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九章东奔西顾5 (第2/5页)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在秦川看不见的角落,还有多少个唐兰的悲剧在上演呢?这个时代的士兵全是一群杀人放火的人渣兵痞,可没有保家卫国的人民子弟兵思想觉悟,也没有喊出维护世界人权和平的美国大兵招牌式口号,他们的思想单纯多了,奋勇杀敌,努力抢夺,四处放火,总之破坏得越厉害,就越是英雄好汉,就越能升官发财,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封侯拜将,荫子荣妻。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口号叫嚣得多么理直气壮哦!与“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一个意思。成王败寇,小恶为恶,大恶则为善了。相比高喊着“何人无罪”显得前后矛盾的西方经典宗教理论《圣经》,还是中国渊源流长的思想文化解释得透彻些。 即使是高喊着和平发展人权的二十世纪末,战争也只是企图改变利益分配的恶心把戏,更何况这个兵痞发家的时代。虽说这些兵痞们个个手上沾满了鲜血,但人人如此,一时之间秦川也不可能将天下之兵统统杀光。杀人的一时管不了了,但吃人的却远远低于了秦川给出的道德底线。 一直以来,秦川总想着要一劳永逸的彻底改变这个世界,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完美无缺,让人无法刁难指责,只能佩服敬仰。为此,秦川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完善的方法,却没有多少具体的行动,惟恐行动轻率卤莽,起了反效果,坏了自己的名声,搞的洛阳改革也是浅尝即止,没有去强力贯彻执行,毕竟自知并不完善,自己对自己搞出的改革信心也不是很大。却不曾想: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秦川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天才,是智者,然而连先进的外星文明都无法逃避的难题,秦川又凭什么就能完善解决?知识分子的自傲,或者是说好高务远,让秦川更多的选择观察与沉默,以此来超凡脱俗,好自命清高,继续鄙视那些卑鄙肮脏的权者们。远远站开,指手画脚的讥笑鄙视那些粪坑里争夺污秽物的肮脏人的确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反正自己干净得很。出污泥而不染并不难,出粪坑而不染则根本不可能了,因为即使你不染,别人也会来泼你。秦川一直都潜意识的将更多心思花在了自洁其身之上,妇人之仁,拘于道德人格的“小节”所以终究难成大事。 然而这次秦川真的怒了,无论无何,也要改变这个兵痞横行,吃人如同家常便饭的时代。和兵痞们讲道理根本是无稽之谈,能威慑住他们的只有血淋淋的屠刀了。秦川站在唐兰的坟前,立下誓言,天下有多少禽兽自己就杀多少,即使背上一个残暴嗜杀的恶名也再所不惜。 禽兽不如的兵痞要用屠刀来对付,可是因饥饿而吃人的平民百姓又该如何?在饥饿面前,有几个人能保持住良心和人性呢?仁义道德也好,宗教信仰也好,空荡荡的肚皮能容纳多少呢?饥饿来了,孔孟也好,老庄墨也好,释迦牟尼也好,什么也顾不上了,只剩下一口白森森的牙。秦川也自持无法教育一群饿疯了的中国百姓。 想到关于人性道德的教育问题,秦川无奈的意识到一直以来令自己引以为傲的五千年中国文化原来竟然是世间罕见的公然提倡吃人。以前在象牙塔之中,书本上总是一味的宣扬鼓吹中国五千年文化渊源流长,是民族的瑰宝,炎黄子孙的骄傲,和所有爱国的热血青年一样,秦川也理所当然的引以为傲。然而走出象牙塔,进入现实社会之后,出现在秦川眼前的却总是书本上没有提到阴暗部分。亲眼目睹了人吃人之后,秦川这才惊愕的发现真相往往是如此残酷与丑恶,与书本上的和理想中的根本是天壤之别,甚至是大唱反调。原来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之中,唯一对人吃人不以为然,甚至美化,神圣化的文化。 秦川脑海里开始整理中国文化之中与吃人相关的部分,得出来的事实真相简直要令自己这个爱国主义教育下成长的中国娃承受不了。尽管如此,秦川还是强迫自己面对真相,若连真相都无法面对,自己又如何去改变它? 中国的文人对吃人极有包容心,饥荒之年,百姓人吃人,即使吃了个几百万,文人们也可以不冷不热的漠然视之,一笔带过。毕竟自己有主子罩着,用不着挨饿,更用不着在意最下层人的死活。他们关心的只是主子的利益,忠与孝才是值得自己汪汪的东西。因此,对于吃人的描述与态度,其主流大抵分为三种:主子们,也就是社会上层人物吃人,就拼命鼓吹赞美;下层的饥民人吃人,就漠不关心,最多一句“易子而食”一笔带过;主子的对头,那些逆贼们吃人,才肯跑出来汪汪几句,可是其重点也只是在指责对方的不忠不孝而已,对吃人一事本身却无多大成见。 在这些文人大家的舆论引导下,吃亲生儿子,成了忠诚的象征。战国时,魏国将军乐羊率军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国当人质,中山国将乐羊的儿子做成羹送给乐羊。乐羊为了体现自己对魏国的忠诚,将自己儿子吃进了肚皮,结果受到文人才子史学大家们的广泛赞扬。好一个忠义之士啊!只是中山国的家伙们为什么不在汤里下点毒呢?秦川咬牙切齿的想。 大名鼎鼎的大圣人大贤人周文王姬昌为了表示对纣王的忠诚,美滋滋的吃掉了用自己宝贝大儿子做的rou羹,结果纣王就把忠心耿耿的周文王给放回去了。文王回到自己的领地,二话不说,立即起兵造反,最后在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之下,灭了商,建立了周。相比后来历史上恬不知耻去吃仇人屎的王牌大贱人越王勾践来,文王的行为更加忍辱负重些,不愧是古之圣人,榜样的力量就是不一样,难怪古人们都喜欢提倡复古。民间传闻,周文王吃了儿子后,回到领地后,大嘴一张,吐出几只长耳红眼白毛的小东西,便是肚皮里自己大儿子所化的玩意,于是称为“吐子”久而久之,大家便叫成了兔子。嘿,一个大活人竟然拥有了造物主的能力,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种族来,岂不成了神?一个吃人的故事,造就一个王朝的灭亡,另一个王朝的兴起,甚至被美化成一段凄美的神话。原因无他,他造反成功了而已,由逆贼当上了主子,吃儿子的故事自然要被文人们美化,神圣化。 相比乐羊和周文王被动的吃儿子来,历史上的一个名君齐桓公的臣子易牙就忠诚多了。他主动将自己三岁的儿子蒸了端来给齐桓公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