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重回大坂 (第4/4页)
我想让你尽性而为。在信长公和浓夫人生前,我就是这么说的,你也一直在这么做。” “请原谅。”宁宁抬头看着秀吉“请您原谅我的任性,我还有一事…” “还有一事?” “是,我有一事相求。” “说说看。”秀吉露出戒备之色“你的话定是经过深思熟虑,说吧。” “请您允许我住到大坂。” “宁宁!这和其他事可大不同。我们特地大老远搬到这里,才过了几天啊。你是不是对此处不满,才想回大坂?” “怎会不满?” “那是为何?” “我已没有必要再陪在大人身边了。这里既有大政所夫人,又有实姬三好夫人。” “你莫非在和三好夫人斗气?” “不,没有…” “你应不会和母亲不合。那为何要这样说?” “恕我直言:大人的根基在大坂。” “那又如何?” “我是北政所,希望能像往常一样,留守大坂。” “你真想留守大坂?” “是。我年轻时,大人出征,我就像全身被撕裂一般,担心大人安危,全心全意地祈祷。我希望以后也能这样活下去。因此,我觉得我还应留在大坂。那里是大人的一个据点,大人不能忽略了根基啊。”宁宁眼里泪光闪烁。 把事实说成了遥远的往事,宁宁不觉悲哀。她感到强烈的空虚和不安,好像秀吉的人生走到了尽头。统一天下,这像太阳般辉煌的志向,曾是丈夫永远不会放弃的东西。现在这个志向实现了。秀吉从区区一介步卒,跃居太政大臣之位,他在彷徨着寻找下一个目标。他已经达到顶峰,无人敢违抗他,也无人敢和他正面敌对。然而,下一步该迈向何处? 下一步是“天”——秀吉打算升天,还是享受尘世的荣耀?数十名爱妾侍候着他,整日沉迷于盛宴,仔细想想,其中潜伏着令人战栗的危机。宁宁想对秀吉说明这些。她想现在就告诉秀吉,他面临着比任何一次战争都危险的决战,因此,她想在大坂城聚精会神守护他的根基。 但秀吉好像并没明白宁宁的真意,他眼角露出浅浅的笑意。他可能觉得,宁宁乃是按捺不住对茶茶的嫉妒,才说出这样牵强的话来。“哦,你这么说也有道理。” “那么,请大人允准。” “可是宁宁,世人可不会这么想。他们一定认为是关白和北政所不和。不然,为何那般隆重地抵达京都,不到十日又要返回大坂呢?必会有这样的传言。” “大人不必在意那些传言,而且,这里是战场,巩固后方亦是为了将来。” “宁宁,你又说这里是战场。” “是,这里是决定能否给大人的生涯增辉的最后战场。” “哈哈!你我一路走来,难免会这么想。但是,以后别说这种话了。这里是皇宫所在的京都,不会成为战场,是狂欢之地。” “无论如何,大坂城是大人的支柱。”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依你。这样吧,你本想住在大坂,是我要你来看看聚乐第的。等你观赏了聚乐第,再回大坂。” 宁宁对秀吉这种说法非常不满,他像在安抚一个茫无目的之人。 九月十三,北政所宣布二十四日重回大坂。人们无不吃惊。在聚乐第,众人都被此事吓倒,甚至不敢声张。但坊间却有各种流言迅速传播。 “听说了吗?关白夫妇吵架了。” “哦,听说关白要纳浅井长政之女为侧室,北政所恼了?” “不!关白本就出身贫贱。连北政所看到聚乐第也震惊了,就向关白劝谏,让他不要这样奢侈。关白大怒…” “不对。我听说是因为北政所推举的肥后守佐佐成政,无法镇压当地的洋教徒暴乱。关白说这是由于女人参政引起,北政所当然不会认输,于是大吵一场。” “我听说是关白染指有夫之妇,做得太过火了。” “染指有夫之妇?” “是啊,没了战争,他就无事可做。关白年轻时没空玩女人,现在有空了。” “那是你自己的故事吧。” “才不是!我确实听人这么说。已故信长公的女儿、前田大人的女儿、浅井大人的女儿、利休居士的女儿——也就是万代屋的遗孀,还有光秀的女儿,也就是细川大人的夫人阿珠,好像都被他看上了。开始时他还找些有身份的女子,可是渐渐地口味越来越差,北政所忍无可忍,才加以劝谏。” 一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宁宁回大坂,乃是因为关白夫妇不和。 在这些流言中,宁宁离开了聚乐第,乘船回了大坂。照她的要求,回去的人不到来时的两成,侍女也只有十几个。在码头,宁宁一直定定看着耸立在秋日天空下的京都山峦。比起压抑在心底的悲伤和寂寞,更多的是感慨,一种莫名的兴奋在宁宁体内涌动,然而并非因为把丈夫独自留在战场上。 宁宁站在船上,一眨不眨看着渐渐远去的京城。她不是那种事事顺从的女人,她与丈夫一向平起平坐。茶茶到底有什么目的?我在大坂城静静观望好了…人生之刺带来了巨大的疼痛,宁宁不得不与之斗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