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狸长虹_第二十三章会聚泰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会聚泰山 (第7/9页)

与“中条六不全”五人联手的武功相较,实差得大远,而“六不全”尚且丧身徐玉麟的剑下,他自己又岂是对手,何不来个明哲保身,又送个顺水人情,说不定徐玉麟因此会对长山门另眼相看,以故有此一举,也可以说是他的聪明之处!

    大圣黄公韵如此一来,立时影响到几位正大门派掌门人,首先少林寺净心禅师缓缓站起,宣布响应黄公韵的提议,紧跟著昆仑、点苍、华山、青城、雪山、终南六大门派也齐都响应斯旨,武当派“青虚道长”虽未表示赞成,但也没表示反对,峨嵋掌门“紫阳真人”身负重创,门下弟子自也顾不了其他,崆峒少年韩飞鹏依然安安静静,丝毫不动声色。

    号称九大门派的少林、武当、青城、昆仑、华山、峨嵋、点苍、雪山、崆峒,再加终南与长山,共是十一个武林派别,此刻除武当、峨嵋、崆峒外,已尽数拥戴白猿秀士徐玉麟为武林盟主,大势所趋,令人颇感意外,尤使绿林道上人物为之凛骇惊惧!

    紫阳玉女一见无人出场较武,随宣布道:“大下武林盟主之位,必是个武功超群,侠肝义胆之士,方足以领导群伦,为四海苍生谋命,既是无人愿与徐玉麟少侠逐鹿,那么就请徐少侠当天下英雄之面,演练一套武林奇学,使参加大会英雄们加以品评,看看是否足以领袖武林如何?”

    她的话音甫停,顿时一片掌声响起。

    徐玉麟巍立擂台之上,向大下群雄含笑抱拳环施一礼,然后朗声而道:“在下当大下武林同道之前献丑,尚请诸位先进多多指教。”

    言毕,反手撤出背上宝剑,左手剑诀一领,列了式师门剑法门路。

    紧接著右手雌雄宝剑分而为二,左右手各执一柄,剑身笔竖。剑父青芒泛射数尺,日光照射之下,宛若两支长虹出现。

    蓦然,两条长虹交辉,徐玉麟一式“童子拜佛”缓缓剌出。

    这一招与会群雄自是无人不识,但当他变招改式后的一连十数招,宛若长江大河似的递出时,各路豪雄们却认不出那究竟是何路数?只觉得他那剑式,玄奥莫测,包罗万象。

    几位负盛望的掌门人物,这时已看出徐玉麟演过的十几招剑法,骤视之雄甚熟悉,好像本派仅传掌门人的秘功,然仔细辨察却又不像。

    就在老少群英聚精会神的观瞧之下,徐玉麟那长虹乍现似的奇异剑法,已演过三十几招,倏地剑势由徐转速,剑光大盛,但见两条翻翻滚滚的青光,化作一片密幕,方圆十丈左右的一座擂台,尽罩入寒光与龙吟声中,四周空气激荡,风雨难透。

    这是套什么剑术,在场那参武林老少群英,甚至素以剑法享誉江湖的十二剑手中人,也不由暗自叹为观止,而每个成名人物,此际也无不自忖量力,深觉即使尽展本派绝学,恐怕也决不容易在此剑术之中全身而退!

    倏地——

    长虹顿敛,徐玉麟肃立擂台中央,宝剑已不知何时纳入鞘中!

    在天下群雄又鼓起的一片掌声雷鸣,这位身负绝艺的少年,还施一礼道:“在下已献拙完毕,请各位前辈英雄们不吝赐教,至于大下武林盟主之位,在下自知难当重任,还是请各位另推贤能吧!”

    他此言一出,几个衷心拥戴他的名门正派中人,齐都为之一怔!

    这时,忽然有人高声问道:“徐少侠可否把你这套武林异响绝学,当众宣布名称,以及源出何处?”

    徐玉麟略微凝思,尚未出言答覆,只见紫阳玉女在一阵环佩叮当声下,走向棚前,展颜笑道:“徐少侠这套剑术命名与渊源说来话长,还是由我来替他向与会英雄们,作一番解说吧,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于是三座凉棚之内,齐都有人叫起“好”来。

    紫阳玉女这才珠圆玉润的缓缓说道:“这套武学,原名‘归元秘功’,因其可适用于任何兵刃,徐少侠以剑学成之后,故改名为‘归元秘剑’,共有一百零八式,乃是先师‘天地一尊’与百年前武林中失踪的九大门派掌门人,以及黑白两道百余名高手,穷数十年之心血,融会大下武学之精英,参研而成。”

    昆仑掌门“空空长老”忽然插口问道:“如此说来,令师‘大地一尊’乃是百年前那宗百余位神秘失踪的武林高手大案之主使人了?”

    紫阳玉女颔颔臻首,继续说道:“百年前朝中有位权臣,密谋篡逆,先师不愿江湖中人牵入这场是非,为jianian逆利用,乃以‘死亡之车’,将参与逆jianian图谋中的武林高手,悉数诱入‘藏龙谷’,是以篡逆未成,江湖之上也得以平静,而各大门派清白令誉因以得保。

    “当那百多位武林高手倏然觉悟之后,家师乃将其‘万流归宗’之宏愿宣布,当即获得他们的忠诚合作,于是弹尽心智,各贡所长,创研了这套‘归元秘功’。

    “我中原武学,数百年来,之所以不能日新月异,发扬光大,其主要障碍,乃在于各立门派,互相排斥,互不相传,是以各有所长,才各有所短,先师有鉴于此,力谋破除此相沿为戒之门户偏见。惜未竟其志而殒!

    “‘归元秘功’,旨在证明大下武学,原为同宗,终合为一,各门各派之武学,应交流互惠,使中原武学,破除门户之见,突飞猛进,成为一家。

    “今日泰山之会,中原武林均已参加,领袖盟主推选得人,会后,愿共襄义举者,不分黑白两道,各派掌门,各方雄主,请亲至‘藏龙谷’共研‘归元秘功’与武林戒律,迨至明年中秋佳节,于中岳嵩山昭告大下武林同道,共同遵守…”

    她话语至此,微一停顿,接道:“武林中门户之见,数百年来根深蒂固,我也深知一旦使各门各派放弃已往成规,以及认为系本门独有之传统武学,定必有人大为不愿,不过今日在场武林同道,倘有认为‘归元秘功’不能概括中原所有武学之长者,不妨尽施本派绝艺,与徐少侠以较长短,或者立即退出今日之会。”

    紫阳玉女把这番道理说完,各棚群雄一时面面相觑,正在少数门派犹豫未决,相互观望之间,倏的会场进口处,纵上了六个面貌,服饰的耄耋之年的老人。

    擂台上的徐玉麟当先发觉,嗡的一声龙吟“九龙剑”再度出鞘,寒光闪现中人剑合一,电掣般向来人跃去。

    只听六老当中一个黑髯,青袍的老人,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