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恋红颜(上)_第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3页)

,即使烧得焦黑,小老儿也认得出 来。这是两年前,札兰达公子特地要小老儿所铸的。”

    “你──”竟敢出卖他?!札兰达气得说不出话来。

    曹老爹冷冷地瞧他一眼。敢害死他的挚友季璋一家四口,他就得有付出代价的准备 。

    “人证物证俱全,你还有什么话说?”

    “你们全都串好供来陷害我!我要见我爹!还要告御状来还我清白!”

    当真无耻之耻,无耻矣!

    允泛丢下一道九龙金令,冷冷地道:“是皇上让本官来办你的,你没有告御状的资 格!但是,本官准你与你爹见一面,传阔伦.查达拉!”

    查达拉跌跌撞撞地走进来,看见儿子的模样,仓皇失措地朝允泛磕头道:“大人开 恩!大人开恩!小犬年轻尚不懂事,请大人从轻量刑──”

    “你儿子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是你惯坏的,竟敢要求本官从轻量刑?杀人偿命 ,你儿子杀了季家,你以为他有几条命可以死?”

    “大人…”

    札兰达小声地道:“爹!去找知枢密院事大人来救孩儿!”

    “没有用的,季大人有钦赐九龙金令,就算是皇太子本人来也没用啊!”札兰达万念俱灰,总算了解到自己的命运,全cao在他瞧不起的御前行走的手里。

    “札兰达,你强抢民女无数,又为达目的不惜杀人放火,本官判你明日午时在市集 问斩!”一个死刑,便宜他了!

    札兰达一听,晕了过去。

    “不!大人──大人开恩──”

    “至于你,阔伦大人,你教子不严,又纵子为非作歹,知法犯法,依大元律例,销 去顶戴,重责五十大板,打入大牢,终生监禁!拖下去!”

    不顾阔伦.查达拉如何嘶吼讨饶,允泛硬是不予理会。

    “?鲁真,你与整个镇戍军皆助纣为虐,算是共犯,虽有悔意,但是死罪可免,活 罪难逃,镇戍军每人重责三十大板,劳役三个月!”

    “谢大人!”

    这样的审判结果,算起来是很轻的了。想来是这位季大人刻意给他一个自新的机会 吧?

    所有的事情都办完了,她也该离开了。允泛平静地下令──“退堂。”

    走出县衙,唐非微笑着道:“这是我第一次看你办案,果真是办得有声有色,不输 给监察御史呢!难怪皇上会派你南下办案。”

    允泛笑了笑。她解下腰间象征她的地位的铜牌,连同官印一并交给唐非。

    “这…这是…”

    “辞官。”

    “喂──”他有没有搞错啊?就在他显示出办案的才干的时候,他居然说要辞官? 他是有听皇上说也许他会辞官,而要他陪同南下就是为了接受他的官印、配牌,并且回 京缴旨,他还以为皇上在开玩笑,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

    “皇上应该告诉过你,我要辞官的事情吧?”

    “皇上是有这么说,可是──”

    “拿去吧!你不拿著,就是抗旨喔!”

    “开什么玩笑?我接了才真的叫抗旨哩!”

    “唐非…”

    “是真的啦!”唐非就知道允泛绝对不信,所以从衣襟中掏出皇帝的密旨,递给允 泛。

    允泛接过看完之后,简直不敢相信──忽必烈居然又反悔了!

    密旨上写得清清楚楚──她若要辞官,等到面见他时,再作定夺。

    她又走不成了。

    如果说要比赖皮的话,她季允泛是绝对不输人的。

    忽必烈不准她辞官,说是要等到见到他时再谈,那她干脆就待在杭州,天高皇帝远 ,他又不能丢下一干文武百官到杭州来,反正密旨上也没有规定她不许不回京。

    她不想再见到忽必烈吗?

    错了。

    也许因为他是她生命中第一个──也会是唯一的一个男人,所以,她对忽必烈有一 种难以形容的感情。

    但是想念是一回事,见了面又是一回事。把所有的感情藏在她的心中,不让忽必烈 知道,这样她看着忽必烈周旋在众多嫔妃之中时,她心中的伤痛就不会被发现,而自己 也可以就这么假装不在意了。

    驿馆的厢房是那么寂静,静得连自己沉淀的思维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女人就是这样,一旦生命中进驻了第一个男人的身影,就像被烙印的记号,纵使经 过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也不会忘了他曾在她生命中所激起的涟漪。

    可悲的心态啊!而她季允泛竟然也逃不开这样的烙印。

    她之所以逃开,是害怕自己总有一天会沉沦在他的怀中,失落的心,无论如何也是 唤不回的;可是,身为一国之君,他却可以随时将他的心转移到下一个更年轻、更美丽 的女人身上。

    她季允泛不是个倾城美人,当然更不是能够永远年轻的怪物,总有一天,君王不会 再怜惜她,既然如此,又何必交出自己的心呢?更何况,以她一名汉女的身分,凭什么 伴在君王身侧?

    她不会痴心妄想拴住忽必烈的心,因此她拒绝付出,当然,忽必烈也不会因为她多 余的真心,而眷宠她一辈子。而这样很公平。

    她痛恨蒙古人,为了报家仇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