他们一老一少拼命相搏,大喝一声,道:“住手!”挺身上来,站在两人的中间,双掌左右开弓,将两人逼开。 侧脸注视穷书生,问道:“你和易世侄结有什么仇恨?” 穷书生道:“父债子还,我接了他父亲的拳头、耳光,当然向他儿子索还。” 老叫化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穷书生答道:“小时候,他父亲和我一同在西山学馆读书,两人睡一张床,他父亲从小会武功,动不动就揍我。我不会武功,不说打他不过,连避都避不开?不是鼻子被他打出血来,就是嘴巴被他打歪。” 老叫化笑道:“原来如此,老叫化感觉老易那时揍你的拳头,还是太轻了一些?” 穷书生眼睛眨了眨,问道:“老叫化,你怎么知道?” 老叫化道:“老易当时揍得你很重,你今日的武功就非三脚猫的把式,只会鼻子喷气,喷气吓不跑对方,只好逃。” 穷书生笑笑道:“你说得对。老易若把我揍得狠些,我一定记恨在心,非把武功学好狠狠的报复他,因为不重,只好得过且过,不以为仇了。” 易达听了忍不住噗哧一笑。 穷书生赐道:“小子,你笑我的武功不及你的老子吗?见面我就狠狠和他打一架,看看先倒在地上求饶。” 易达连连作揖,道:“怨晚辈放肆。只觉得老前辈心田磊落,忍不住失笑。” 穷书生道:“你老子那时学了武功,读书却笨得像牛。背诵书,对对子,却没有一次不挨老师的教训。不是前脑长角,就是后脑生包。你老子‘独角牛’的绰号,就是接老师的教训得来的你感觉为你老子光荣吗?” 老叫化笑道:“你损他的老子就当面损是了,为什么又损他的儿子呢?” 穷书生道:“他老子的笑话多哩!简直把同窗的肠子就笑断了,背也笑驼了。一天晚饭后,我和他出去散步,一块指路碑上刻着,‘泰山敢当’。他念:‘泰川右取堂’,老师教他背诵论语:他将,曾子曰,涌成:曹子曰,卿大夫诵成乡大夫还有季康子读作李麻子,…总之,天天有他的笑语。” 易达笑道:“晚辈也听家父说过。家父早年志在武功,读书只是应景,天南念成地北,没有一天不挨先生打,让同学笑。” 穷书生笑道:“你这孩子倒比令尊聪明,你这么一说,有更大的笑语我也不便再说了。见了你这位世侄与你老子当年的摸接差不多。回忆起小时同窗往事,有恨也有其可趣,刚才的触发,请世侄不要放在心里。” 易达笑道:“小侄不敢,以后还请世叔多指教。” 穷书生道:“你快去瞧瞧吧。” 易达循着兵刃交锋传来的声音,展开身形扑过去,见二弟和四妹分开两对厮杀。 大姐和史姑娘却相对坐在一株树下交谈,赶忙提高声音叫道:“三弟,四妹,快住手!” 胡少华和郭姑娘既有深厚的青梅竹马情感,虽然离别十凡年,互相爱慕之情,没有因长时间的分别而消失。 但是也有各自猜忌之心,有情必有猜忌,猜忌是男女情感的产物。在长久的分别中,各有不同的遭遇。一旦见了面,又不能面对拥抱细述,喜悦化成猜忌,由猜忌变怨恨。可是情丝牢牢地系佐两人的心,情丝是无形之物,剪不断,解不掉。 胡少华被陷害的无法见人,更不敢面对小时的情人细诉别后衷情。 而郭姑娘呢?日夜盼望的是想着胡少华那张白皙带红润,俊俏的脸和有情的眼神。所以一碰面,就要揭胡少华的面罩。 这是胡少华最忌的,除了师父师姐看过他的脸外,没有第三人看过。 他不是故作神秘,而是不能以面目见人。 郭姑娘不了解小时候的情人别后的悲痛遭遇,胡少华也没有勇气将悲痛经过,一五一十的坦白告诉小时有婚约默契的郭姑娘。在情不得已之下,只有以武力拒绝郭姑娘的心愿。 胡少华听得二哥的呼叫声,猛力击出一掌,逼退郭姑娘,同时自己也后退了两步。 郭姑娘也收了招,双手抱住剑柄,剑尖插在地上,身体好像受了伤,支持不住,埋着头,娇躯不住的抽动。 易达走过去轻声问道:“姑娘受伤了吗?” 郭姑娘摇摇头没有答话,伤感的眼泪簌簌的下滴,落地有声。 易达道:“姑娘,你有什么痛苦,请告诉我。和你过招的蒙面人是在下结义的三弟,我会尽力为你们化解所有的怨恨。” 郭姑狼断断续续说道:“我…的…心…很…烦…乱…真…是…生不如死。” 易达向她安慰道:“姑娘,心胸放开一点,不论遇到什么艰难痛苦的事,只要我们能够冷静,没有不可解的。” 郭姑娘点点头问道:“你和他结盟有多久了?” 易达道:“只要相知,言语投和,不论结交多久,情感是牢固的,真实互信的的。” 郭姑娘抑住内心的感伤,招手拭去脸上的泪痕,挺身说道:“胡少华是家父的门生,我和他从小在一起就读,双方的家长对我和他,有婚约的默契,他人很聪明,十二岁就学有所成,家父和他的父亲都鼓励他另拜指点,就便参加来年考试。那时我虽然年幼,可是依依不舍之心,和成年的人也没什么分别。不幸的是起程后不久,传来令人可怕的消息,说他在途中遇上强盗,老仆当场死亡,他生死不明?我听到这具不幸的消息后,日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性情大大的变了,整天不开口说一句话,身体日渐衰弱,断而吐血。” 易达问道:“以后的情形呢?” 郭姑娘接着说道:“我们乡间有一家跌打损伤接骨院,是武当派弟子的开的,他说能治五痨七伤,奇难杂症,父母便送我去给他医治,医了一个月也没有起色,仅能稳住病情不再恶化而已,那位院长和我家有一点远亲关系,他征得我父母的同意,带我到武当山医治。到了武当山除服药身外,每日早起打极拳,不到十日病情有改善,一月之后,身体完全复完。” 易达又问道:“姑娘身体好了之后,便在武当山拜师学艺了吗?” 郭姑娘道:“在治病期间,和许师兄谈起,他告诉我到武当由学武功的目的,是为一位受害的表妹很仇,我听到‘报仇’二字,竟提醒我为他复仇的意愿,决心在武当山拜师学艺。” 易达再问道:“姑娘这次下山是艺成出师,和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