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大功成 (第1/4页)
第三十七章 大功成 树从根上起,水从源头来。 去年的二月二十六,圣驾临幸虎邱,三十,游邓尉山。 “邓尉山”上有座“圣恩寺”“圣恩寺”里有位老和尚法名洁志,在当年康熙巡游江南的时候,他接过驾,如今七十三了,白髯飘拂,跪在山门接驾。 皇上很高兴,当即就命太监赏老和尚人参两斤,哈密瓜、频婆果等赏了一大堆。 皇上还伸手摸了摸洁志的白胡子,说了这么一句话:“和尚老了。” 三月十二,到无锡惠山,驻跸在寄畅园,园中有棵大樟树,树身粗得要三人合抱,皇上常在树下散步,后来回京去,还常写信去问:“樟树无恙耶。” 当时有一个富绅叫查慎行的,他做了一首诗寄呈皇上,报树身平安,那首诗是这么说的: 合抱凌云势不孤,名材得并豫章无,平安上报天颜喜,此树江南只一株。 康熙自从在江南见了洁志老和尚后,回到京里就常惦念着老和尚,于是便差内官前去江南把洁志老和尚接到了京里来,举行了“千叟宴” 所谓“千叟宴”是邀集六十五岁以上的满汉臣民,共是一千个,用暖轿抬进“弘德殿”去赏宴。 一连三天都是洁志老和尚为主,另外还备了一桌素酒赏洁志和尚,康熙也坐在上面陪酒,一时欢笑畅饮,许多老头儿都忘了君臣之位,三天席散,皇上又各赏了一幅字画,这才把他们送回家去。 洁志老和尚临走的时候,对皇上说了几句话,那几句是什么话,别人无从知晓,康熙余兴犹存,也没放在心上。 这一年,皇上十分高兴,在正月到二月的时候,巡幸几甸,四月到九月,巡幸“热河”十月幸“南菀”行围猎,皇上亲身跑马射鹿,十分勇武。 而过不多久,皇上忽然害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于是他吩咐移驾到“畅春园”的雍宫里去养病。 这消息从隆科多的嘴里传到了雍郡王的耳朵里,雍郡王忙了起来,连福晋也来不及叫就跑到了“畅春园”去叩请圣安。 可是刚到离宫门口,太监挡了驾: “王爷,皇上病势沉重,心里烦躁,曾经有过旨谕,不见家人,您请回吧。” 这儿不是雍郡王发威的地方,他皱了眉,没奈何之下,只得在门外叩请圣安,然后退走了。 走,他并不是回府了,而是到隔壁那间屋去了,他进门,正巧有个宫女往外走,那宫女手里端碗银耳汤,走得匆忙,结果撞了个满怀,把一碗银耳汤全都洒在了雍郡王身上。 雍郡王心里正烦,如今碰上这件不顺心事儿。他眉一扬,眼一瞪,就要发作,而,他眼刚瞪便直了眼。 这宫女,美得出奇,杏眼桃腮,份外动人,如今她乍惊还羞,蹲下身,手绢儿忙往雍郡王身上擦:“王爷,奴婢该死,奴婢该死,您请…” 雍郡王跟他的那位舅舅一样,有寡人之疾,他定了定神,目光一转,含笑把那宫女扶了起来,道:“没关系,没关系,你不是故意的,也是我自己鲁莽,起来,起来,让我看看。” 那宫女一只手被雍郡王握着,羞红了耳根,低着头站了起来,雍郡王目现异采,另一只手又托上了那宫女的香腮,轻薄得近乎放肆:“抬起头来,抬起头来!” 那美宫女抬起了头,四目只一交投,她娇靥一红,又连忙低下头去,低低说道:“王爷,您垂怜。” 雍郡王神情震动,索性握住了美宫女的两只手,道:“你是…” 美宫女道:“奴婢是贵佐领的女儿,进宫已有四年了。” 雍郡王“哦!”地一声道:“原来你是他的女儿,嗯,好,他好福气,我还真不知道他有这么一个好女儿,今年多大了?” 美宫女道:“回王爷,二十了。” 雍郡王道:“你是十六岁进的宫?” 美宫女点了点头,道:“是的,王爷。” 雍郡王点了点头,道:“来,跟我进去说话。” 他拉着美宫女进去了,随手关上了门。 这美宫女本是专在“畅春园”侍候皇上跟皇后的,天生聪明伶俐,外带一双慧眼,她心甘情愿地被雍郡王“幸”了。 雍郡王阴鸷,他明白这时候正是用人的时候,再加上他的好色天性,在缠绵之际,他亲口答应,一旦他登上基,少不了她是一位贵妃。 女儿家谁不爱这个?当然美宫女越发感激,格外忠心,半天之后,门开了,那美宫女低着头溜了出去。 雍郡王站在门口,唇角噙着一丝得意的笑意。 没一会,隆科多步履匆匆地来了,一见面,他便问道:“老四,你什么时间来的?” 雍郡王含混地应了一应:“舅舅,我刚到。” 隆科多道:“请过安了么?” 雍郡王摇头说道:“去过了,被那些奴才挡在外头,只好在门口请了个安。” 隆科多摇头说道:“皇上心里烦,不愿见家人,没办法。” 雍郡王道:“我知道,都有谁在里头?” 隆科多道:“只有我,张廷玉跟鄂尔泰,还有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