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破碎地带:南边 (第8/14页)
领土都在波斯帝国的范围之内。北方没有能够深入大草原,南方没有进入阿拉伯半岛的大沙漠。 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死后,波斯王权落入王族的旁支、万人不死军的总指挥大流士手中。大流士把新的征服目标放在了欧洲,波希战争爆发。波希战争的起因是希腊城邦的反叛。米利都在今土耳其大门德雷斯河口处。是希腊殖民城邦之一,在小亚细亚的西部、地中海东岸。这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与埃及和两河流域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吸收了两地的科学和文化。所以,古希腊哲学最早是在米利都开始的。在米利都的带领下,各城邦反对波斯的统治。雅典等本土城邦派军舰支持它们,也是为了与波斯争夺海上的贸易权力。公元前494年,波斯攻占米利都,接着入侵希腊。这就是波希战争,波斯与欧洲强国的第一次战争。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出的舰队遭遇风暴,损失惨重,不战而返。他再接再厉,于前490年又派兵出征,渡海在雅典北部的马拉松登陆。在那里,波斯军队被雅典的一万名重装步兵(以及普拉提亚的一千名重装步兵)打败。大流士于前486年去世,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继续进攻希腊。前480年,波斯大军水路并进。希腊的31个城邦组成同盟,共同抵抗。在萨拉米斯,希腊海军打败波斯海军。第二年,希腊陆军又战胜了波斯陆军。此后雅典转入反攻,战场转移到小亚细亚。陆权的斯巴达没有跟进。公元前449年,希腊与波斯签订和约。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文化艺术从此更加繁荣,进入顶峰时期。 波希战争失败之后,波斯帝国走向衰落。在雅典与斯巴达两大同盟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期间,波斯玩弄平衡,没有趁机出击。之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崛起。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扩张,于4年后灭掉了腐朽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的大帝国基本上就是波斯帝国的原领域。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帝国分裂了。东方的那一部分是塞琉西王朝,仍然继续着希腊化的努力。在今天伊朗东北的呼罗珊兴起了帕提亚帝国(前247-后224)。前129年,帕提亚打败叙利亚,占据了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土地,恢复了波斯帝国版图的大半。帕提亚即中国史书中的安息,是康居和大月氏的西邻。张骞第三次出使西域时,曾派副使到安息,在前115年到达。两国遂有了交往。安世高据说是安息的王子,让位于叔父。他于147年到了洛阳,不久就精通汉语。安世高是把佛经翻译成汉语的第一个人。 帕提亚与罗马的战争断断续续,在3个多世纪中没有停止。公元前53年,罗马统帅克拉苏率领大军越过幼发拉底河,入侵帕提亚。在今土耳其乌尔法附近,罗马人遇到劲敌。克拉苏的儿子战败自杀。两天后克拉苏被杀。罗马七万步兵和四千骑兵几乎全被消灭。在这期间,恺撒征服了高卢,正忙着入侵日耳曼和不列颠。帕提亚长期阻止着罗马向东扩张。最后一个帕提亚国王打退了入侵的罗马人,还反攻到罗马境内。但他最终在与萨珊家族作战时阵亡。萨珊家族也是发源于法尔斯(波斯帝国兴起之处)。战后,萨珊王朝(224-651)取代了帕提亚帝国。 这是伊朗内部的改朝换代。萨珊王朝的第二个王沙普尔一世(241-272在位)3次打败罗马大军,在260年的那场战争中俘获了罗马皇帝瓦勒里安。337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临去世前受洗为基督徒。他死后,萨珊王朝与罗马帝国的战争(337-350)启动。起因是罗马帝国停止迫害基督徒,接着以基督教的保护者自居,为此与萨珊王朝发生冲突。在西方接受基督教之初,宗教就成为战争的诱因和工具。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东罗马又称拜占庭。萨珊与拜占庭的战争连续不断,双方的战争一直持续到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灭亡。在阿拉伯人之后,伊朗或者被外族(塞尔柱突厥人、蒙古人、帖木儿)占领,或者陷入分裂与内战。然后,欧洲人和俄国人从不同的方向来了。 1801年,俄国兼并臣服于伊朗的格鲁吉亚。俄伊双方在1804-1813和1826-1828年间爆发了两次战争。最终伊朗骑兵不敌俄国炮兵,俄国占领了高加索地区。赫拉特(在今阿富汗)也曾隶属伊朗,1837年,在俄国的支持下,伊朗包围了谋求独立的赫拉特,但因为英国出兵干涉而撤围。1856年,伊朗趁克里米亚战争之机占领了赫拉特。但最终英国打败了伊朗,伊朗失去了在阿富汗的影响力。1907年,俄国与英国划定它们在伊朗的势力范围。俄国控制北部,英国控制东南部,中间有一个缓冲区。1941年,苏联和英国分别出兵占领了伊朗。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出席。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这个会址是斯大林选定的,这时的伊朗北部在苏联占领之下。战后,英苏军队撤出。1951年,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1951-1953在位)开始石油公司国有化的时候,遭到有巨大利益的英国激烈反对。但这时的英国已经力不从心。丘吉尔告诉美国人,如果不推翻摩萨台政权,伊朗就可能倒向苏联。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了政变。早前与摩萨台斗争失败而逃走的巴列维国王夺回了权力。与独裁的国王相比,摩萨台首相是议会选举的,他也是亲近民主的。民主不敌石油,这不是最后一次。1979年,在各地的抗议中,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国王再次出逃。伊朗扣留了美国使馆人员,美国派特种部队援救,中途失败。1980年,伊拉克的萨达姆趁伊朗革命之机,出兵进攻。两伊战争打了8年。美国一直向萨达姆提供援助。 现在,美国军队已经从三个方向包围了伊朗:东方在阿富汗,西方在伊拉克,南方在印度洋和波斯湾。仅此一个态势,美国就需要抗拒很大的诱惑才能够不去进攻伊朗。伊朗受到很大的威胁。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总是连接在一起。美国在伊拉克的占领是不稳定的,撤军之后局势将更动荡。伊拉克什叶派教徒占总人口的60%,阿富汗的塔吉克族占总人口的30%。伊朗在这两大人群中很有影响。这两个国家的部分领土都曾长期在伊朗的统治之下。伊朗现在没有利用它的地缘政治优势,没有支持两国游击队员如果这些游击队员愿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