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章南征北战18结局之章 (第2/4页)
,却是听了无情的话,婠婠临时起意,瞎编出来的,虽然知道糊弄不了秦川等人,但调节下气氛也是好的,免得秦川一上来便兴师问罪,责怪她独自逃生在先,又故意躲藏不出,让秦川平白哀伤担心在后。虽然最终秦川或许还是会问到这个问题,但是有了这个缓冲,气势自然就会削弱很多了。不料无情这个阴阳怪气的家伙却一针见血,直接把问题给挑明了,这令婠婠心中大为恼怒,不过以她的城府,自然不会立即翻脸。婠婠很真诚的解释道:知道秦川是真命天子,刀枪不入,水火难侵,断然不会有任何危险,自己留在秦川身边,难免会令秦川分心,到不如离开,好让秦川能全心全意的保护石青璇和其他人。这一番解释,竟然将自己说得出奇的伟大高尚,自私自利的行为活生生给说成了大义凛然之举。 婠婠这话破绽不小,但秦川万物难侵,不怕海啸,却也是铁铮铮的事实,而且试想婠婠若果真留在秦川身边,那口大铜钟却只能罩住一个人,必然会令秦川很为难。秦川心道:虽然婠婠居心难测,但这样的结局却也的确是最好的,否则危难之中,自己势必要做出一个厚此薄彼的艰难抉择,万一再出一些意外,日后定然要内疚终生。因而秦川也不想多说,打算含糊过去。 然而婠婠何许人也?以她的精明厉害,又岂会放过这种以进为退,得寸进尺,反守为攻的大好机会。婠婠当即笑吟吟问道:“夫君,如果我与青璇meimei之间,你只能救一个,另外一个却必死无疑,你究竟会选择救谁?”此时提出这个问题,必定会引起秦川的不快,不过婠婠陡然间发现自己在秦川心中的分量远远超出自己最初所预料,底气自然足了几分,何况秦川起先还以为自己死了,此时猛然与自己相见,心神激荡,关怀宠爱之情自然要比平时厚几分,此时若不来个持宠生骄,更待何时?提出这个问题之后,不管秦川如何答复,都对自己大大有利。秦川若选择救石青璇,以秦川的个性,心中势必对自己怀有一点内疚,日后自己便可以大加利用。若秦川选择救自己,那自己何愁日后不成为天下的女主人?虽说秦川选择牺牲石青璇,而救自己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秦川果然立即变了脸色,沉声道:“婠婠,这种无聊的问题,只有乡下无知蠢妇才会问!我不屑于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秦川记得以前读中学之时,有个同学抱怨自己的父母太混蛋,总喜欢问他一个很混蛋的问题——“爸妈都掉进河里了,你救哪个?”那个同学起先回答两个都救,其父母却很阴险的说,只许救一个;同学又说救不会游泳的,或腿抽筋的,或距离自己最近的,其父母又言,两个都不会游泳,都腿抽筋,都离他一样近,最后干脆明言,总之要活一个,死一个,让他选择谁死谁活,而且必需要选择,不可逃避。结果不管那位郁闷的同学选择哪个答案,都会招来另外一方的责骂。当时,秦川听了这事,哑然失笑,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无聊的父母。后来又听说这个混帐问题还有N多版本,比如老母与老婆救哪个?老婆和孩子救哪个?老母与孩子救哪个?总之,世上还真有很多无聊人拿这种无聊问题来郁闷自己的亲人或爱人。当时还稍微带着点幸灾乐祸心思的秦川万万没有想到这种混帐问题也会有一天问到自己的头上来。 婠婠见秦川存心回避这个问题,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一个劲的咄咄相逼,又说经历了这场生死大劫之后,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还煽动石青璇一起来追问答案。石青璇微笑不语,也有心想看看秦川如何应付这种局面。“夫君,婠婠知道会引起你的不快,可是婠婠真的很想知道夫君给出的答案,相信青璇meimei也想知道得紧。”说到这里,婠婠娇媚一笑,充满诱惑的腻声道“只要夫君肯给出真实答案,不管如何,婠婠都感激万分。大不了日后婠婠任凭夫君处置,算是给夫君大人请罪好了。” 秦川觉得万分头痛,若是平时,婠婠提出这个问题,自然可以用一句无聊打发掉,可是此时刚刚经历过海啸,这个问题也显得颇为真切,到也不完全是胡闹。关于这类问题的最佳答案,秦川当年也算是心中有数的。记得那位郁闷的同学在几个好友之中一诉苦,某位素来以聪明而闻名的同学便给出了一个极好的回答——“俗话说:逢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同理,面对混帐问题,就必需给出混帐答案;面对白痴问题,也必需给出白痴答案。否则没有共同的语言是绝对讲不通的,好比秀才遇到兵,天才遇到白痴,即使是有理也是说不清的。下次,你父母再问到这个弱智问题,你便回答说:‘你也跳下水,但是谁也不救,纯粹自杀,三个人一起死,就没得争了,皆大欢喜。’”还别说,这个弱智答案还真的很有效,此后那位郁闷同学的父母再也不问这类弱智问题了。不过这个最佳答案显然不适合秦川此时的困境,因为婠婠提问的时机实在选择得太好了,竟然将问题的混帐无聊性质给很好的掩饰过去了,此时若仍要给出混帐答案,自然是行不通的。 秦川正郁闷之中,素来以说话冲人的无情竟然为他解了围。无情冷冷道:“一个圣殿祭祀的价值有多大,乐土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又岂是他人可比?换一个角度来说,一大一小两条人命的价值也大于一条人命。所以只要是正常人,都会选择救怀有身孕的圣殿祭祀。”无情这话说得极为客观,纯粹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可是却在无心之中刺中了婠婠生平两大恨事——未能加入圣殿,未能给秦川生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