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柔情泪_第二十六章英雄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英雄泪 (第5/7页)

秋萍”就是要逼“秋萍”走的,所以他认为带班大档头无罪。

    就为这,带班的大档头求项刚留下,等九千岁回来之后,当着九千岁保他不死。

    总要给刘瑾个说明,项刚答应留下。

    没等着刘瑾。

    却等着大公主,带来了大批的锦衣卫。

    大公主带着锦衣卫,往内行厂里,无一人知晓,包括项刚在内,花园小亭底下那处密室里,搬走了很多东西,当得大批的锦衣卫搬了多少趟才搬竣。

    来的是大公主,奉的是圣旨,项刚没敢阻拦,但却不能不问明缘由。

    大公主对项刚还客气,只答了一句话:“刘瑾叛国,意图谋篡。”

    整个内行厂为之大惊。

    项刚知道几分,但他为报恩,硬着头皮向大公主要证据。

    当然,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也没看见从密室里搬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大公主一听项刚要证据,变了脸色扬了眉:“要是没证据呢?”

    “卑职斗胆,九千岁无罪,内行厂的东西,公主不能带去。”

    “好大胆的项刚,我要是有证据呢?”

    “卑职情愿跟着九千岁认罪。”

    “好。”

    大公主当即抖开了一个包袱,里头包的是件龙袍。

    这就足够足够了。

    项刚傻了眼。

    他知道刘瑾挟天子以令诸候,争夺权势,残杀异己,绝没想到只有刘瑾一个人知道的这间密室里,藏着这个。

    大公主一声冷笑:“圣上仁德宽大,罪在刘瑾-人,不多牵连三厂弟兄,而你,我知道你是个血性汉子真英雄,所以我也不跟你计较。”

    大公主说完话要走。

    项刚定定神,抢步拦住:“大公主,卑职感恩,可否容卑职再作请示。”

    “说。”

    “这些物证,足使九千岁万劫不复,应该绝不是他自己供出来的。”

    “你是问,是谁告密的?”

    “是的。”

    “你是想为刘瑾报仇?”

    “国有国法,九千岁触犯国法,罪有应得,卑职绝不会,也绝不敢。”

    “那么我告诉你,是有位忠良参劾刘瑾。”

    “可是这间密室只有九千岁一个人知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公主”

    “你问得太多了!”

    “既是如此,卑职不敢再问,那么九千岁”

    “明天早上你们就知道了。”

    项刚没敢再问,他在内行厂中坐等天亮。

    就在他坐等的这段时间内,内行厂的人,已经悄悄走了大半。

    项刚知道,瞒不过他敏锐的耳目。

    但是他没有阻拦。

    人人都有保护自己性命的权利。

    何况,这些人该走。

    他知道,真正不能走,真正欠刘瑾的,内行厂外加东西两厂,只有他项刚一个。

    鸡鸣五鼓,天亮了。

    圣上早朝,金銮殿昭示天下,刘瑾叛国谋篡,种种不法,已绳之以国法,所有私产没收。

    最先知道的是京城,遍京城都知道了。

    百姓争相走告,焚香顶礼,雀跃欢呼,鞭炮之声大作,响彻云霄,多少里外都听得见。

    打从太祖登基,自有大明朝以来,京城里就从没这么热闹过,整座“北京城”疯狂了。

    内行厂就在京城里,自无不知道的道理。

    消息传来,项刚如遭电击。

    想救刘瑾,来不及,他也不能闯宫营救,他项刚还不会做出这种大不韪的事。

    他整个人呆在了那儿。

    人呆在了那儿,脑海之中,却在闪电盘旋。

    有人参劾刘瑾,那自然是朝廷大臣,身为朝臣,理应忠诚尽职,参劾象刘瑾这么一个人,是千该万该的,怪不得人家。

    大公主亲率锦衣卫,来到内行厂,进入那间密而不能再密的密室去抄搜证物,这就显然是有人告密。

    因为刘瑾绝不会自己招供,绝不会自陷于罪,把自己送上绝路,送上断头台。

    告密的是谁?

    应该是跟刘瑾最亲近、刘瑾最宠信的人。

    那个人是谁?

    秋萍,没有第二个人。

    秋萍悄悄的走了,这应该是最好的证明。

    因为她任务完成,所以她要走。

    因为她事先知道,所以她要走。

    想到秋萍,就很容易地联想到了,曾任东西两厂总教习的花三郎。

    秋萍一个女孩子,没那么大能耐,她必有指使,必有接应的人。

    那么,这个人可是谁?

    也很容易让人马上联想到花三郎。

    往好处想,即使扯不上花三郎,但是照花三郎跟秋萍的关系,能找到花三郎,应该也能找到秋萍。

    不看天下各处单看京里各地的反应。

    谁都明白,刘瑾该千死万死。

    这一点,项刚看得很清楚。

    但是,他欠刘瑾的恩不能不报。

    那么,得先找着花三郎,而且要赶快找到花三郎,再迟,一旦他离了京,茫茫人海何处寻,再想找他可就难了。

    项刚更清楚这一点,于是,他站起来,圆睁着虎目,大踏步地行了出去。

    到了前院,仅剩的几个大、二档头、番子,看见项刚纷纷施礼招呼。项刚象没听见,这时候他也没心情去听,脸上没一点表情,连手都没抬一下,就大步出了内行厂。

    出了内行厂,进了霸王府,一方面命人备马,一方面让人捧出了他的八宝铜刘,四护卫都知道,事情不对,都要跟,项刚却一个不带,但是他交代了一句,上灯以后,要是他还没回来,不必留在霸王府了,各人收拾各人的东西,霸王府里的东西,如果想要,可以尽管拿,然后,各走各的路。

    说完了话,项刚不等四护卫有任何反应,跨马疾驰而去。

    四护卫没喊,没追,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脸上,都是一片凝重神色。

    半晌,鲁俊说了话:“你们打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