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_第一章历史转折点第十八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历史转折点第十八节 (第3/3页)

于户外呢?”

    赵太监有些不高兴,冷冷的道:“侯爷只怕管的宽了点吧?这里历来都是如此存放,怎么能坏了规矩呢?再说了,不放外面放哪里呢?”

    林清华指着四周的屋子,说道:“那些屋子虽然不大,但装几门炮应该还可以吧?”

    赵太监笑了起来,说道:“侯爷说笑了,那些屋子另有用处,不能装大炮的。”

    林清华刨根问底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

    赵太监脸挎了下来,说道:“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足为外人道也。侯爷,您还是领了大炮回去吧。”

    林清华道:“领是一定要领的,但我也要查个明白!”说完便抢上一步,走到一个屋子的门前,却见门上了锁,于是说道:“快将此门打开。”

    赵太监站在林清华身后,傲慢的说道:“没我的命令谁也别想打开!”

    林清华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抬起右脚,猛的向那门踹去。谁知那门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应声而开,只是弹了下,就很快恢复原样了。林清华只好再次提起有些发麻的右脚,准备继续踹。那赵太监见林清华来真的,脸色“唰”的一下变白了,慌忙说道:“这``````这屋里全是刀枪棍棒,你只是来领火器的,怎么连这些你也要?莫非你想造反?”

    林清华并未被他吓住,越不让他看,他就越觉得可疑,当下三脚踹开房门,却见屋中哪有什么刀枪棍棒,所有的不过是满满一屋子的绫罗绸缎而已。林清华冷笑着问道:“刀枪棍棒哪儿去了?弄这么多绫罗绸缎干什么?”赵太监故做镇静,结结巴巴说道:“这``````这是军中所用的被服。”林清华怒道:“现在还不说实话!军中哪用得了绫罗绸缎?何况还这么多?快快如实招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赵太监“扑通”一声跪下,哭丧着脸说道:“侯爷,这可不关小人的事啊,这些都是高公公存放在这儿的,与小人无关哪!”

    林清华道:“高公公?可是高起潜?他弄这么多绫罗绸缎干什么?”

    赵太监答道:“正是他。他的一个外甥是绸缎商,前些日子逃难来到此地,带来大批丝绸布匹,由于数量太多无处存放,因而求告于高起潜,那高起潜见着库房结实,又不漏雨,所以便把丝绸存放与此,小人不敢违逆,只好顺从于他。”

    林清华问道:“那这里原来存放的兵器哪里去了?”

    赵太监道:“高起潜让小人腾房,小人实在腾不出来,他就让小人将那些兵器都化了,卖给了铁匠,还将卖得的银子私分了,若非那些大炮放在院中,且沉重无比,难以融化,只怕他连大炮都不会放过呢!”

    林清华继续问道:“你将兵器都化了,若是有军将来领兵器,你拿什么交差?”

    赵太监道:“小人自是不敢全部化掉,还留了两成,都在南边屋子中放着呢。”

    林清华道:“快领我去看看!”

    林清华将南边的屋子全查看了一边,发现剩下的兵器确实不多了,而其中又以刀枪棍棒一类的冷兵器居多,可以使用的鸟枪不过三百余杆,三眼铳却有五百多杆,但也都是陈旧不堪,不过火药和用来配制火药的原料却有两屋子,林清华打开一桶火药,却发现火药已结块,不能用了。

    林清华怒气冲冲的出了兵部府库,临走之时让那赵太监等在这里听候发落,只吓得那赵太监当场昏死过去。林清华本来打算立即进宫,但天色已晚,虽然皇帝还未大婚,但这男子夜间不能入宫的规矩是不能破的,因此他只好先回家,等第二天早朝时再说。

    当天夜里,林清华吃过晚饭后,便把莫不计叫来,让他写弹劾高起潜的折子。莫不计不愧是师爷世家出身,一刻钟不到,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千字,林清华接过一看,说道:“不就是弹劾一个太监吗,用得着写这么多吗?”莫不计说道:“侯爷,这高起潜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况且还掌管着东厂,势力不可小视,而且我也觉得侯爷此举太过卤莽,若是一下不能将他搬倒,只怕后患无穷。”林清华道:“你不知道啊,这军队就靠武器打仗,若是武器出了毛病,士气再高也没用,本来大明的兵器就不好,他可好,干脆一卖了事,像这种败类,必须尽早除去,免得夜长梦多。”二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府外锣响震天,锣声中隐约夹杂着“走水了!走水了!”的喊声。

    二人同时一惊,心中隐隐不安,走出房间,只见远处明亮的红光照亮了半边天,而且不时传来几声爆炸声,林清华走到街上,看见一队队的士兵和衙役提着水桶向兵部府库跑去,他忙抓住一个士兵问道:“怎么回事?哪儿失火了?”那士兵答道:“兵部府库走水了,火势很大,恐怕压不住了。”

    林清华楞了半天,当他走回府中时,却见莫不计将那弹劾高起潜的折子撕了,一边撕一边说:“既然人证物证已无,那这折子还是不要上了吧,就让那高起潜多嚣张两天吧。”林清华虽然不甘心,但也只好暂时罢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