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5.第132章 (第2/5页)
有什么不方便的,现在你也是一个干部了,难道做一点工作还像以前那样吗?” 王一鸣这才无话可了,知道淡淡地应声道:“嗯,那好吧,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收拾了一通之后,两人终于上了车子,然后一路想城西开去,在路上的时候王一鸣的心里一直都是乱糟糟的,而潘晓玉又一直在车后箱不时地打电话。等车子经过了一段的路程之后,两人才到达了城西,在一处树立着许多写着“城西城中村建设项目”和“沧海集团很荣幸为城西城中村建设做贡献”的旗帜旁将车子停了下来。 王一鸣看着生后的潘晓玉:“我们到了,你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潘晓玉:“还能怎么办?我们出来既然是关心民生,当然是应该到人民的中间去了解人名的生活情况。” 王一鸣:“那好吧,我们现在就去了解一下民生。” 两个人以一前一后地下了车子,路边上尘土飞扬的,不远处机器的声音已经隆隆作响了起来,把两人的耳膜震得格外的难受。 潘晓玉看着眼前荒芜的情况,对王一鸣道:“呵呵,看来这个游沧海还真是个干事的主儿啊,这城西城中村项目的总规划还没有出台,他在这里竟然就已经干上了,真是不简单啊。” 王一鸣看看了看前面一台正在拆房的机器:“呵呵,因为这个游老板真是赚钱的主儿,我听在城西城中村项目还没有开发之前,他就在这里买了不少地,这足以明我们的游老板赚钱的功底是一流的啊。” 潘晓玉:“呵,我们现在去看看吧,看看这里的情况具体是怎么样的。” 王一鸣:“嗯,好吧。” 穿过隆隆作响的一片区域,两人来到了较近的一家民居,准备上前跟人家了解情况。但是这家人的门却是紧紧地关着的,任由着两人怎么敲门,就是没有人开门。两人又找了两户人家,但是当人家听潘晓玉起他们是规划局的人员时,两家人同样是以很不配合的态度拒绝了向他们了解情况。 “你这些老百姓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对我们这么警惕呢?”在第二家除了闭门羹后潘晓玉不禁懊恼了起来。 王一鸣:“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想法,也许人家有自己的想法吧,所以把我们拒之门外也是正常的情况。” 潘晓玉:“这是明我们政府部门在老百姓的眼里已经成了不被信任的群体了,所以人家见了我们才会这样的态度,看来我们全体公务员在今后和老百姓…。” 对于潘晓玉这样的行为,王一鸣认为这是她“放官场豪言的行为”,所以他没有让她把豪言放完,就笑容可掬地:“潘科长,我们我还是看看别的家庭吧。”罢话,他向前面五米处的一桩小房子走了过去。而潘晓玉也顺从地跟了上去。 因为隔壁的房子正在拆,所以不远处吹来的风沙使这家的房子变得脏兮兮的,房子前面摆放着两箩地瓜片已经堆满了脏兮兮的尘土。一副非常萧条的景象。 在潘晓玉的授意下,王一鸣上前轻轻地敲着这家人的大门,不多久的功夫这家人把门开了一个小小的门缝,探出了一个黝黑的男人的头,把王一鸣和潘晓玉两人着实地吓了一跳。 “请问你们是?”看门的人声音沧桑地问道。 潘晓玉这才看清了开门的人是一个大约五十上下的老人,便马上礼貌性地打起了招呼道:“老人家您好,请问您是这家房屋的主人吗?” 老人依旧没有把门打开,而是继续警惕地问道:“你们是谁?来我这里做什么的?” 潘晓玉刚刚想话,但是这时候王一鸣却抢先一步道:“大爷您好,我们是省报的记者,我们来这里是想向当地的居民了解这里的拆迁情况,请问我们能够进去向您了解了解情况吗?” 潘晓玉刚刚在想王一鸣为什么要自己是省报的记者,但见王一鸣的脸上是一副充满深意的神情,潘晓玉也就不再纠结了。 老人并没有马上相信两人的身份,而是继续发出了他的质疑:“你们是记者?你们真的是记者吗?我怎么觉得你们不像啊?” 王一鸣平易近人地笑了笑,:“呵呵,老大爷,你我们哪里不像记者呢?” 老人揉了揉眼睛,:“我看着不像,我看你这样做像公务员,报社的记者才没有你这样油头粉面的,报社的小记者我见过,都是朴实的小伙子呢。” 听着老人对王一鸣的评价潘晓玉差点没有笑出来,她充满期待地等着,看看王一鸣是怎么为自己的谎言圆谎的。 只见王一鸣又平易近人地笑了笑,:“大爷,您听我,我们是省报的记者,我们是有编制的记者,所以我们也算是半个公务员,因为我们不用出来到处跑新闻,所以我们才会长成您嘴里所的油头粉面的样子。” 大爷又问:“既然你你是报社的记者,那你怎么没有带摄像机呢?” 王一鸣心想这大爷可真是够厉害的,警惕性十足的强,马上笑眯眯地回答道:“大爷,您听我,我们是省报的记者,我们单位听我们渊州城西这边在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当地的民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让我们两人来这里向你们了解这里的情况,大爷,我们是暗访的记者,所以我们不能带摄像机,那样太招摇了,而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连工作证都不能带,您明白我们的性质了吗?” 大爷笑了笑:“我知道了,那些背着摄像机啥的记者是明面是上记者,你是暗地里的记者,你们就跟警察查案一样地向我们了解情况,对吗?” 大爷的回应听着有些绕,王一鸣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听清楚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