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_第五章欧亚大陆与中国的地缘环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欧亚大陆与中国的地缘环境 (第6/10页)

全岛一周。只不过海南岛与大陆的距离大约是台湾岛到大陆的1/3。如果与繁荣开放的大陆在军事上对立,必定决定台湾不可能保持长期的发展。2008年,以人均收入而言,台湾比大陆高13倍,但台湾的GDP只是大陆的1/5。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台湾根本不具备和大陆进行军备竞赛的条件,更不用说它在资源、土地、人口等方面与大陆的巨大悬殊了。这种关系与美国-古巴有类似之处,如果与大陆对立,台湾承受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而台湾是一个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承受压力的能力比古巴要弱得多,因为不可能举全力进行对抗。

    相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台湾问题是一个次要问题。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附属的结果。在群雄环伺的环境中,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国家的繁荣强盛,而中国的强盛必然以美、日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为代价。因此,这两个国家一定伺机利用台海冲突削弱中国的实力,虽然它们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但当时机来临时,这两个国家很可能认为这种代价是值得的。历史上,美日向来不惮于使用武力。在过去几年,美国更以好战为其特点——这是帝国晚期的典型病症。中国统一将是中国强盛的结果,而不是相反,不是中国强盛的原因。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忘记这一点将延长我们达到这两个目标的时间。

    台湾有2300万人口,其中大约有100万人生活在大陆。多年来,对大陆投资已经造成台湾经济的“空洞化”经济一体化将为两岸的政治统一打下坚实基础。二战之后,欧洲战场上的敌对各国尚能够走向联合,大陆与台湾之间有更大凝聚力,一定不会长期分裂。虽然统一的方式不可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台湾的前途是统一。如果两岸爆发军事冲突,那将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但无论台湾选择“统”或“独”最终结果都只能是“统”这是由两岸实力对比决定的。如果是武力统一,台湾会失去很多原来可以通过谈判得到的权利。对于台湾当局,任何推动实质性独立的行为都是疯狂的。陈水扁在任期间一再玩弄“台独”游戏,目的是赢取选票(他总是忘记他已经当选),其次才是民进党“台独”政策的惯性结果。陈水扁习惯于行走“边缘政策”而不是政治所需要的折衷。马英九推动两岸和平交往,不完全因为国民党的大陆背景,他做出了一个理性的选择。台湾的出路在大陆。在统一之前,台湾通往世界各地的道路必须经过大陆。与马英九相比,陈水扁是一个罔顾现实的偏执狂,一味以玩火取乐。这样的领导人只能给选民带来灾难。

    “台独”势力的筹码在独立。一旦这张牌被打出,宣布独立,台湾当局就会发现两手空空,再没有牌可打了,只有等着被打。所以,它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走这一步。赞同两岸和解的台湾当局也不会轻易走到统一。两岸隔绝了半个多世纪,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教育文化水平相差太大,需要协商解决的事情太多。统一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两岸的角力中,时间在大陆一边。战争,则大陆更有军事优势;和平,则大陆更有谈判优势。这是因为大陆的实力增长速度更快。台湾是一个弹丸之地,没有战略纵深,缺乏从人力(兵力)资源到战略物质的各种资源。台湾经受不起和大陆的竞赛——军备竞赛、外交竞赛和经济竞赛,最后只能被消耗,被拖垮。美国的利益在维持两岸分裂。一旦两岸爆发战争,不排除美国可能抄大陆军队的后路,以铲除竞争对手,一劳永逸地遏制中国的崛起。但美国将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而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昂。而如果台湾在竞争中被拖垮,则美国完全无可奈何。台湾占全国总面积的1/267,人口大约占1/63。从国家和民族利益来说,台湾只是整体的一小部分。台湾人生活得比大陆人富足,大陆没有任何道义上的压力必须“解放台湾”战争是不得已的最后手段。“得民心者得天下”大陆政权要做的是争取台湾的民心。大陆的富裕、民主、开放是大陆所能提出的最好条件和保证,是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幸事。

    武力统一将再次给中华民族造成严重创伤。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将导致两岸人员的大量伤亡,必将造成两岸的心理隔阂,从而埋下台湾在统一后寻求独立的伏笔。为了维护统一,大陆又需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必将严重损害中国的发展,而增添未来更多分裂的可能性。“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理想将破灭。统一战争也必将招致美国和日本的干涉,很可能是武装干涉。如果战争失利,中国崛起的梦想将被无限期拖后。即使战争取得胜利,统一也将是表面的,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武力统一绝非上策。

    最好的方式是大陆在各种竞赛中胜过台湾。在经济上、军事上对台湾占有压倒性优势,在制度上比台湾更优越。以不战之战屈人之兵,中国的四个方向缔结城下之盟。这样,主动权掌握在大陆手中,台湾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无论是绿营或蓝营当政,这个模式都同样有效。当然,保持压力的目的不是要压迫台湾,而是要使统一后的国家较为均质,两岸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协调。为此,大陆应该主动作出一些调整,只要台湾做得好的部分,就向台湾学习。绝对不能一味地压迫台湾让步,或者过多牺牲大陆的利益而迁就台湾。实际上,这是一场隐形战争,双方在战场之外进行大规模较量。其中,大陆的军事力量必不可少。大陆军队仍需要以台湾及可能涉及台海战争的国家为假想敌。虽然大陆是胜者,但这场“和平战争”的结局是双赢:大陆得到了台湾,台湾得到了大陆;台湾不再忧虑战争,大陆不再担心分裂。统一不是两岸简单的相加,而是真正的融合。最大的胜者是全体中国人。

    两岸和平竞争的结果是,大陆不必发动战争而得到战争带来的好处,减少统一后的分裂因素;可以用军工带动广泛的产业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技术产业。所有这些发展,当然不是全部对准台湾。先进的武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在任何时候,大陆都必须有充足的使用武力的准备。但是,其中需要谨慎把握的是,在达到统一的目的之后,中国应控制住大规模扩充军备的冲动,保持地区稳定,不把强大的军事力量用于对付其他国家,除非受到直接挑衅。至于经济、文化、制度、技术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