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部寓意罪孽.2 (第4/9页)
乡土社会里,也不想把都市的沦落带进张家营。浅灰浅白是否正合了她当时心境,当时的张老师丝毫未怒。他站着望她,她也站着望他。他们彼此对望那一刻,是一阵突来的安静,连落日的声音,都隐隐约约,吱吱有声地从西山梁上传了过来。之后,他先从怔中醒来。 他说:“来了?” 她说:“来了。” 他说:“颠了一路,回家洗洗。” 她说:“从刘城坐车,倒很方便的。” 接下,村人便簇拥着进了张老师的新房,都说天元盖的新房好漂亮哟,浑砖到顶,上下闻不到土腥的气息,想不到吧娅梅。娅梅不说话,只在院里仰头望着房子,几条掩盖不住的深纹横在她的额上,挂在她的眼角,很像有粗有细的树枝极有章法地在天空挂着不动。走进屋子里去,她说天元,老房子扒了?他说还没有,她便如释重负地坐了下来。接下去的事情,就更加日常,她从一位在村里时,常常骂俏的嫂子手里接过一个满是拉链的大包,和任何一个久不回家的村人一样,抓出许多只有省会才能买到的透心精糖,什锦软糖及进口的美国巧克力,给大人孩子娃各人一把或者半斤,然后让大家坐下,大家反倒成了客人似的,拘拘谨谨,说你坐你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然后就都坐了。没有凳的坐在门槛上,门墩上,乱哄哄地问些省会的传闻,说亚细亚大楼到底几十层?她说不到十层,哪敢几十层。又问二七纪念塔到底是不是二十七层?亚细亚城、郑州服装城等等,真的和县城一样大?这些又亲切、又可笑的问话,她都很乐意地做了回答。问至最后,忽然有个女人说:“娅梅,你又嫁个男人没?” “没有,”她说:“一个人过。” 那女人说:“不再成个家该有多受累。” 她说:“不累,也没合适的。” 这样直到日落尽去,村头一如既往地响起女人唤娃儿吃饭的声音。村人们才零零散散走去。天元也才从灶房端出一碗荷包蛋来。她送走了最后几个老嫂小妹,回来接过天元煮的荷包蛋,认认真真转着身子,把房子看了一遍,最后把目光搁在了天元身上。 “盖房子借债了吧。” “没有。” “我想着不会没有,借了你让我还。” “真的没有。” 她开始吃他煮的荷包蛋。一切都是熟识的,温暖的,似乎和她在张家营时一模一样,不仅是这白里包黄的荷包蛋的味道,就连盛蛋的陶碗,也是她在这里时,特意去镇上买的那种不大不小的细花瓷。仅仅在端到这碗的那一刻里,一种又苦又热的血液便开始在她脉管里急速流动,使她感到,仅仅是为了端一端这碗,吃一个天元煮的荷包蛋,千里迢迢回来一次,怕也是值得的。 他在她对面坐着看她。 “既回来了就多住几天。” 她说:“你不是还要去洛阳教人家的学生。” 他说:“不大紧的。” 她说:“这一年我老做梦,老梦见你妈叫你猫儿猫儿。” 他说:“我小的时候就叫猫儿。” 她说:“我在张家营几十年也没听谁说过。” 他说:“你快些吃,锅里还有。” 娅梅便一边大口吃着,一边用手抚摸着卧在身边的黄黄,她哭了,黄黄也流了老泪。这样把碗端在手里吃饭,是已经十五年没有过了,不要说在省会郑州,就是一般的城镇人家,吃饭也不许把碗擎在手里去左顾右盼,更何况这些岁月,随着亚细亚酒楼在亚细亚商业大街的进一步巩固繁荣,她除了早餐,中午、晚上两顿,不是你请我,便是我请你,一顿饭被几家商人请去,也是极为时常,哪还允许你独自端着一个大碗,逍遥自在。屋门外的院里,依旧如了乡俗,栽满了一棵棵小桐树。桐叶已经长大,每片叶上,都点点滴滴着几粒鸟屎。被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驱赶回来的麻雀,在那小树上啁啾成一团,叽叽喳喳竹竿断裂似的叫声,果子一样从树上熟落下来,跌跌撞撞地滚进屋子里。新房子还有一种潮湿的气息,然这气息的凉意,却又有几分浸人心肺。娅梅想到了什么试论都市的一本书籍,书上说都市不过是一个cao着卖笑生涯的妓女。大意是,因为钱的诱惑,妓女再也不会顾及贞cao问题,甚至唯恐自己接客不多,破得不够;在某些时候,那被玷污的rou体里也还蕴藏着一丝纯洁的精神,精神的贞cao,却不是金钱的力量所夺去的,可惜都市越大,也越加繁华,那一丝精神的贞cao,也往往在不经意之间被淹没,有如一场泛滥的大水和一块长了青苗的土地,土地哪能是洪水的敌手。还说,只有乡村,远离都市的乡村,才是纯洁的少女,永远保护着她珍贵的贞cao。在那乡村里,一声鸟叫,一抹夕阳,一支雁队,一缕炊烟,一群牛羊,一句乡村人粗野原始的笑骂,无不显示着乡村贞cao的圣洁。 她说:“天元,你这树栽的好像密了。” 他说:“等长成椽子,就隔一棵砍一棵。” 99 如果说最后决心留在乡土社会,怕就是端起天元煮的荷包蛋的那刻时分,尽管是个想法,却对娅梅这二年来,不时闪现的念头加强了许多。然后经过了昨夜的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的折磨,终于使她决计要对天元去说: “我不走了,我想在张家营子常住下来。” 娅梅穿好衣服,推门出去时候,她看到婆婆的身影在她眼前一闪即逝。这一闪即逝,如同一座桥梁,接通了她和另一个世界的界河。回到张家营的这些天,同天元一道,带着黄黄,去给婆婆的坟上添了新土,给儿子的坟上添了新土。那些散发着清凉温馨的黄土,极其旺盛地培植了她对往事的记忆,使她对十五年前在乡村的生活,产生了不可抑制的追忆和向往。说起来,她也是年过半百之人,生命,正从巅峰的高处下跌,今天生着,明天是否还见日出,都亦未可知。昨夜她跟着婆婆到另一个世界走了一遭,没想到,那隅天地也那么天堂。只可惜,儿子不认她这个母亲了。真是料想不到,原来那边也是一番天地世间,人死了过去,一家还是一家人。强强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他奶奶正在替他张罗媳妇。姑娘是一个庄户人家。见面时娅梅赶了过去。儿子住的房舍,是那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