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0·幕府将军_第二十七章大坂绝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大坂绝途 (第2/4页)

和千姬生下孩子,便是他的孙子、家康的曾孙,德川丰臣便完全成为一家人了。”

    “夫人,”治长亦道“夫人您就安安心心修身养性。去岁丰国祭时,两家就已敌意全消,其乐融融…”

    “修理!”治长话犹未完,淀夫人厉声呵斥道“放肆!你方才都说了些什么!就是天下公,也未对我如此粗鲁无礼过。”

    “在下不敢。在下只是想抚慰夫人,才这般说。”

    淀夫人转向且元:“市正,你此来有何事?”

    “实际上…”且元扫视了一眼四周,似有担心,但很快镇静下来“实际上,京城的高台院夫人派来了使者。”

    在心情不佳时,淀夫人绝不乐意听到“高台院”三字。不出所料,淀夫人把头扭向一边“她遣使何为?”

    “关于五月上旬,新将军在伏见城接受诸大名贺拜一事。”

    “这与我有何干系?”

    “和夫人当然无关,高台院夫人乃是要请少君进京。”片桐且元紧紧盯着淀夫人。除了高台院,板仓胜重也跟他联络过,商议过详细事宜。他也已见过秀赖,说过这事。即便淀夫人心绪不佳,此事亦不能不说清楚。

    “这么说,她是想让秀赖进京,向新将军致贺?”

    “不,是翁婿二人共同接受大名致贺,在下以为是这个意思。”

    “是秀忠当上了将军,秀赖有何可贺?”

    “少君也晋为右大臣了啊。让右大臣去接受诸大名致贺,合情合理。”

    “市正,你对将军一职被秀忠夺去之事,便无丝毫不服?右大臣算什么东西!我都想把这个职位退回去!”

    “此言差矣,信长公便终于右大臣一职,这亦是家康公册封将军之后兼任的职位,分量绝对不轻。少君十三岁便成右大臣,不久之后又会和太阁生前一样升为关白。在下以为,实可喜可贺。”且元边说边往前进了一步“此事少君也已知,有乐斋亦快意道:如此一来,丰臣氏可确保无虞了。”

    “秀赖已对此事作了答复?”

    “是。加藤清正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事,遂在家康公进京之后,于三月十九去了伏见,以为警备,但求万无一失。少君也已欣然答应,说是想去看看江户的爷爷。”

    “市正,你是先和清正商量,然后告知有乐斋,又将秀赖说服,最后才跟我说此事?”

    “是。进京一事,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不得有丝毫疏漏。”

    “修理,你也从市正那里听说了比事?”

    “是。我知高台院夫人请少君进京一事。”

    “那你为何从未跟我说起过?”此前还算平心静气的淀大人,声音突然变得颇为高亢“不行!不管谁怎么说,我绝不会让秀赖进京!”

    淀夫人这种尖利的声音近来并不罕见,人们在背后称其为“寡妇之声”带着轻蔑,也不无怜悯和同情。作为女人,淀夫人的确值得同情,她总是欲壑难填。

    高台院和秀吉乃是结发夫妻,从年轻时起就甚和睦。淀夫人却不同,一开始她便是被征服之身,后来好不容易摆脱了桎梏,却发现:她正值盛年,秀吉却日益衰老。这对于秀吉既为一大心病,淀夫人更是感到难以忍受。在不满中,秀赖出生了。

    一开始,她溺爱秀赖,试图忘却不满,秀赖却辜负了她的期待,变成一个任性的男儿。meimei阿江与成功地驯服了秀忠,生下众多孩子,不久前又生下将会成为三代将军的竹千代。淀夫人却只有一个秀赖,且母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他甚至连问都不问母亲的意思,便独自裁决大事。

    片桐且元和大野治长颇为明白淀夫人心中的寂寞。淀夫人大吼之后,且元暗暗看了一眼治长,不再说话。治长心中很是明白这眼神的含义,那就是:“之后的事就拜托给你了,修理。”淀夫人的高声狂叫,只是束手无策的无理之鸣。

    “夫人。”只有大野治长能让她平静。她会把头埋在他怀里哭泣,那时的淀夫人,完全变成了一个可怜、柔顺、无依无靠的女人。治长柔声道:“您要是难受,不用马上作出决定。”

    “你…你是何意?”

    “市正说,少君进京为五月上旬,还有很长时日呢。”

    “不行!”

    “但若少君有进京之意,您也无法阻拦。况且提出此事的高台院…论到名分,高台院亦是少君母亲。”治长毫不客气,故意加重最后一句。

    治长非常清楚,让淀夫人平静下来的法子有两种:要么温柔地哄,要么严厉地斥。治长看出,淀夫人今日火气非同一般,遂采用后者。

    实际上,淀夫人在大坂城内,插手各项政务,对家臣指指点点,可说甚是不合情理。高台院乃是朝廷御封的从一品夫人、太阁正室,淀夫人不过是众侧室中的一个。因而,应是正室高台院住在城中,淀夫人到某个地方落发为尼,隐居过活。而且,若片桐且元或小出秀政等人更加明智些,一开始便不当让淀夫人过问政事。

    治长对且元并不满意。只是他自己的处境原本就有些尴尬,他本非淀夫人家臣,只是女人的玩物。

    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