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仙踪_二十章南征北战16结局之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章南征北战16结局之章 (第4/6页)

不好了!一大群乌鸦飞进院子里来了!要死人了!”

    接生婆大怒,当即给了她一个耳光,训斥道:“不要乱说!这是百鸟朝凤,凤凰便要出生于此。滚出去,是谁让你进来的?”

    丫鬟捂着脸,哭哭滴滴的走了。接生婆忍不住摇头道:“夫人,这些丫头们真该好好管教管教方可。”

    师妃暄虚弱的微微睁开眼,但随即又闭上了。从昨晚到现在,肚子里的小家伙很不安分,似乎就要出来了,可转眼又躲了回去,即便受了这么久的罪,师妃暄那憔悴的脸上仍然是一片淡然,闪耀着神圣的光彩。不多久,几只乌鸦竟然落到了窗台之前,扯开沙哑的嗓子,放声歌唱起来。接生婆脸色大变,低声念了几句佛。昏昏欲睡的师妃暄再次睁开眼睛,朝接生婆苦涩一笑,淡然道:“这次他真要出来了。”

    “孩子生出来没有?”匆忙赶来的梵清惠拉住一个丫鬟问道。

    “院子里飞来了很多乌鸦。不吉利啊!”小丫鬟答非所问。

    “呀”的一声,门再次被推开了。接生婆怒道:“小蹄子找打,滚一边去…”接生婆的训斥嘎然而止,因为进来的并非不守规矩的丫鬟,而是一个一眼看去便知道极为高贵圣洁的女子。

    “师傅!”师妃暄原本恬静的脸上顿时出现了羞愧和哀伤的神色“弟子愧对师门,辜负了师傅的期望,实在是罪该万死!”

    “妃暄,现在别说这些了。安心把孩子生出来吧!你始终是我的好徒弟。”梵清惠走近床前,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伸出一只手掌抵在师妃暄的心口。虽说梵清惠对接生一窍不通,但也知道徒弟遇到了大麻烦,不管如何,输出一道纯正真气护住她的心脉总是错不了的,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慈航静斋之医学博古通今,自成一家,却没有收集半点生育方面的知识,梵清惠号称学究天人,此时却对徒弟的困境一筹莫展,只能用最保险也是最笨的办法,助上一臂之力。

    时光不断流失,师妃暄的脸越来越苍白,而接生婆和梵清惠却是汗水淋淋。到并非是梵清惠内力不济,而是见了徒弟越来越不妙的境况,虽说修心养性多年,但还是心急如焚。此时窗外却是一片奇景,只见一群乌鸦围着院中的桃树绕起圈来,一只只幸灾乐祸,唱得极为欢快。

    师妃暄望了一眼窗外,苦笑一声,虚弱的说道:“师傅,弟子厚颜相求一事。若弟子去了,还请师傅将孩子送到他爹手中。”

    梵清惠见了师妃暄这般光景,也是心如刀割,却朝接生婆道:“婆婆,若有危险,当舍小救大。”

    接生婆心道:恐怕大小都不成了,舍了也未必救得了。口中却道:“女菩萨尽管放心,老婆子定然要保他们母子平安。”

    师妃暄勉强笑了一笑,随即双手合十,一脸神圣虔诚,低声祷告道:“佛祖在上,弟子自知罪孽深重,甘愿承当一切责罚。然孩子无辜,还望佛祖大慈大悲,网开一面,所有罪孽弟子一力承当,恳请佛祖保佑这孩子一生平安。”

    或许佛祖当真听见了,不一会,孩子便产了出来,却是个瘦弱的女婴。三人都松了口气,不约而同的念了句佛。师妃暄挣扎着起身,虚弱的开口道:“婆婆,快把孩子拿给我。”

    接生婆用力在婴儿屁股上一拍,随即脸色大变,又一连重拍了三下,最后摇头道:“糟了!哭不出来,这孩子只怕是不成了。”

    师妃暄有如雷击,眼中的光彩顿时黯去。此时门外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把孩子拿给老夫看看。”梵清惠喜道:“是散人。”赶紧抱着孩子走出门,慎重的交到宁道奇手中。

    宁道奇接过孩子,脸色越来越凝重,一对眉毛也似乎要拧到一起去了。过了半晌,宁道奇面露苦笑,伸出宽厚的手掌,在孩子胸口按了一下。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顿时回荡在院中,师妃暄喜极而泣,宁道奇却悄悄的叹了口气,将孩子交还给梵清惠,随即取出箫,拿到嘴边吹了起来。箫声刚响起,院子里闹得正欢的乌鸦们顿时一轰而散,有如无头苍蝇一般朝四方撞去。

    随着乐土宣传计划的逐步进行,前来乐土的人员结构起了极大的变化。越来越多出身富贵人家的少年青年跋山涉水,加入到了乐土大家庭里。这些少年青年大都对人生迷茫,思想叛逆,一旦心血来潮接受了乐土的新思想,顿时个个变得信仰坚贞,狂热似火,似乎比秦川本人还要坚定三分。对于这些接受过教育,大都识字又会武的青少年,秦川还是极为欢迎的。虽说劳动常识有些缺乏,时常五谷不分,劳动技巧也有些生涩,但胜在学习热情十足。大凡这个年龄段的人,除了那些为生活压迫得没功夫去思索的穷苦孩子,大抵都会在思想上陷入极大的青春期困惑,迷茫,叛逆,容易接受新事物。秦川记得当年俄国年青贵族之中,也曾流行过一阵共产风,不少年少叛逆的贵族们自己解放自己的佃农,废除剥削,不过理想很快便给残酷现实给打破。数年后那些贵族自己回想起来,也自觉得不可思议,归纳为年少的疯狂,成长的代价。由此可见,这些缺乏阅历的年轻人固然热得快,但冷得也快,若理想遇到挫折,往往就成了心血来潮三分钟。所以秦川尽可能的减少避免打击他们热情的地方,同时也时常安排心理辅导课,大力提倡百折不挠,在失败中成长的精神。

    另外还有一批“退役小姐”也来到了乐土,以图寻找回真正的自我。这些“小姐”们,大都红过一段时候,往昔纸醉金迷,糜烂发霉的生活,不但腐蚀了身心,也深深损害到了灵魂,日复一日都陷在自我逃避和无尽绝望之中。当了一次小姐,便永远也是小姐,灵魂上的污点似乎永远也无法洗掉,因此在悔恨与绝望的煎熬下,便更加的放纵堕落。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之中,她们的处境是无可救药。后来不知道哪位“小姐”率先从客人口中得到了乐土的消息,很快充满希望,平等自由的乐土便在广大在现实之中极度空虚绝望的青楼女子之中迅速流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