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_第一章历史转折点第十五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历史转折点第十五节 (第1/3页)

    第一章 历史转折点第十五节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因其建在武昌的黄鹤山之上,因而得名“黄鹤楼”后来黄鹤山改名蛇山,但这“黄鹤楼”的名称却延续了下来。岁月沧桑,自从建成以来,黄鹤楼便历经劫难,或毁于兵灾,或毁于人祸,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名气也越来越大,被文人sao客赞为“千古名胜,天下绝景”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林清华站在黄鹤楼下,望着眼前的这座黄鹤楼,心中大为失望。他原本以为这古代的黄鹤楼应该比后世重建的黄鹤楼更加高大、更加雄伟才对,哪知眼前的这座黄鹤楼只有三层,不仅比后世的矮了许多,而且颜色也暗淡了许多,就象是几十年没有修葺过一样。

    林清华疑惑的问站在身边的左良玉:“这就是那个有名的黄鹤楼吗?怎么这么矮呀?而且颜色也不好看。”

    左良玉说道:“威毅侯有所不知,这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妙处,此楼刚盖时其主人也是很有深意的,此楼上下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再加上最上面的铜顶七尺,正好九丈九尺,暗合‘九九大吉’之意。至于这颜色么,本来还是很光鲜的,红柱金瓦,很是气派,但那张献忠匪寇打进武昌后,其部下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这楼顶的瓦片中有金子,于是便将瓦片全部揭了下来,一片一片打的粉碎,金子虽未找到,却将这千古名楼毁的一塌糊涂,待那张贼逃窜之后,此楼的主人才敢叫人前来修葺,但兵荒马乱的买不到黄瓦,只得用寻常灰瓦代替,因而看起来十分的别扭。从此以后,此楼渐渐冷清下来,书生才子到此楼就再也写不出脍炙人口的诗赋了。”

    林清华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难看,以后等天下太平了一定要好好修修,最好扒了重建,盖他九层、十八层,以后大家吟诗作赋就不怕没地方了。”

    左良玉看了看林清华,说道:“威毅侯,咱们在这儿也站了半天了,不如现在就上楼吧,免得诸位大人等地心急。”

    林清华收敛心思,随着左良玉上了顶楼。

    顶楼诺大的地方却只放了一张圆桌,桌旁围坐着四个人,与左林二人不同,此四人均身着便装,见到二人上楼,四人纷纷起身相迎。

    左良玉笑着说道:“来,来,来,老夫给大家引见一下。这位便是声望日隆的威毅侯了,威毅侯年轻有为,他日前途必不可限量。”林清华赶忙谦让。

    左良玉继续说道:“这位是湖北巡抚何腾蛟,字云从,天启朝的举人。”

    “这位是湖广总督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天启朝的进士。”

    “这位是湖广巡按御史黄澍黄大人。”

    “这位便是犬子,名梦庚,现下正在我的军中历练,他执意要见一见威毅侯,老夫拗不过他,就只好让他也一起来了。”左良玉说完,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爱儿。

    林清华一边听一边抱拳行礼,口中不停得说着:“久仰,久仰,一路上遇见这么多大名鼎鼎的人,小子真是三生有幸。”众人也是抱拳回礼,口称“不敢”

    待介绍到左梦庚时,林清华仔细看了看,只见此人油头粉面、细皮嫩rou,哪像在军队中“历练”过的样子?林清华心中暗暗想道:一看就知道是个纨绔子弟,不是个好人,难怪后来投降了满清,还做了什么“旗主”这小汉jianian当得倒挺美的。

    想虽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于是林清华说道:“左公子精明能干,他日必不辜负宁南侯的苦心栽培,定当青史留名。”

    左良玉听完哈哈大笑,说道:“威毅侯言重了,什么青史留名,他只要能像老夫一样做个总兵,老夫就心满意足了。”

    谁知那左梦庚却说道:“父亲也忒没志气,今次若不是父亲首先发难,那太子怎能坐上皇位?凭这功绩父亲就算是封王也不为过。”

    左良玉没等他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喝道:“混帐话!跟你说过多少边了,不要随便指谪朝廷的朝政,尤其不要说圣上的不是,你就是不往心里去!老夫真后悔今天让你来,尽给我在同僚面前丢人现眼,还不快把你那臭嘴闭上!”

    左梦庚还欲辩解,众人忙把他劝住,谁知他的脾气还真倔,说地烦了,招呼也不打就“噌,噌,噌”的跑下楼了。

    众人手忙脚乱的把气的发抖的左良玉扶到椅子上,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解,黄澍说道:“宁南侯不必往心里去,今天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此话不会传到朝廷上去的。”说完用眼睛顶着林清华看,林清华识趣的说道:“是啊,是啊,大家都不是外人,只要我们不说,没人知道。”

    缓过气来的左良玉说道:“诸位不知道啊,老夫有意扶植此子,希望他能有一番作为,因此将他送入军中。前几日老夫去军中巡视,听军中几位参将说他表现不错,因而老夫这几天很高兴,谁知今天就让老夫下不了台,真是气死我也!”

    林清华心想:你的这个儿子在历史上确实干了些事情,不过那是当汉jianian以后了,虽然他的名气没有吴三桂那么大,但也算是史书上的名人了,只是不知道他的所做所为与你培养他的初衷是否相悖。现在就把你气成这样,要是你知道他当了汉jianian,不知会不会把你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咦,奇怪,按史书上的记载,你应该快不久于人事了,几个月后你将吐血而亡,你现在应该病怏怏的才对呀,但我看你除了有点发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呀,莫非你是被你儿子气死的?恩,有可能,有可能。

    受此突发事件的影响,酒席上的气氛并不热闹,酒过三巡之后,众人的话匣子才慢慢打开。袁继咸首先开口问朝廷最近的大事,林清华不得不一一道来,从遇见太子到逼宫夺位,从皇帝大封功臣到朝堂上的辩论,将这些事情大致的说了出来,众人一直留在武昌一带,对这些事情不十分清楚,因而听起来很新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